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于朱元璋的长相,为何有那么多争议?

关于朱元璋的长相,为何有那么多争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6 更新时间:2024/1/19 12:08:30

朱元璋,即明太祖,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 年号“洪武”。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一直以来,关于太祖朱元璋的争议便极多,而其中两点热度最高,一是杀功臣,二是其长相。尤其是朱元璋广为流传的两组画像,一组尽显端庄威严,而另一组简直奇丑无比,人称“鞋拔子”脸。那么,朱元璋到底长什么样子?又为何会出现两幅截然不同的画像呢?

史料记载太过模糊,主要突出“异于常人”

在各种史料中,关于朱元璋的外貌描述其实并不少见,然而纵观这些描述,无论是他人对其外貌评价,还是关于其外貌特征的记载,都显得极为模糊,更多是在突出一个“奇”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异于常人,这很难让人具体判断朱元璋的长相。

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朱元璋前往濠州投军时,郭子兴初见朱元璋,对其的评价便是“状貌奇伟,异常人”。而陶安在当涂第一次见到朱元璋时,对其的外貌评价则是“龙姿凤质,非常人也”。无论是郭子兴的“状貌奇伟”,还是陶安的“龙姿凤质”,显然都是一种极为模糊的评价,很难让人直观的了解到朱元璋的长相。

“孝陵神功圣德碑”的碑中,倒是对朱元璋外貌有着详细的描述,其中言道,“龙髯长郁,然项上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意思是说,朱元璋胡须长且浓密,脖子后面则有一块奇骨,从脖子后一直延伸到了脑后,令人望之如神。《明史·朱元璋本纪》也有类似记载,称其“姿貌雄杰,奇骨贯顶”。

关于这块奇骨的解释,《明太祖实录》中解释称,“上梦人以璧置于项,既而项肉隐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药傅之,无验,后遂成骨,隆然甚异”。意思是说,有人在朱元璋梦中将一块玉璧放在了他的脖子上,结果使其脖子鼓起一个包,朱元璋以为是患病,谁知用药后始终没有好转,结果这个包最终变成了骨头。

这个说法看似言之凿凿,实则很难让人相信,而且这个记载出现的时间点,很是耐人寻味。这个记载出现在吴元年(1367年)十二月戊申,要知道当时朱元璋正在筹备称帝,古人讲究天授皇权,因此皇帝往往都会出现一些“异于常人”之处,这也是历代帝的惯用伎俩,因而朱元璋这个“奇骨”未必便没有造势之嫌。

这点在《明史》中也有体现,在《明史·朱元璋本纪》中,便有“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的记载,目的便是为了突出朱元璋的与众不同。

“鞋拔子脸”从何而来?巨丑画像真的可信吗?

前文说过,朱元璋登基称帝需要造势,因而民间很多人投其所好,也都参与其中。然而,有的传言却是越传越离谱,而朱元璋的“鞋拔子脸”,最初便是由这种造势而来,结果最终却是越传越离谱。

明初时期,精通相面之术的袁忠彻在《古今识鉴》中说,早在朱元璋发迹之前,便曾有个叫铁冠的道士为其看相,称朱元璋“状貌非常,龙瞳凤目,天地相朝,五岳俱附,日月丽天,辅骨插鬓,声音洪亮,贵不可言。但四维滞气,如云行月出之状,所喜者准头黄明,贯于天庭。直待神采焕发,如风扫阴翳,即受命之日也,应在一千日内”。

从这段文字来看,显然是为朱元璋造势恭维之词,而其中的“天地相朝”,便是指天庭(额头)和地阁(下巴)相对较为突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升级版,这原本是夸赞朱元璋的长相,却不想就此成为了“鞋拔子脸”的源头。

与此同时,民间关于朱元璋长相的传闻更是愈加离谱,什么脸上有12颗黑痣、48颗黑痣、72颗黑痣,以及满脸麻子等众多版本。不过,从这些传说版本来看,其实最初的目的也都并非是为了丑化朱元璋,而更多是在强调他异于常人的“帝王相”。

到了明末清初,根据前人的传说,朱元璋那张巨丑的画像开始广为流传,从其传播途径来看,主要诞生于民间,其中部分被满清朝廷所承认。其实从目前流传的画像来看,其中大多都有满清服饰或饰品特点,例如帽子中间的帽正,这便是清朝所特有的。

其实关于朱元璋丑陋画像的广为传播,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是朱元璋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声誉实在不敢恭维,再加上明末时期民间对朝廷的不满,朱元璋名誉难免受损;另一方面则是清朝出于丑化明朝的政治需求,从而加剧了这种画像的流传。

相较于丑陋画像,明朝官方画像更可信

除了那副巨丑的画像之外,另外一组画像,主要出自于明朝官方,个人认为这组画像更为可信。虽然有传言,朱元璋在请画师为自己画像时,曾杀死了大量画师,最终才取了最为满意的一副,但也并不能就此否定这组画像的真实性。

且不说这个传说是否真实,为皇帝画像时,做一定程度的修饰美化乃人之常情,毕竟谁不想为后世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形象。不过,这种修饰美化却需要注意尺度的把握,既要对皇帝的样貌进行修饰,但同样也要保留皇帝本尊的长相特点,毕竟这种画像是要让后人瞻仰祭奠的,朱元璋岂会留下一副与自己长相全无关系的画像?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从朱元璋的后代相貌,来反推朱元璋的长相。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朱元璋儿孙的相貌必然遗传了朱元璋的部分特点,否则生个儿子不像爹,尤其这个当爹的还是皇帝,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不过由于朱元璋的子孙毕竟是皇帝,后宫之中美女如云,其子孙后代的基因必然会不断优化。一个人长得即使再丑,但只要每代子孙都娶漂亮媳妇,那他后代的长相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毕竟哪怕你的基因再强大,也经不起数代人的稀释。因此在分析时我们尽量以朱元璋的儿子和孙子为主,毕竟隔代太远将会缺乏说服力。

通过以上画像不难看出,虽说朱元璋的子孙各有特点,但在脸部轮廓等部位的相似度还是比较高的,都属于较为饱满的圆脸,与官方画像更为接近一些,而与传说中的鞋拔子脸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朱元璋真的长得丑,那么这些子孙可是没一个长得像他的,这岂是皇帝能够接受的?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关于朱元璋的长相仍有争议,但从现有资料来看,朱元璋的长相应该更为接近官方画像。至于流传甚广的“鞋拔子脸”,其实最早还是对朱元璋的恭维,然后经民间和满清官方的宣扬,这才得以广为流传。

标签: 长相争议

更多文章

  • 明朝 末年宦官集团与东林党党派之争到了怎样的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末年,集团,宦官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明朝末年各种问题缠身,早就已经没救了,那么大家知道那个时候的宦官集团与东林党党派之争到了怎样的地步吗?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万历年间,任吏部郎中的顾宪成因得罪了皇帝被贬回家,他回家后在当地找了一个学院开始授课。除了正常讲课外,顾宪成还在学院里传播思想,提倡朝廷广

  • 明朝官员高谷一生有哪些功绩?最后是善终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官员,功绩,善终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您走进明朝官员高谷一生的故事。高谷出生在扬州兴化,于永乐十三年考中进士,被成功选拔为庶吉土。仁宗皇帝朱高炽继位之后,将其改为春坊司直郎,过后又直接提拔为翰林侍讲。英宗皇帝朱祁镇继位之后,在大学士杨士奇的推举

  •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对唐朝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何会差点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影响,亡国,发生

    玄武门之变是发生在唐朝时期的历史事件,这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626年六月,在一场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终于成功掌握了唐帝国的最高权力,开启了自己的时代。在玄武门事变发生四天之后,李世民正式被李渊册封为太子。两个月之后,李渊正式禅位,李世民由此登基。唐朝自此进入了李世民的

  • 玄武门事变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真相?为何会发生这次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真相,政变,事变

    玄武门之变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一直是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但玄武门事变,无疑是这位传奇帝王人生当中,无法抹去的污点。作为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李家这兄弟三人,为何会闹到最后血溅玄武门的地步呢?

  •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提到的"岐王",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江南,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这句诗出自唐朝大诗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说的是杜甫与李龟年在岐王府邸里时常相见,又在崔九堂前多次听闻音乐。那么这里提到的“岐王”,指的是谁呢?这位岐王,指的就是唐睿宗李旦第四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范。李范,本名李隆范,李隆基登基称帝后,为了避讳,就改名李

  • 在刘备的四个老婆当中 谁才是刘备的最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老婆,最爱

    对刘备的四个老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很多人眼中,刘备相比于曹操、孙权等人是窝囊的,因为他人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用来逃命了,过得颠沛流离,人到中年还一事无成,痛哭流涕的只能躲在亲戚家蹭饭吃。但是,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局中,刘备已经算当之无愧的大英雄了,他拥有令贤能

  • 关羽为什么发动襄樊之战?他有何打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发动,襄樊

    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襄樊之战”之战爆发,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一时威震

  • 历史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失去了哪些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将,时候,诸葛亮

    众所周知因为马谡的失误,诸葛亮第一次率军北伐以失败而告终,那个这次失误蜀汉方面失去了哪些大将?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首次北伐话说刘备去世之后的数年间,蜀汉没有任何出兵的动静,正当曹魏以为蜀国不会有大动作的时候,诸葛亮却突然带着大量兵马杀了过来。第一次北伐之前,诸葛亮

  • 诸葛亮要是投靠曹操 诸葛亮最后能成为首席谋士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投靠,谋士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刘备帐下,诸葛亮是当之无愧的文臣一哥,他帮助刘备拿下荆州、益州、汉中等地,功勋无人能比,但是如果诸葛亮投靠到了曹操帐下,他能否“干掉”曹操的五大谋士,成为曹营的首席谋臣?曹操帐下人才济济,武将中能力最强的,虽

  • 孙权作为东吴的君主,为何会向曹操称臣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君主,曹操,东吴

    孙权作为东吴的君主,为何会向曹操称臣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在三国时期,自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的形势得到建立。对于曹操、刘备、孙权这三大诸侯,之间互相争斗了数十年,但是,活得最久的还是要数东吴的孙权。但是,在曹操去世后,尤其是在曹丕和刘备相继登基称帝后,孙权不仅没有称帝,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