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作为汉朝开国名将,整个大汉天下,有一大半都是韩信打下来的,可惜他最终的下场并不好,很多人都说,这是因为韩信功高震主,刘邦担心他谋反,所以才先下手为强,让吕后干掉了他,其实这只是表面上而已,实际上原因并非如此。
韩信一开始在项羽麾下,得不到重用,所以才跑到刘邦那里,一开始刘邦也不重用他,幸亏有萧何的举荐,才让韩信成为大将军,后来韩信用实力向世人证明,他是每战必胜,向刘邦提出东征的大计,然后孤军深入,击败了代国、赵国的大军,连齐国也被他拿下,最终还帮刘邦击败了项羽。
韩信立下不世奇功,按理说他也能想到功高震主,所以他刘邦讨得了一块免死金牌,即刘邦对韩信许下"三不杀"的承诺,即"天不杀,地不杀,铁不杀",皇帝金口玉言,本来可保得韩信一命,不料最毒妇人心,吕雉还是把韩信给杀了。
南宋的岳飞跟韩信有点类似,他虽然把金兵击退,但最终还是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岳飞高歌猛进时,没料到他最终会攻入中都,当时作为阶下囚的徽宗、钦宗差点被他救回来,这样一来就会动摇宋高宗的地位。
岳飞跟韩信一样,他的功劳太大,大得让赵构无法承受,他不能让岳飞继续创造奇迹了,所以才把他给杀了,刽子手便是秦桧,岳飞在狱中被杀时,只有39岁,临终前他提笔写下"天日昭昭"八个字,百姓都为他哭泣,金人听说岳飞之死,全都举杯相庆。
秦朝年羹尧之死,其实跟韩信与岳飞也有相同之处,康熙在位期间,年羹尧已经给朝廷立下不少功劳,年羹尧的妹妹还嫁给了雍正皇帝,雍正继位后,他进一步得到机会,随着功劳越来越大,年羹尧便有些飘起来了,经常做出一些违反规定的事来。
比如每次年羹尧打仗归来,沿途的官员都前来祝贺,甚至有京城的官员听说年羹尧要回来了,便去迎接跪拜,这排场搞得比皇帝更大,而且年羹尧丝毫没有绝对不妥,就这样生生受着了,雍正皇帝自然心里不爽,最终把他给杀了。
韩信、岳飞、年羹尧三人,都是对朝廷有大功的,可他们最终的下场都很惨,全部被皇帝给杀了,其实这三人被杀的原因,功高盖主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懂得审时度势,不明白皇帝心里的想法,也就是不懂揣测皇帝的意思,为官之道最重要的就是明白上级的心思,恰恰这三人都不懂,最终只有被杀了,你觉得呢?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
历史二:历史上所有开国皇帝中,五个难度最大,第一个难度之大,难以想象
周朝是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在历史上,周朝存在了八百多年的时间,这样一来,周朝成为了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在周朝的后期,出现了大乱世,也就是人们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大分裂时期,让周朝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此时的周朝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也就是在春秋战国的末期,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秦王嬴政,正因如此,在嬴政39岁的时候,一统天下,成为了秦朝的建立者。秦朝的建立,让华夏大地进入到了大一统时代,从此开启了两千多年的大一统时代。
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正是因为秦朝的出现,让华夏大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巅峰时期。封建王朝出现后,一个词同时诞生,这就是皇帝,那么一个朝代的建立者就是开国皇帝。都说“打江山难”,打江山到底有多难?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朝代,哪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难度最大呢?
汉朝的开国皇帝是刘邦,当然,他只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在历史上,西汉承袭了秦朝的大部分制度,由此说来,西汉与秦朝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西汉是白手起家的第一个王朝,在刘邦以前,还没有小混混能当成山大王的。它之所以难是因为在那个“分封宗法制”的时代,没有好的出身,根本不可能成就大事。
换个角度说,刘邦不是诸侯,也不是贵族,能够建立西汉王朝,肯定是非常不易的。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就曾想投奔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战国四公子),要不是魏无忌因不受魏安釐王重用沉湎酒色而死,大概率刘邦一辈子都在魏无忌那里骗吃骗喝了。
朱元璋与刘邦一样,都是出身不高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地位低下,最低的时候仅仅是乞丐。朱元璋没有任何背景,要不是赶上元末白莲教、明教、弥勒教起义,朱元璋再强壮的身体和超强的大脑估计也只能给地主家做一个佃农了。
后赵相比西汉和明朝,知名度就非常低了,那么后赵的开国皇帝知名度就更低了。后赵是一个胡人政权,他的开国皇帝是“奴隶皇帝”——石勒。看到奴隶两个字,就会想到,石勒的出身比朱元璋还低。很明显了,石勒在打江山前只是一个不能掌控自己命运的奴隶。
一个奴隶,在五胡十六国的情况下,随时都有丧命的危险。可是石勒却硬生生地活了下来,慢慢地凭借武力和军事天赋开始起家。东汉末年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东胡皇室已经名存实亡。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刘备从一个卖草鞋的穷孩子,一路过关斩将、颠沛流离,从河北打到山东,从山东打到河南,从河南打到四川,最后还准备打关中,在年过半百的情况下建立了蜀汉,足以说明刘备的能力,以及建立蜀汉的艰辛。那么建立王朝难度最大的是谁呢?
此人就是大顺政权的开国皇帝李自成。李自成可以说是打不死的“小强”了,从他起义以来,从没有一帆风顺过,和朝廷打打停停,东奔西跑。从这一点来说,李自成的经历与刘备倒是有许多相似之处。几起几落,一度被打得只剩几十个人。
最终的李自成仍然以失败告终,也就是在山海关之战中,李自成兵败,由此李自成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最终的李自成退守京城,清军入关之后,李自成更加没有机会了。李自成在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