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明朝有二祖,清朝有三祖,其他朝代只有开国皇帝为祖?

为什么明朝有二祖,清朝有三祖,其他朝代只有开国皇帝为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84 更新时间:2024/1/25 16:17:58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明朝是历十二世共十六帝,清朝是历十一世共十二帝。一般来说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庙号规则来说,只有开国皇帝才可以称祖,比如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庙号为高祖,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庙号为太祖,但是明朝有二祖,清朝有三祖,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贫道来具体说说。

明朝的二祖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朝的三祖分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顺治帝福临、清圣祖康熙帝玄烨。

这其中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是清朝开国皇帝,这属于是正常情况。那么其他三祖明成祖朱棣、清世祖顺治帝福临、清圣祖康熙帝玄烨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三位祖中,顺治帝福临的世祖庙号可以说是很合理的情况。

我们先来看看世祖庙号的意思:一般是该王朝承上下的有为君主,或者作为断代史开创者的特定庙号。他们虽然并非是王朝的建立者,但却带着王朝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也就是说将自己所在的王朝发扬光大了。

诸如东汉开国皇帝汉世祖刘秀,他建立的东汉虽然是继承了西汉正统,但重新恢复了汉家天下,实际上再次开国,就属于是断代史开创者,所以刘秀的庙号带祖是当之无愧。

还有元世祖忽必烈,在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政权基础上,建立了元朝,大一统了中国,等于是将所在王朝带进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所以庙号为世祖。

而清朝的顺治帝福临在位时期,清朝完成了入关大业,由关外割据政权过渡成为大一统政权。等于是将清朝发扬光大,带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所以庙号为世祖。

很多人认为顺治帝福临的世祖庙号水分很大,其实不在于世祖庙号的问题,而在于顺治帝本人问题。

因为顺治帝从登基开始一直到顺治七年冬,因为年幼并没有亲政,这期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是摄政王多尔衮。可以说清朝在决定入关,还有消灭李自成之大顺政权和张献忠之大西政权,并且消灭了南明弘光、隆武、绍武三个政权等一系列大事情上,都是多尔衮所主导的,顺治帝可以说是坐享其成,因此很多人认为他的世祖庙号有水分。

而明成祖朱棣和清圣祖康熙帝的庙号就有些不合理了,很明显不符合庙号规则。我们先来看看这二位为何被称之为祖。

明成祖朱棣其实最初的庙号为太宗,按照庙号规则来说,朱棣虽然之前有一个建文帝,但身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可以说是王朝的第二代皇帝。在位时期又将明朝疆域推至巅峰,创下永乐盛世,所以称之为太宗也很正常。

但在一百多年以后,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在嘉靖十七年,改朱棣庙号为成祖,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嘉靖帝为什么要改朱棣庙号为成祖,将太宗升级为成祖呢,他对严嵩是这样说的:“太宗靖难,功与开创同,当称祖以别之”。

明史中的记载则是:“文皇远祖,不应严父之义,宜以父配。称宗虽无定说,尊亲崇上,义所当行。既称宗,则当祔庙,岂有太庙中四亲不具之礼?”帝既排正议,崇私亲,心念太宗永无配享,无以谢廷臣,乃定献皇配帝称宗,而改称太宗号曰成祖”。

因此结合来看,贫道个人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嘉靖帝在通过这种方式来隐性的提高自己的正统地位。因为嘉靖帝的生父为明孝宗弟弟兴献王朱祐杬,明孝宗之后是他的堂哥明武宗朱厚照继位,明武宗无子绝嗣死后,因为明武宗是明孝宗独子,所以等于是明孝宗这支已经绝嗣,所以距离帝系最近的嘉靖帝,按照祖训“兄终弟及”被迎立为新皇帝。

嘉靖帝继位以后,为了维护自己的正统性,同时不甘于受制于群臣,因此围绕着给予他父亲兴献王追封皇帝的待遇,与群臣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史称“大礼议”事件。精于权谋之术的嘉靖帝最后是得偿所愿,不只是追封父亲为皇帝,并且还给父亲上庙号“睿宗”,提高了自己的帝位正统性,更是借此掌握大权。

嘉靖帝是藩王继统,属于是小宗入大统。而明成祖朱棣同样也是通过靖难完成的小宗入大统。以这点来看,两个人同样是藩王入统,所以嘉靖帝也通过提高朱棣的地位,来变相的提高自己的正统地位。

于是在嘉靖十七年,嘉靖帝尊生父献皇帝庙号为“睿宗”,并奉睿宗主谥太庙。还将明太宗朱棣的待遇提高,将其庙号改为成祖。

说完明成祖朱棣的庙号之事,再说说清圣祖康熙帝的庙号之事。

康熙驾崩以后,为其定庙号之时,雍正力主为其上庙号“圣祖”。清史稿中记载雍正这样做的理由为:“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后世想望流连,至于今不能已。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又曰:“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于戏,何其盛欤”!

总之雍正的意思是父亲康熙帝看似是守成,但以功绩来说是实同开创,所以为其上庙号圣祖。

朱棣身为太宗被嘉靖帝升为成祖,虽说不合理,有着水分。但有着一定基础,毕竟是王朝第二代皇帝,并且将明朝疆域扩至巅峰,创下永乐盛世。

康熙帝虽然功绩不小,但前面有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帝三代皇帝打下基础,说他是实为可创,就真的有些说不过去。

更何况圣祖这个庙号,在唐朝是唐朝皇帝追封祖先老子的庙号。在宋朝是宋朝皇帝追封财神爷赵公明的庙号。雍正以这个特殊庙号来作为康熙帝的庙号,水分相当之大。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说白了明清时期的庙号水分大,关键在于封建社会越到后面,君权越来越集中所为,像明清就是君权高度集中的朝代。

而君权高度集中之下,不只是真正的大权在握言出法随,就是其他传统和规则也要向君权妥协。诸如说按照庙号规则,明成祖朱棣和清圣祖康熙帝是根本不能称之为祖的,但是他们的后人明世宗嘉靖帝和清世宗雍正帝要让他们称祖,即使是坚持礼法的大臣也阻止不了的。

而纵观中国大历史,庙号的泛滥和拥有水分的过程,其实就伴随着君权集中的历程。像西汉只有四位皇帝拥有庙号,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也只是“世宗”庙号。而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与父亲汉文帝合创中国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都没有庙号,说明刚开始在封建王朝不是说是个皇帝就拥有庙号的,而是要有很不错的功绩才有庙号的。

结果到了唐朝开始,皇帝的谥号不只是加长,庙号更是每个皇帝都拥有。从唐朝开始之后的朝代,除了亡国之君和因为争权夺利被赶下皇位的失败者没有庙号以外,庙号开始成为皇帝标配,当然这时期还是有一定底线的,最起码只有开国皇帝只有祖的庙号。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君权高度集中,庙号不只是都是好的庙号,连祖字庙号都有所泛滥,诸如明成祖朱棣和清圣祖康熙帝。

所以说君权越集中,个人专制体现的最为明显,而其他传统啊还有规则什么的,都要向君权让步和妥协,因而出现了很多不合常理之事。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她不到10岁入宫侍奉康熙,是皇帝早期的爱人,为皇帝生下6个子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概在康熙4年之前,皇室便选定了一些幼小的女子陪伴少年皇帝,在与这些女子在慢慢的成长之中,皇帝便会与她们发生关系,马佳氏就是其中之一,非常受到皇帝的喜爱。这个女人出身正黄旗,父亲是朝中的重臣,关于她的生年史料中未曾详细记录,推测她年长于皇帝。但是她凭借着姣好的身材与极美的容貌,深深俘获皇帝的心,经常

  • 孝庄对多尔衮有没有感情?虽没有下嫁,但她给康熙留下特殊遗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人们对于孝庄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虽然她也干预了朝政,但是那是因为当初自己的儿子还小,很多事情根本就做不了决断。不过孝庄唯独有一件事情是让人感到非常的疑惑的,史书中也没有明确的记载,那就是他和摄政王多尔衮的关系。按照各种猜测和推断,她和摄政王很有可能是有关系的,但是却没有明显的作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也没

  • 红楼梦|庆生辰宝钗讨喜,比戏子黛玉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薛宝钗自来贾府,贾母因喜她稳重和平,便让王熙凤在她将及笄之年,给她办个十五岁的生辰宴。这凤姐是个多么有眼力见的人,自不必多说,整个贾府最能讨贾母欢心的,就是她了。黛玉刚到贾府那会儿,贾母别提有多喜欢她了,掌管贾府大小事宜的王熙凤,自然是将好东西都往黛玉那儿添置了。到了这会儿,眼见贾母对宝钗有好感

  • 甄嬛传:谁注意到,安陵容求情时穿的衣服?怪不得雍正要杀她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平心而论,甄嬛对安陵容还是不错的。初次见面时,是甄嬛替安陵容解围的。安慰这个地位看起来不怎么高的县丞之女,只是两人终究不在一条道路上。安陵容的家世,注定了她的格局不会太大,凡事爱斤斤计较,心里有杆秤,一直衡量着甄嬛对她的好。当心里觉得有哪些不好的时候,就倒戈投奔皇后了。所以当安陵容不把甄嬛当知心朋友

  • 甄嬛传:立四阿哥当皇帝到底是甄嬛的主意,还是雍正的主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细心的观众应该留心过这个细节,皇帝和甄嬛在一起商讨,储君之事时,便谈及对于六阿哥的安置,本打算安置六阿哥当储君的雍正被甄嬛一句话所改变心思。甄嬛谈及自己的儿子时,说资质平庸,不适合储君。皇帝,考虑过后,就将自己的遗诏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所以说来,四阿哥的登基也并不是甄嬛一手操作的,当然,雍

  • 道光皇帝何德何能,为何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都属意于让他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嘉庆道光三大缺点,清朝嘉庆道光年间赣州四大码头,嘉庆为啥传位给道光

    道光皇帝处于清朝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可谓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节点,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让它第一次被自己眼中的“夷狄”踩在脚底下,1842年所签订的《南京条约》也开启了它此后70年的屈辱历史,也让中国跨入了近代史。 他自幼受着所谓“乾隆盛世”的熏陶和感染,所以心中也一直如乾、嘉一样做着“天朝上国”的美

  • 道光去世前留下两道圣旨 一是立咸丰为皇帝 另一道让大清走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时期,一般亲王不是老皇帝封的,而是新皇帝继位后册封的。但是也有例外,最出名就是乾隆的第五子永琪和恭亲王奕。 永琪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还珠格格中的主角。但是历史上他并不长寿,25岁就去世了。乾隆皇帝十分看好永琪,并封他为和硕荣亲王。恭亲王奕跟咸丰是道光最出名的两个儿子,奕文武双全,按理说是皇

  • 康熙一生迎娶了四对“姐妹花”,是哪四对?他为啥要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这句家喻户晓的名言,起源于我国最著名的小说《聊斋志异》,故事所讲的是一个男人为了躲避仇人,在外地遇见了一个美若天仙的狐妖,尽管已经相处三年,但他的心里一直想着发妻,而后成就了这句名言。后世的人们常用它来表示夫妻二人的感情深厚。而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自然也可以拥有后宫佳丽三千

  • 民国第一“败家”富二代,赌博输掉家里100套房,万年死在家门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成由勤俭破由奢说起富二代,大家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毕竟他们都是一群赢在人生起跑线上的人,就算不用努力,以后的生活也依然是无忧无虑的,不过比你有钱不可气,但是比你有钱还比你怒力,那就非常可气了,这完全不给反超的余地啊,比如现如今比较有名的富二代有郭麒麟、王思聪等等,他们都是毫无疑问的富家子弟,就算不努

  • 明朝大礼议之争是怎么回事?杨廷和最终被罢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罢官,大礼

    大礼议是指发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到嘉靖三年(1524年)间的一场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武宗驾崩后,杨廷和拥立兴献王之子朱厚熜即位,对明世宗朱厚熜可以说有拥立之功,同时对明武宗时期的一系列弊政进行了纠正,因而对朝廷、对江山社稷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