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寅:六如居士的如梦人生(下)

唐寅:六如居士的如梦人生(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556 更新时间:2024/2/13 0:28:09

(明)唐寅《骑驴思归图》,上海博物馆藏

原本应该是他的避风港的苏州,这时却没有给予他足够的支持与抚慰。昔日名动全城的天才唐寅,如今除了文徵明、祝允明这样的友人还愿意相信他之外,几乎是千夫所指。第二任妻子与他离异,他干脆再次离乡,程游历闽、浙、赣等地。

名山大川的陶冶与洗礼,为他日后在山水画上的成就提供了坚不可摧的基础。但也许是旅途劳顿,加之此前身心已受重创,唐寅再回到苏州,就病倒了,很久才见好。这时他的弟弟唐申,要与他分家。

这是弘治十六年,唐寅三十三岁的时候,他画了《风木图》。画上一位文士以袖掩面,坐在两棵枯木之间,狂风怒号,枝桠被吹得歪向一侧,文士也蜷着身体,正瑟瑟发抖,面色凄惶。

(明)唐寅《风木图》,故宫博物院藏

“风木”原是典故,出自《韩诗外传》,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养。此时唐寅失去的,何止是父母呢?

所幸,此时的苏州待他要好过此前。

其实有明一代的江南,与千里之外的首都不对付,差不多是从张士诚朱元璋对立的时候就开始了。朝廷对江南施以高压,但没能换来绝对的服从。吴中的才子们始终不满禁锢思想的八股,兴起复古之风来对抗。“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唐寅能像阮籍,反而正是具有了魏晋风骨。他的书画又确实出类拔萃,就靠卖文画为生,建起桃花庵,自称“桃花仙”。

他在桃花庵里种花,花开时邀祝允明和文徵明一起来吟酒赋诗。有时,他突然就大叫着,痛哭了起来。

花朵凋零,他让小僮把花瓣仔细收拾,盛在锦囊里,葬于药栏东畔,并写《落花诗》相送。若要论资历,他就算是林黛玉的前辈了。

(明)唐寅《行书落花诗册》局部,苏州博物馆藏

唐寅四十五岁时,突然收到了江西宁王朱宸濠的邀请,银子与聘书俱全,好像命运折腾他到这种地步,终于该好转了?

然而,唐寅在宁王府待了一阵,就察觉出了宁王有反心,一旦宁王真的起兵造反,自己将是灭顶之灾。于是他再次抛弃尊严,装疯卖傻,终于被宁王放归。别人说他“狂”,说他“疯”,其实他的清醒与理智,从来也没彻底失去过。

后来宁王果然造反被俘,他在这之后画的《落霞孤鹜图》,被认为是意有所指。画上所题“曾借龙王一阵风”,这“龙王”应该就是“宁王”。

如果宁王不反,他很愿意借宁王这“风”,再走上仕途。唐寅自己还说:“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无论如何,人生夙愿,总是难以放下的,更何况这也不是利欲熏心,只是读书人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纯粹理想罢了。哪怕是“猖狂”出名的阮籍,若能有个相对正常的环境,他难道还会坚持避世,不愿为官吗?

为此放手一搏,并不可惜,哪怕不成,只要自己还是那个唐寅,至少就没有辜负自己。甚至他还想过当侠客,“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老铁”祝允明可太了解他了,就真的给他送过剑。不过两人没有真的仗剑行侠,倒是在听说盐使课税过重后,扮成苏州玄妙观的道士去唬人,两人一唱一和,绕舌似的把盐使唬得一楞一楞,还从苏州府里拨了五百两银子给他们。

宁王一事,终于让唐寅彻底放下了对仕途的念想——因为已然全无希望。他沉沦市井,诗文变得俚俗易懂,画得一手好人物,却更愿意去画妓女与不幸的女子。他画被崔涯与张祜两位名士贬低又无可奈何的李端端,画聪慧贤德却被皇帝冷落,手持纨扇悄然立于树下的班婕妤,还画道貌岸然,与美人秦蒻兰亲昵赠词后第二天就翻脸不认人的陶榖,一幅《陶榖赠词图》,正画他看着秦弱兰心神激荡的模样,至于他将在第二天的宴席上被当场揭发,面红耳赤的后续故事,唐寅在画上题诗嘲讽:“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发红。”边上赫然盖着“南京解元”的印章。

(明)唐寅《陶榖赠词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的最后一位妻子沈九娘,也来自青楼,但唐寅并不把她当妓女看待。唐寅的人生里从没有过什么秋香,甚至因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名声在外,“九娘”竟被认为是他的第九位妻子。沈九娘懂唐寅的才情,全力支撑起他的生活。苏州闹水灾时,唐寅的画随之滞销,家里困顿到连柴米都没有着落,沈九娘苦心操劳,终于一病不起,溘然长逝。

沈九娘死后,唐寅写了《绮疏遗思》十首,写沈九娘用过的针、刀、尺、绣床等等,绵密的伤痛浸润在每一个字里。他彻底皈依了佛法,按《金刚经》的“六如偈”,为自己起字号为“六如居士”。

佛性入画,让他的画作不温不火,恬淡自然,像《桐荫清梦图》里那个闲坐倚上闭目养神的文士,似乎就是他自己,真的六根清净,闲适自在了。

(明)唐寅《桐阴清梦图》,故宫博物院藏

然而他还是清醒着,知道那不是现实。《伯虎自赞》这首诗,就是他在试图分辨:

“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

我本不认你,你却要认我。

噫!

我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

你我百年后,有你没了我。”

一个被浓墨重彩地渲染的,超脱一切的“你”,一个仍被现实拘束,苦中作乐的“我”,“你”“我”本是一体。

(明)唐寅《烧药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晚年罹患肺疾,据卷末唐寅自题,及拖尾祝允明(医师陆君约之仁轩铭),可知是唐寅向陆医师求药的答谢之作,时间约在四十九岁前后。

唐寅五十岁后就被疾病缠身,不太能作画,生计更成问题。五十四岁那年,终于到了终点。

他的亲家王宠与文徵明、祝允明凑钱给他办了葬礼,祝允明起草墓志铭,王宠亲自书写。但他的绝命诗说:“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哀悼声声里,他再次启程了。沈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太平天国的幸存者,活到96岁,揭露了当年的一个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平天国十大趣闻,太平天国最神秘人物,一口气太平天国真实历史

    但太平天国的主张太过于理想化,并没有彻底摆脱小农思想的束缚,更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所以当“天国”理想破灭之时,洪秀全追求的“太平”也随之灰飞烟灭。始于金田亡于金陵的太平天国,终究被丢进了历史的深渊。太平天国覆灭之后,主要将领几乎都被清廷剿杀殆尽,但也有一部分人趁乱逃走,赖汉英就是众多“幸存者

  • 成吉思汗废除一陋习,蒙古女子逃过一劫,外族女子却苦不堪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蒙古成吉思汗被异族征服,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人有多强壮,成吉思汗曾灭过哪些蒙古部落

    由于他们都是铁铮铮的汉子,久经沙场,认为女子就是他们的战利品。但是在成吉思汗上位后,这种情况就变得越来越少见了,这使得蒙古女子非常开心,但却让外族女子苦不堪言。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在我们现代什么都讲究你情我愿,婚姻更是如此,毕竟是一辈子的事情,但是当时的蒙古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至于部落之间的关系越来

  • 人间地狱宁古塔有多可怕?清朝囚犯宁愿自尽,也不愿前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流放可以说是其中最严重的惩罚方式,在如今的黑龙江省海林市境内便有一个著名的流放之地——宁古塔。虽然名字中有一个“塔”,但实则称其为“宁古狱”或许会更为恰当一些,因为这里是许多清朝囚犯宁愿自尽也不愿前往的人间地狱,足可见其有多恐怖。漫漫长路公元1658年,清初著名的“南闱科场案”揭开了长达数百年的宁古

  • 女子嫌弃朱元璋长的丑,朱元璋登基后封她为贵妃,十年后处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马姑娘是郭子兴好兄弟的托孤女儿,被张氏养在身边,悉心照料,由于战事吃紧,养到了二十三还没有婆家,朱元璋也是到了二十六七岁,马姑娘经常听张氏说起朱元璋的事迹,觉得这个人物有勇有谋,将来必成大器,也不嫌弃朱元璋的长相,就这样两家欢喜的做了亲家。这样,朱元璋的地位更是突飞猛进,且军功卓越,日子也过的蜜

  • 古时的秀才摆到当今社会应是什么地位?清朝200多年,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帝国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秀才在地方上已经是人物了,见着官不下跪,受审不用刑,不用服徭役等等。忽然有一天想见青天大老爷了,没问题!给衙门递上二指宽的治生帖进去,就算大老爷不亲自见你,也得给你回个例行公事一般的帖子。但换普通人的话.....呵呵,皮痒哦!职务上来说,直接就可以担任县以下主要干部,甚至是县长,副县长。很多人说秀才

  • 岳飞麾下猛将如云,岳家军内有三大猛将,杨再兴只能垫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岳飞手下十大悍将排名,杨再兴厉害还是岳飞厉害,岳飞比杨再兴厉害吗

    岳飞麾下最厉害的武将当属高宠,他是岳家军的头号猛将,也被称为南宋时期抗金的第一枪,他的枪法神出鬼没,无人能测出他的战力有多强,据说他是五代十高思继的后裔,枪法来自祖传,他的兵器叫做錾金虎头枪,整杆枪有碗口大小,想象下都觉得不可思议。高宠是岳家军内的第一个高手,他在金军中进出如嬉戏孩童,在牛头山战役时

  • 乾隆没银子花,和珅献上妙计,大清没落的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康乾盛世”从康熙开始,中间的雍正承上启下,最后以乾隆终结,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清朝社会运行基本平稳,经济发展也有条不紊,民众也能生活在一个较为安定的环境里,虽说和“开元盛世”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整体看还是不错的。在这里面,乾隆是一个坐享其成的皇帝,在他的爷爷康熙和父亲雍正励精图治下,乾隆接手的大

  • 雍正微服私访,问茶叶多少一斤,老板答五百文,回宫后三人被处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微服私访和乾隆不同,他从来不搞游龙戏凤的戏码,也顾不上,因为他私访的目的,是为了体察民情,了解地方官吏施政情况。有一年,河南发生水灾,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雍正为了了解灾情,就微服私访到了河南,在田文静的陪同下,四处暗访,完成了工作之后,就踏上了回京之路。在回京途中,一行人经过山西地界,

  • 王振羽|满地江湖百年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2023年3月31日,春天三月的最后一天,到南京城南郊外天周路,送别百岁老人沈燮元先生。认识沈燮元先生是因为关心晚明史。当年,在六朝松下读书时节,经常去成贤街上的南图,会遇到纪维周先生,随意攀谈,闻听我来自中原,就会说起河南大学的任访秋,说起参与创办河南大学前身中州大学的王敬芳,说起会写小说的

  • 大清最耿直的官员,虽然多次和康熙对抗,却是一个十足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而说到这里,小编就必须要来给你们讲下清朝史上很有名的官员姚启圣了!其实姚氏真正得到重视是在玄烨中年之后,当时皇上看上了姚大人的能力,于是就想着派其去平复台湾地区的政局,可没想到姚老臣却脾气很倔不听从圣上的安排,这主要是因为他还是看不上满人的缘故。但是到了最后还是没能扭得过康熙,后来姚启圣被任命为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