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清最耿直的官员,虽然多次和康熙对抗,却是一个十足的功臣

大清最耿直的官员,虽然多次和康熙对抗,却是一个十足的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655 更新时间:2023/12/11 15:32:54

而说到这里,小编就必须要来给你们讲下清朝史上很有名的官员姚圣了!其实姚氏真正得到重视是在玄烨中年之后,当时皇上看上了姚大人的能力,于是就想着派其去平复台湾地区的政局,可没想到姚老臣却脾气很倔不听从圣上的安排,这主要是因为他还是看不上满人的缘故。

但是到了最后还是没能扭得过康熙,后来姚启圣被任命为了福建总督,上任后的他第一时间就做出了针对台湾事宜的处理办法和政策,先是决定禁海,而后又亲自从他任职的地方开始做起了表率工作。这样一来台方一时之下就没有了任何供应的粮草,长期如此的话台军必然会投降。

玄烨在听说了这一系列的建议之后立马就同意了,可没想到后来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尴尬的状况,这其中不仅有平民因此而居无定所,同时还有大量的人员身亡现象。并且朝廷也为此消耗了不少国库钱财,就算是这样可皇上依旧坚持姚氏的提议,谁能料想到原来姚大人的志向是让其他沿海地区都实行禁海的政策。

要知道这对清朝的经历发展其实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的。所以康熙才会因此为难,毕竟朝中大部分赋税的重地基本上都在东南部,如果真的按照姚官员所说的去做了,以后出战都没有底气了,并且还会阻碍农耕经济的运作。因此皇帝就将魏东亭等要臣对此事做出的弹奏折子拿给了姚大人看。

与此同时也告知了姚氏禁海策略实际上是漏洞百出的人,可没想到姚官员却并未就此放弃!那这时皇上肯定就不答应了啊,尤其再加上姚老臣期间又再次向帝王提议做出三年免税的政策,要知道这一建议很不合理,朝廷之中本来就没什么军费了,这一要求简直就是让圣上大怒的导火索罢了!

可不得不说长达两年的禁海策略着实断了台军的粮食来源,所以最终郑经才愿意向清王朝低头,由此可见姚启圣还是很有实力的,为朝廷做了不少的贡献的,是一个十足的功臣。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四十七》,《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八十四》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民国近照眉清目秀,你的表情包男孩长大了!未来的迷妹收割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三胞胎的名字分别是大韩,民国和万岁,都是长得很可爱的小孩子,自从参加了超人回来了之后,三胞胎迅速成为了当红小明星,比他们的爸爸名声还要大,特别是宋民国,成为了表情包男孩,民国小时候虽然说不上帅,但一定是很可爱的他的表情包被大家用于各种场合,只要看到民国就觉得看到了欢乐,而且民国也自带幽默细胞,总是贡

  • 探究宋代的科技进步标志着什么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间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科技进步的突飞猛进。宋代科技的进步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本文将分析宋代科技进步的标志及其意义。宋代科技进步的标志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宋代是中国造纸术

  • 九子夺嫡的最大赢家不是雍正帝,真正的赢家是蛰伏多年不简单的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九王夺嫡简介,雍正皇帝九王夺嫡感受,夺嫡归晚

    小编觉得这场九子夺嫡应该是从康熙开始怀疑太子胤礽,这样就像是给了其他皇子信号,让他们觉得自己也可以争一争,说不定就成功了。排行十三的胤祥也参与了进来,最初这位是太子党。胤祥这个人性格应该很好,心胸比较广,对于皇位他应该并没有什么目标,是以一个支持者的身份参与进来的。他这样的性格也是幸运,可以让他相对

  • 岳飞之死,赵构才是元凶,和秦桧真的无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秦桧和赵构的关系,的确曾经有一度,像后世到鳌拜和康熙那样,既忌惮,又仇恨。秦桧死后,赵构感慨:“终于不用在靴子里藏匕首了!”由此一言,可见赵构对秦桧忌惮之深。但,在秦桧临死的前一天,赵构还跑到秦桧家里去探病:“幸秦桧第问疾”。在秦桧死后、秦桧子秦熺也被迫退休(致仕)的情况下,赵构还追封秦桧为申王,谥

  • 雍正王朝:胤禛烧毁百官行述,康熙为何没惩罚他,主要原因是两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王朝胤禛杀伐决断,百官行述到手后四爷是怎么处理的,百官行述李卫完整视频

    我们通过剧情,能够看到一个聪明睿智的四阿哥胤禛,他原来处于夺嫡的劣势,但是后来逆袭成功继承皇位。康熙也是一个精通帝王心术的人,为何胤禛烧毁百官行述,康熙没有惩罚他呢?什么是百官行述。百官行述其实就是一份官员的档案,完整的百官行述有整整几大木箱。这套百官行述为仁伯安所记录,详细的记载了朝廷百官的档案以

  • 年轻小伙自称康熙后代,拿祖传金腰带来鉴宝,专家:康熙姓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甘肃就有一位姓朱的小伙,他的家中有一条黄金腰带。据这位小伙介绍,这条腰带的来头可不简单,这是他的祖先康熙皇帝留给他们家的一条腰带,价值不菲。为了证明他的这个说法,他还特地上了鉴宝节目,将这条腰带小心地存放到一个盒子里,并且在节目现场告诉专家这条腰带的来历。几位专家听完后全都笑了,他们问这位小伙,知道

  • 民国20强大学而今安在?一起来看看我国著名大学的前世和今生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下图是两张民国大学的排名榜,榜单上囊括了民国时期当时最优秀的20所大学。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名字和我们当今的叫法有所不同,但是我国现如今高校的体系,大致还是延续了民国时期的衣钵。我们可以看到在民国时期,国立南京大学其实是国内最强的大学。而南京大学也正是因为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才使得其成为当时国内

  • 以明朝海禁时期为例,浅析明政府政策性失误对“倭患”走势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倭患不独存在于嘉靖一朝,而是自明初以来就已存在,贯穿整个明代。为此,明政府在各个时段采取了不同的海洋政策,这些政策无疑深刻影响着倭患的走势。总体而言,明政府的海洋政策大致可分为(海禁、开海与回归海禁)三个时期,本文拟以此为线索,分时段进行论述。一、海禁时期——自洪武至嘉靖明初,江浙沿海的张士

  • ?努尔哈赤当年为何仓促迁都,难道真为保清廷“龙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上次咱们讲到努尔哈赤凭借仅存的13幅铠甲,拉起了队伍。凭借“七大恨”,带领建州部族打下了天下。并于1621年选址大兴土木,建立了属于他的宫殿!但是仅仅4年之后的1625年,努尔哈赤却不顾大臣亲信们的极力反对,要迁都至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是什么原因促使着努尔哈赤,这么不顾一切坚定自己的想法非要迁都呢?

  • 南京城破,太监急开先帝秘留铁箱,建文帝看后长叹:我命该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正慌乱中,翰林院编修程济向建文帝进言:陛下何不先暂避一时?话虽如此,不过此时南京城已被燕军团团包围,想要暂避又谈何容易?少监王钺这时忽然记起一事,连忙向建文帝禀告:“昔日高帝离世时,曾留下一个箱子,嘱咐遇有大难时才能打开。这个箱子现在就存放在奉先殿内。”群臣一听此言,让王钺赶紧去取。没多久,一个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