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之乱世,刘备从草根逆袭成帝王,究竟是仁君还是真小人?

三国之乱世,刘备从草根逆袭成帝王,究竟是仁君还是真小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67 更新时间:2023/12/13 17:00:03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刘备就是一个忠肝义胆、有情有义的仁慈君。但在正统史册《三国志》里,刘备则是一个偏负面的人物形象。

所以不同的书可能会影响大众对于刘备的认知观感有所不同。同时,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成长经历下,对于刘备的看法也会有天壤之别。回顾刘备的一生,似乎不能简单地用好或者坏来形容?人是复杂的生物,我们还是要结合他的生平更客观地看待。

首先,刘备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仁慈的君主。在那个人才辈出、群雄争霸的时代,只有宅心仁厚是成不了大事的。更况刘备出身卑微,没有可以倚仗的强大家族。对刘备而言,他要想取得成功,需要付出比其他人百倍千倍的努力,也要多百倍千倍的心计。

刘备在早年曾投奔过许多个诸侯世家,他的这种行为日后也为他招来了许多的非议。很多人认为刘备的这种行为是不仗义的,不能忠于一人,在多位诸侯之间左右逢源,是小人的行为。但是在刘备自己看来,他与这些诸侯之间,只不过是相互索取,利益互换的关系,并没有主仆之间的情谊。没有了利益羁绊,他转投到他人旗下是无可厚非的。

对当时的刘备而言,他每走一步都要慎之又慎,绝不能有任何差错。在自己前途未卜之时,他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安危和未来发展,而不能更多考虑其他人或者周围人的看法。这样看来,刘备的这些选择都是基于自己当时的处境做出的,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其次,刘备也不是世俗意义上的伪君子。刘备在位期间,没有沉迷在王位带来的虚荣感里,而是想方设法让管辖内的百姓能够把生活过好,能够有饭吃,有地耕,安居乐业,没有战争和瘟疫。

他求贤若渴,招贤纳士,为天下百姓谋发展。他身为君王,却愿意当下身段,对真正有才能的人以礼相待,给出足够的诚意让他们心甘情愿为他效劳,这也是刘备的过人之处。

他先后统治过州、荆州还有益州,他所在之处,百姓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老百姓对他的拥护和认可,也足以证明刘备是一个难得的明君。即使在他自己最落魄,最贫困潦倒的时期,他也没有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始终将百姓的安危放在心上,尽他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百姓安居乐业。

从这方面来讲,即使是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刘备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不是他个人有多高的智谋,有多好的带兵打仗的能力,而是说他能够凭借自己的高情商笼络人才,壮大军心,又凭借自己作为君王的博爱之心,给予老百姓安全富足的生活,这就已经胜过无数人了。

综上所述,刘备是一个复杂的、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不能简单地用他是好人或者坏人来评价他,这对他来讲是非不公平的事情。他可以不讲情谊只讲利益,周旋于不同的主公之间,为人所不齿。他也可以不顾自己的安危,将百姓之事放在首要位置,为百姓所拥

他是一个矛盾体,不黑也不白。他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也有迫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所做出的妥协。总而言之,刘备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并不能简单地用非黑即白的论点去阐述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而是要结合他的生平,仔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做出更客观的评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乱世里,魏延文武兼备,诸葛亮为何始终不重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吾观此人,项生反骨,迟早必反,不如诛之,以绝后患。” 然而,历史上的魏延有没有反骨倒不清楚,但人家可真没有想过谋反,而且在诸葛亮掌握蜀国军政之时,魏延其实已经属于,蜀军大佬圈子里面的人了。那么历史上,为何诸葛亮不愿重用魏延呢?真是他的才华不行吗?咱们首先看看先主是如何待魏延的。 刘备眼前的红

  • 战国时魏国越过太行山迁都大梁,是祸还是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国迁都图解,大梁是楚国还是魏国的,太行山大梁口

    从地图上分析,假设魏人将东西两片国土中的任何一部分与韩国进行置换,魏国的国土都可以连成一片,但魏国人不愿意这样做。魏国的西半部分是晋国的龙兴之地,这里包含运城盆地、临汾盆地和河西之地,自晋人分封至此便开始经营,历春秋近三百年的耕耘,是魏国当之无愧的大本营。至于其东半部分则在河南河北的结合部,土地肥沃

  • 孙权都熬死了刘备和曹操,为什么东吴还是没能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曹操孙权为什么没能一统天下,曾仕强曹操刘备孙权,刘备攻打东吴孙权视频完整版

    掌权五十多年,也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孙权病逝时,刘备、曹操,甚至曹丕、曹叡都已作古。身为三国初代政权领导者,还有着“生子当如孙仲谋”美誉的孙权,为何敌不过曹魏、蜀汉的“后生晚辈”,成了保守江东的偏安之君?事实上,孙权有“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 统一天下的大志。近年来,许多网

  •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云诸葛亮张飞怎么打,张飞救赵云全过程视频,赵云叫张飞三哥

    刘备的看法张飞和赵云都是刘备手下非常勇猛的战将,张飞曾和吕布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赵云曾在长坂坡之战中孤身一人替刘备救出阿斗,两人都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在刘备的心目中,张飞和赵云究竟谁更强呢?事实上,在整个演义中,刘备曾对张飞和赵云的武功进行过两次评价!第一次发生在长坂坡之战中。当时刘备的军队

  • 吕布号称三国武功最强之人,但论综合实力,还有一人比他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吕布的武功,几乎是毋庸置疑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濮阳之战曹营六将战吕布,直接奠定了吕布天下第一的名声,罗贯中更是借曹操之口说了这么一句话:“吕布非一人可胜!”可见吕布的武功,完全不用质疑,他确实是天下第一,没有任何人能够单挑击败他!然而吕布的武功虽然是天下第一,但综合实力却不是天下第一!因为吕布

  • 癸卯(2023)年祭祀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大典在城固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此次祭祀大典由汉中市张骞文化研究会、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城固县张骞纪念馆、城固县张骞文化研究会、城固县民间文艺家协会、汉中汉江书院等共同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卜宪群,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王彦辉教授,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贺凯,汉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

  • ?河南出土曹操遗物,颠覆曹操形象,学者:这些事史书自然不会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早期真实照片,用曹操的诗评价曹操,曹操打曹操

    导语:想必我们对曹操的印象都是源于三国演义里面刻画的白面奸雄形象,年轻的时候拿刀架在评论家脖子上,由此得到了“治世能臣乱世枭雄”的评语。董卓乱京之后他散尽家财起兵反董,反董联盟解散之后野心开始萌发,通过权谋兼并周边大小势力。攻打徐州的时候因为没有军粮直接屠城,官渡之战时以弱胜强击败袁绍,随后又屠杀袁

  • 三国时期,三位大臣谥号为“成侯”,除了王朗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一、王朗王朗(?-228年),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不应孝廉之命。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徐州治中从事。后升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建安元年(196年),王朗率军抵御孙策,终被孙策擒获。王朗

  • ?曹魏有勇有谋的名将,曾击败关羽,死后两年司马懿才敢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一提到曹魏的武将,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五子良将和宗室将领。毕竟五子良将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于禁训练所有军士,张辽助他平乌桓退东吴,乐进和李典攻城略地无数,张郃打败马超的同时也多次击退蜀军张飞的进攻。而宗室将领夏侯渊、夏侯惇两兄弟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曹操不论是平定西凉还是塞外都少不了他们的功绩

  • 古代让人头疼的“匈奴”,是现在哪个民族?说出来许多人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尽管匈奴人和汉族之间的仇恨深入人心,两族之间的战争也是最为激烈和长久的,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于自己土地的保卫和维护,即使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在匈奴人的历史中,他们的领袖们向年轻的男孩们灌输着战斗的精神,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和无畏。在他们的领袖们的带领下,匈奴人对抗着那些他们认为是威胁自己和家人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