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国”悍将潘起亮:手刃上海知县,与湘军血战落水而亡

“大明国”悍将潘起亮:手刃上海知县,与湘军血战落水而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943 更新时间:2024/2/29 19:34:00

起亮,江苏南京人,因父亲缘故而落户上海。潘起亮父亲,名为潘兴,是天地会首领之一,因参加反清活动被上海县令逮捕入狱。出狱后,潘兴娶妻,生下儿子潘起亮,继续从事反清活动。受父亲熏陶,潘起亮从小就参加天地会,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在上海颇有名气。

得益于父亲打下的基础,潘起亮在上海拉拢人马,组建“庙帮”,麾下有300号人。潘起亮身强力壮,孔武有力,又有人脉资源,因而深得刘丽川重视。《太平天国史》记载:“起亮年裁十八,忠勇诚悫,丽川深倚之。”后来,潘起亮成为小刀会首领之一,被誉为“飞虎将军”,地位十分显赫。

1853年3月,太平军杀入南京,刘丽川准备发动起义,于是让潘起亮去上海县城潜伏,准备内外夹攻,夺取城池。谁知,这一去,潘起亮就跟上海知县袁祖德结下“不解之缘”。

袁祖德,浙江钱塘人,清朝著名酷吏,号称清朝版本“张汤”。潘起亮,平日组建“庙帮”时就成为袁祖德重点关注对象。此时,袁祖德在上海招募兵勇,防备太平军进犯苏南,以防不测。潘起亮任务是潜伏,去应募当兵勇,然后乘机发动起义。可惜,潘起亮被识破,结果惨遭毒打。

潘起亮前来应募,袁祖德一眼就认出他,于是将其杖责数百大板。随后,袁祖德给潘起亮带上枷锁,在上海县城里“游街”,当众羞辱他。但是,潘起亮很有骨气,就是不承认“造反”,袁祖德只好放了他。史载:“甫下车,寻隙杖之几毙,复枷号县衙前木笼以儆众,起亮坚不吐实,祖德不得已释之。”

杖责、游街,潘起亮受尽了苦头,便发誓一定要杀了袁祖德。1853年8月,刘丽川发动起义,攻打上海县城。潘起亮在城内相应,率领麾下数百兵马杀入县城衙门,手刃袁祖德,并将其首级割下。

小刀会起义后,刘丽川打出“大明国”旗帜,任命各级官员,潘起亮被授予飞虎将军,地位仅次于元帅,充当大军前锋,攻城略地。夺取上海后,潘起亮、周秀英率数千兵马攻取太仓,因轻敌大意,未探明敌情,遭遇清军埋伏,损失300兵马,只好退回上海。

清军在太仓获胜,便集中兵力进攻上海。此时,咸丰皇帝任命吉尔杭阿为江苏巡抚,率两千八旗精兵南下,准备夺回上海。八旗兵马攻城,潘起亮决定主动发起进攻,派兵去偷袭清军大营。起义军主动挑衅,吉尔杭阿怒不可遏,便亲自带兵攻城,结果半路被伏击,几乎全军覆没。史载:“起亮前后夹击,以爬山虎、小挠钩擒之,几无脱者。”

八旗兵马不行,吉尔杭阿便勾结欧美列强,请求他们出兵干涉。此时,法国最积极,为获取权益,决定帮助清军镇压小刀会起义,“大明国”面临严峻考验。

法军凭借先进火炮,猛攻上海县城,炸毁城墙数十丈。随后,法军、八旗兵马蜂拥而入,以洋枪扫射起义军。城池危在旦夕,潘起亮赶往缺口,手持大刀,率先杀入敌阵,与法军、八旗厮杀。一顿厮杀过后,法军、八旗体力不支,被起义军赶出上海。史载:“法兰西兵合清人犯北门,已入城,起亮将死士当先反击,法人大溃,弃其帜、械而遁。”

连续击败法军、八旗,潘起亮名声大震。但是,“大明国”处境却更加危急,区区上海县城,岂能经得起消耗战呢?起义军困守城内,刘丽川决定洪秀全请求援助,希望太平军能前来攻打上海,消灭清军。谁知,洪秀全怨恨小刀会不信仰“上帝”,而是跪拜其他神灵,再加上西征战场告急,洪秀全并未出兵帮助。

1855年初,清军攻入上海,吉尔杭阿下令屠杀起义将士,一个不留。潘起亮比较幸运,他上海方言说得很溜,成功躲避追杀。史载:“起亮与众相失,变装走乡间,清人逻者以其言语与乡人悉同,不之疑。”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上海小刀会起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孔令伟要求所有人叫她总经理,只有蒋介石和宋美龄例外,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上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台湾的士林官邸,侍卫人员最怕的不是蒋介石,也不是宋美龄,更不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而是宋美龄的外甥女孔令伟,从两件事就可以看出。第一件事是,70年代初蒋介石病重期间,本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想法,孔令伟又有着姨妈宋美龄的撑腰,身为士林官邸实际上的大总管,自然对姨夫蒋介石的身

  • 清朝官员品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1、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2、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3、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各省总督4、从二品: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5、正三品:督察院左右

  • 清朝太监佩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宫中的太监分为伺候皇上及宫廷内的太监和其它各部门的办事太监。御前太监的服装穿着都比较花哨和漂亮的绸缎。自雍正时,太监的品级上升,到了慈禧专政年间,宦官的品级达到了清朝最高峰。太监的品级其实可以通过头戴的帽子颜色去分别,二品是红色,之后就是蓝、深蓝等等……此外,看上衣上所缝制的鸟也能代表宦官的品级,最

  • 清朝太监种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宫廷太监的等级可以分为7个等级:领侍:也就是敬事房大总管,统领宫中所有太监,品秩为四品。除了上述拥有品级和职衔的太监外,还有以下两个'未入流'的太监等级:一般太监:无品级、无职衔。下层打扫处小太监:宫中地位最低的太监,具体负责宫中洒扫、修筑、搬运等下等苦役工作。清朝宫廷太监的等级可以分为7个等

  • 李鸿章腐败吗?他的巨额财产是从哪里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文章导读:李鸿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李鸿章,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但是,历代学家却对李鸿章的看法不一。曾...李鸿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李鸿章,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但是,历代学家却对李鸿章的看法不一。曾国藩

  • 统战故事 | 黄兴的家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长沙统战)黄兴的长子黄一欧,12岁就参加革命,14岁经孙中山、章太炎介绍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同盟会中最年轻的会员。黄一欧在黄花岗起义中死里逃生,成为少数幸存者之一。武昌起义后,黄兴在汉阳鏖战,黄一欧在上海参加攻打江南制造局的战斗。此时,黄一欧收到了父亲寄来的一封信,信上只有8个字:“努

  • 贪官的小妾,被和珅霸占,最终为和珅殉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吴卿怜吴卿怜是个才女,十几岁的时候就文明了江南地区,看多了明清小说的朋友看到闻名江淮的女孩这样的词自然首先想到的是扬州瘦马,没错这个吴卿怜就是一个烟花女子。不过吴卿怜算是比较幸运的,很多烟花女子一辈最大的愿望就是走下花船,可是一直到人老珠黄还是遇不到那个带走她们的男人。吴卿怜十六岁的时候就脱离开了这

  • 如懿至伤不知:阿箬并非完璧之身,新婚夜早已被乾隆“吃干抹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若无这几个人坑害,阿箬或许不会黑化:其一:如懿,如懿是罪魁祸首——别想了,原著中的如懿可不是什么善茬,她既没有周迅扮演的菩萨心肠,更没有对下人的体贴,而是一味沉溺在情爱之中,为了皇帝可以无限放低姿态,自己卑微也就罢了,更无法保护好身边的下人,手段更是残忍,在阿箬被毒哑了嗓子之后,直接对这个女孩处以猫

  • 民国老照片,记录抗日烽火中的文物南迁,一次伟大的文物保护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故宫的文物不是一直都安放在北京故宫里的,而是有过一次长达十几年的“迁徙”。1933年,时值民国二十二年,故宫文物开始了一场大型的南迁行动。这是因为1月31日的山海关失陷事件,为了保护祖辈留下来的这些珍贵文物,于是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将故宫部分文物分批运往上海。2月5日夜,故宫博物院的第一批南

  • 馆陶发现118页清朝时期家谱 最早距今203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据了解,新发现的《闫氏家谱》为楷体书写,字迹清晰,因年代久远,纸张已发黄,但基本保存完好,主要记载了闫氏家族明清时期的搬迁过程、家风家教、家族著名人物,以及修建家庙的过程等。图为新发现的《闫氏家谱》。新华社记者赵鸿宇摄馆陶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保所所长刘军峰说,《闫氏家谱》的发现,印证了华北地区明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