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手下大将中,数他缺德,《隋唐演义》硬说他是英雄好汉

李世民手下大将中,数他缺德,《隋唐演义》硬说他是英雄好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856 更新时间:2024/1/27 18:52:00

《旧唐书》中有这样一条记载:“隋祚将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这句记载非常清楚地证实,李世民在开国战争中,任选贤能已经到了无底线的程度,连江湖盗匪之流,只要肯为他效力,他都会来者不拒。这样一来,固然实现了“野无遗贤”,但另一方面使得他手下武将有很多人的道德品质大成问题。

其中有个人名叫王君廓,堪称李世民手下最为缺德的武将。《新唐书》记载,王君廓自幼出身贫寒,衣食难继,靠盗窃抢夺为生。王君廓出门时经常随身带个竹篓子,大小比人的脑袋大一号,很像渔民捕鱼用的鱼篓子,口小肚大。但这个竹篓子是特制的,“内置逆刺”,里面按着很多倒刺。王君廓没事就拿着这个鱼篓子满街溜达。

有一天他盯上了一个贩卖丝绸布匹的商贩,于是他不声不响走到商贩背后,猛地把篓子扣到人家脑袋上,商贩急忙动手想把鱼篓子摘下来,结果因为里面有倒刺,一时三刻无法取下来。王君廓趁着商贩挣扎的时候,把丝绸布匹席卷一空,扬长而去。从这件小事就可看出,王君廓为人行事狡诈阴毒,不像英雄好汉的做派。

王君廓眼看隋朝将亡,天下大乱,也想拉起一支队伍造反。王君廓的叔父小有积蓄,他去找他的叔父商量,想说动人家跟他一起造反。他叔父日子过得下去,不想蹚浑水。王君廓又想了个缺德招数,他告诉叔父,他发现叔母和邻居有私情,其实纯属无稽之谈。结果他叔父一怒之下,和他一起杀了那个邻居,等到背上人命官司,他叔叔没了退路,想不造反也不行了。

王君廓后来投奔瓦岗寨,并在此扬名立万。他人品虽低劣,打仗还算有一套,成为瓦岗寨的重要武将之一。《隋唐演义》中鼎鼎大名的大英雄,大刀王君可,正是王君廓,只不过以讹传讹变成了“王君可”。《隋唐演义》中的他义薄云天,忠义勇武,长相人品酷似关羽,人称美髯公,但谁也不会想到真实历史中却如此卑劣,净办缺德事儿,跟关羽相比天差地远。

万岗寨起义失败后,王君廓归唐,成了李世民手下大将。李世民对他也比较器重,认为他是一员猛将。在洺水城之战中,为了保住王君廓,甚至不惜牺牲另一个猛将罗士信。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王君廓的卑劣人品始终不改。他在幽州都督、庐江王李瑷手下担任武将,李瑷与太子建成关系不错。玄武门之变后,太子建成被杀,李瑷惴惴不安,担心受到株连。王君廓看出这一点,又冒出一个坏主意。

他先撺掇李瑷起兵造反,声称自己会全力支持李瑷,跟着他干到底。李瑷一时糊涂相信了他,决定起兵造反。谁知就在起兵的第一天,王君廓带兵冲进李瑷住所,把李瑷杀死,然后堂而皇之向朝廷上报自己的平叛之功。原来这从头至尾都是他的阴谋,想皆李瑷的脑袋成就自己的大富贵。结果他用老上级的身家性命,换来了“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以瑗家口赐之,加左光禄大夫,赐物千段,食实封千三百户”的丰厚赏赐。

不过王君廓最终也没有好下场。因为在任期间肆行不法,加之有人揭发他撺掇李瑷造反之事,王君廓见势不妙弃官而逃,在逃亡途中被杀,一世富贵化为云烟,也算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旧唐书》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英宗为何杀死于谦? 揭秘明代大臣惨死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于谦的生平和历史背景。于谦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南京,自幼善于学习,后来考中了进士。在官场上,他担任过很多要职,包括少保、监察御史等,以及在边疆地区进行防御和平定叛乱等方面的工作。他展现了出色的才能和能力,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和尊重。同时,他也是一位文学家和学者,在文学和哲学

  • 海上飘来沉香成国宝,千年只用3斤,隋炀帝:这不就是柴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上最粗大的沉香有多粗,历代帝王钟情沉香,古代沉船的沉香图片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千百年来能被日本如此的珍惜?事实上,兰奢待是一块来自于中国的沉香,也是现如今日本保存的最完整的一块沉香。目前保存于日本东大寺,足以可见日本对于兰奢待的重视程度。那老祖宗这么好的一块宝物怎么就沦落到日本了呢?说来也是可惜。据记载,在我国隋炀帝统治时期,每逢庆典,就会让人在宫内用

  • “官家,杨沂中私引西湖水,当诛”“闭嘴,他杀过岳飞,免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释文:“卿盛秋之际,提兵按边,风霜已寒,征驭良苦。如是别有事宜,可密奏来。朝廷以淮西军叛之后,每加过虑。长江上流一带,缓急之际,全藉卿军照管。可戒饬所留军马,训练整齐,常若寇至,蕲阳、江州两处水军,亦宜遣发。如卿体国,岂待多言。付岳飞。”01算命的老者南宋绍兴年间,杭州城外,阴风阵阵。有一个精神矍铄

  • 玄武门事变之后,如果李渊没有退位让贤,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进程中,在这个皇权统治之下,历朝历代的史料中,为了这个天下至尊独一无二的皇位,上演的父子反目手足相残的流血事件,可以说屡见不鲜的存在,其中较为有名的就是唐朝时期的玄武门事变,隋末唐初之际,李渊凭借麾下的一众势力,建立了大唐王朝,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在对于皇位的传承上,李渊选择了

  • 朱元璋发明的一种刑罚,只有纸和水,却让人生不如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这种刑罚在实施的时候只需要纸和水就可以了,但是却足以让人生不如死,他还给这种刑罚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贴加官。这种刑罚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将浸湿了水的纸张一张一张的贴到被审讯人的脸上,而这些沾湿了水的纸张很容易就会让人呼吸困难,最终被活活的给闷死。其实只要看过《李卫当官》的人应该都会知道这种刑罚,因为在那个

  • 她野心大过武则天,但最终未成女皇,只因皇帝的那一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死后,太子年幼,因此军国大事就被皇后或者是皇太后所掌握,因此就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的女皇帝。说起执掌朝政,独揽军国大事的女强人,历史上也有很多。比如说刘邦的皇后吕雉,就在刘邦死后,称为了汉朝的实际掌控者。而武则天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将李家后代罢免,自己当上了皇帝。其实还有还多,比如说宋朝宋真宗的

  • 历史上有5位宣宗皇帝,除了明宣宗,你还知道哪一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宣宗皇帝简介,明宣宗的下一个皇帝,明宣宗皇帝有多强

    一、唐宣宗李忱唐宣宗李忱,初名李怡,唐朝第十七位皇帝。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拥立,登基为帝。李忱即位后,勤于朝政,孜孜求治。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在对外作战上,他击败吐蕃、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并接纳归唐的河湟

  • 隋文帝下早朝,却见昨晚宠幸宫女被皇后逼死,,说出身份皇后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隋文帝的简介,隋文帝杨坚陵墓发掘,百家讲坛隋文帝

    昨晚,梦婷又被召唤到了皇帝的寝殿。这次不同于以往,皇后竟然提前得知了这件事,并派人前往寝殿将梦婷带走,而梦婷被带走后也意外地被杀死了。流言四起,不少人说是皇后所为,但是真相如何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早晨的金銮殿里,隋文帝坐在宝座上,边上的宰相、内库首领等等各级官员均早已守在那里。此时,隋文帝眉头紧锁,

  • 伽马说历:西晋的末期——八王之乱(8)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颙又让晋惠帝下诏,要立远在东海的司马越为太傅,要司马越回朝与太宰司马颛共同辅政,司马越不受。司马颖的故将公师藩、汲桑等人欲起兵迎接司马颖。司马颙见到司马颖还有人支持,于是复拜司马颖为镇军大将军、都督河北的军事,给兵千人,让其回去镇守邺城。但司马颖到达洛阳,还没回到封地时,司马越就起兵了。司马颖则

  • 唐代以胖为美?从安史之乱后的妇女美学嬗变看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代以胖为美,唐代安史之乱的字体,形容唐代胖美女的句子

    难道在唐代,肥胖就是美丽?从女子审美在安史之乱中的演变看真谛苏轼也许仅仅是要传达一种观点,即一个女子无论瘦身或肥胖,都可以很美,并不意味着一个女子的瘦身就会很美,也不意味着一个女子的肥胖就会很美。但时至今日,关于唐朝女性审美观念中“以胖为美”的说法,却并无确凿的依据,反而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