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问古文化:咸丰重宝为何在重宝界如此受欢迎?

问古文化:咸丰重宝为何在重宝界如此受欢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80 更新时间:2024/1/25 1:14:11

五十及以下计值称为“咸丰重宝”,高于当五十计值称为“咸丰元宝”,以区别于小平钱“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当十钱虽然是咸丰大钱中计值较低的品种,但是由于铸造时间早,流通区域广,所以也是自古以来古泉爱好者最关心并致力于收藏欣赏的计值钱币。在诸多咸丰大钱之中,应当推举咸丰重宝当十钱币为最。铸期最长、数量最大、版式最多、流通最广,无一不在咸丰大钱中占据首位。自咸丰三年起,宝泉、源、直、蓟、济、德、陕、巩、福、苏、浙、河、武、宝昌、云、川、桂、黔、(宝安)迪、伊、克苏、喀什、叶儿羌、库车等钱局均先后铸造咸丰当十大钱,并投入市场与小平钱同时流通。除了宝安钱局仅见部颁样钱外,其它各个钱局均有大量不同版别,不同形式,甚至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当十计值重

咸丰重宝钱面带有“旋纹”这一特点,我国钱币收藏界虽然注意到这个特点,但是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日本钱币学家远藤龟松在其所著的《图说咸丰大钱钱谱》一书中,对这个特点进行的解释。

远藤龟松先生将钱面旋纹为“鉇車工艺”所为,即在钱币的表面整形阶段,也就磨砺阶段,采用机械类似铣床的工具,通过利用旋转的模具进行钱面的研磨,而在表面上留下旋纹。而在许多钱局,大钱的钱面的研磨利用类似磨石进行平面研磨,留下的是搓痕,这种旋纹在咸丰大钱中是非少见的,被认为是咸丰重宝大钱的特征。

因此,表面上的旋纹,并不是铸造时候带来的,更不是母钱所遗传的而来的,是钱币铸造后,进行精密加工留下的痕迹,这只是说明当时的机械还是比较原始的。

2016年中国集币在线发表了一篇章《首见咸丰重宝宝桂局当五十母钱》,文章中给出一枚咸丰重宝当五十钱。

以下是一枚咸丰重宝当十钱:

据拍卖公司所称,是马定祥先生的旧藏,这枚钱币被称为是“部颁样钱”,因为在宝泉局的部颁样钱中并没有这种旋纹,因此,这枚钱币只能称为是“部颁式样钱”,它应该为宝桂局铸造,而不是京局铸造的。

在宝桂局铸造三种咸丰钱中,我们发现,通宝钱、当十钱的面文与宝泉局铸造的通宝、当十钱的面文相同,这两种钱币应该为部颁样钱式样的钱币:

但是我们发现现存的咸丰重宝当五十钱与真正的当五十钱的部颁样钱不同,除去为“断笔咸”这个特点外,“豐”为“斜山丰”,且“斜度”更大,最大的接近45度角。

在《咸丰泉汇》中还介绍一种咸丰重宝当五十钱,特点是“咸”字不是“断笔咸”

这种钱币基本没有旋纹,除去不为“断笔咸”外,其满文“宝”字为闭口宝,与“断笔咸”版式的满文“宝”字为开口宝不同,而且“十五”的写法也有区别。

这种咸丰重宝当五十钱,从现在来看,相当稀少。

过去认为咸丰重宝当五十钱为京局式,其实专门为各省铸造部颁样钱的宝泉局并没有类似文字的咸丰当五十钱,而宝源局有着类似斜山丰咸丰当五十钱,而宝源局并不担当铸造部颁样钱的任务,且咸丰重宝当五十钱的“斜山丰”要比宝源局咸丰当五十钱的“斜山丰”夸的多,因此,从形制、文字上看,并不是京局的部颁样钱式,这些与清代档案上所载的不符:

咸丰重宝的最大特点,在重量上是按着清廷规定的重量执行,这些在各局铸造的咸丰钱中是比较少见,但是与其他根据的咸丰当五十钱一样,咸丰重宝当五十钱铸造时间是比较短的,咸丰四年五月开始铸造,到年底就停止铸造,因此,咸丰重宝当五十钱是比较稀少的,

以上我们讨论咸丰重宝当五十钱,使我们对咸丰当五十钱的部颁样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由于古钱币属于历史遗珍,它的研究可以“正史”、“补史”,而历史就是这样,随着那些被人们遗忘,误认为被时间湮灭的历史遗存物的发现,可能旧的疑问、问题被解决,而新的问题可能又会出现,就咸丰重宝当五十钱的部颁样钱,是否是存在两个颁发时间点,第一次是咸丰三年,开始铸造“一两八钱”的当五十钱,这种部颁样钱现在基本已经确定,另一次咸丰四年,清廷督促各省开始铸造咸丰大钱,此时重量标准,减重为“一两二钱”,此时是否存在第二次颁发的部颁样钱,按着历史文献的零星记载,似乎颁发过这类部颁样钱,这种部颁样钱的基本形制如似乎仍然是一个谜!

广州问古文化_咸丰重宝_近年拍卖记录:

咸丰重宝--成交价:RMB1,369,750---成交日期:2014-11-22咸丰重宝--成交价:RMB1,628,750---成交日期:2014-11-22咸丰重宝--成交价:RMB1,243,700---成交日期:2014-11-22咸丰重宝当五十--成交价:RMB1,267,800---成交日期:2011-11-18咸丰重宝--成交价:RMB1,307,750---成交日期:2014-11-22

更多文章

  •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后面一句更经典,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出山后,很快就帮刘备占领了荆州,蜀汉团队一时可谓强者无数。不仅在文人团队中有诸葛亮、李严等人的辅佐,武将方面也有张飞、关羽、赵云等大将。更让蜀汉团队军心大振的是,在219年一向以枭雄为名号的曹操也败于蜀汉团队之手。就这样,蜀汉的风光一时无人能及,似乎局势已定。但是功成名就往往并不容易,刘备的结

  • 明末农民军屡战屡败却推翻明朝,但不久便被清朝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次被反杀崇祯元年(1628年),陕西、甘肃一带民变四起,活下不下去的老百姓杀知县,杀巡抚,形成了一股四处流窜,逃到哪就抢哪的流寇组织。当时,朝廷的主要精力放在关宁锦方向,对陕甘起火的问题不太看重,对流民问题也是以安抚为主,没太当回事。结果明廷这一疏忽就把事情就闹大了。崇祯四年(1631年),起义

  • 东汉初年大儒张纯,为国家礼教体系恢复做出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永成张纯,张纯个人资料,东汉大儒张纯图片

    东汉党人的形成背景具有多方面的因素:士人由独立的个体走向群体的联合经历了儒学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两汉统治者对儒学的推崇,完善教育体系,太学对中央与地方以及士大夫与太学生、处士之间的沟通,皇权浊化与士人背离,一些士人身先士卒,成为反抗戚宦专权的先驱,终于在第一次党锢之祸的催化下,形成了

  • 明朝后期领土严重缩水,清朝入关后不断开疆拓土,版图扩大一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疆域变迁很大,逐渐缩水,末期很小朱元璋时代朱元璋赤手空拳,将庞大的元朝打得招架不住,一次次搬家,直到深入大漠,看不见蒙古人的炊烟。一个布衣天子能获得如此成就,不得不说很强悍了,朱元璋做人做事稳、准、狠。那么,朱元璋当了30年的皇帝,疆域有多大呢?从朱元璋当皇帝起,军队就开始北伐南征,北边的漠南

  • 诸葛亮攻打陈仓之谜:魏延霸气斩杀王双,曹魏铁骑痛遭压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双魏延盾,王双和魏延第一次交手,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夺取陈仓

    公元224年初春,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失去街亭而不得已撤退,由于经验不足,撤退的时候差点兵败如山倒,幸好有经验丰富的魏延断后才得以安然撤退,并带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千余户百姓回到汉中。这年冬天,东吴在荆州和淮南地区北伐曹魏,取得了石亭大捷,曹魏把初春时调到陇右的中原兵团又调到了荆州。但是曹魏朝廷

  • 明清都任命了山东巡抚,清朝的把金库运往北京,明朝的却不敢上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清朝虽然忙于在陕西等地与李自成作战,但是依然保持着敏锐的大局观,没有军队,那就派官员去,反正山东已经成了三不管地带,谁先派人来谁就可以先建立政权。多尔衮在五月二十五日派明朝降臣方大猷为监军副使招抚山东。虽然多尔衮也派出一些八旗兵到山东平定遍地的盗贼,协助方大猷等人稳定政权,但是随后就把这支军

  • 刘邦得天下靠忽悠,他的约法三章看似顺应民意,其实是挖了个大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扫平六国后,大力推行严刑峻法,让天下百姓们惶恐不安,终日提心吊胆,这就是“天下苦秦久矣”的原因。刘邦拉起了反秦的队伍后。曾经一度带兵打到了咸阳,《史记》中记载:(沛公)今入关,金银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并与当地百姓达成“约法三章”的协议。约法三章的内容很简单,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可就是

  • 明朝降将中皇太极更喜欢谁?区区副将竟也封王与和硕贝勒站在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皇太极评价明朝,明朝皇太极劝降视频,皇太极如何收服明朝五大降将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的归顺,让皇太极极为重视。公元1634年,清天聪八年的元旦朝贺中更是让孔有德、耿仲明与八和硕贝勒站在第一班行礼,这在朝堂之上可以说是极大的政治荣耀。要知道八和硕贝勒可是代表着“有人必八家分养之,土地必八家分据之”清初最高的八王共治,能和他们站在一起,那就相当于是站在了政治局常

  • 明明是入侵我国的列强,为何会得到百姓拥护?其实这就是“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末年,英法两国联军入侵我国,他们每次入侵时,都会雇佣当地的百姓充当劳动力。而且联军也不会强制百姓为他们做事,还开出了每个月9美元的工资作为劳动报酬,在战后会一次性发。这在当时穷苦的大清平民来说简直就是一笔天价了。当时大部分百姓都觉得这是一场骗局,因此很多百姓认为联军雇佣这些苦力是为了让他们在打仗

  • 这个皇帝一死,东汉从此陷入一个怪圈,到汉献帝时才最终打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建立的汉朝灭亡,刘姓皇族刘秀再次一统天下,继续称汉朝。为区分两汉差异,刘邦建立的汉称为西汉,而刘秀建立的汉为东汉。在公元88年,年仅31岁的汉章帝中年早逝。汉章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注重农桑,重视民生。汉章帝刘炟是个合格的政治家,与其父汉明帝开创大治史称“明章之治”。还是个书法家,草书非常有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