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九品中正制产生的时代背景 九品中正制选拔流程是怎样的

九品中正制产生的时代背景 九品中正制选拔流程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642 更新时间:2024/1/22 19:59:27

九品中正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流程是什么?以下为您介绍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简介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九品中正制的产生背景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

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创议后,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但当时察举尚未完全废除。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种背景形势下产生的。


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流程

设置中正

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

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

这是为了保证中央对选举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对中正事务的干扰。大小中正官还都有名为“访问”的属员。


品第人物

这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

家世

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

行状

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魏晋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

定品

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选拔依据

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中正评定的品第又称“乡品”,和被评者的仕途密切相关。

任官者其官品必须与其乡品相适应,乡品高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清官”,升迁也较快,受人尊重,乡品卑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浊官”,升迁也慢,受人轻视。

中正评议人物照例3年调整一次,但中正对所评议人物也可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一个人的乡品升降后,官品及居官之清浊也往往随之变动。

为了提高中正的权威,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


以上关于九品中正制介绍到这里,更多内容请通过标签或中国历史栏目查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延安五老之一 吴玉章人物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吴玉章简介吴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他于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命名组建时担任校长长达17年,直至1966年逝世,为人民大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 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 科举制度有怎样的流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是怎样的?科举制度的流程是什么?以下为您介绍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简介科举指历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

  • 科举考试的内容 科举的分级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哪些?科举的分级有哪些?以下为您介绍科举。科举简介科举指历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

  • 中外朝制度产生的原因 中外朝组成构架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外朝制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中外朝官员组成构架是怎样的?以下为您介绍中外朝制度。中外朝制度简介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中外朝之分出现于武帝时。西汉早期,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丞相也参与谋议。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而削弱丞相的权势。对于重要政事,依靠一些亲信在宫廷之内

  • 三长制施行的背景 三长制的意义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长制的施行背景是什么?三长制有什么意义?以下为您介绍三长制。三长制简介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废除宗主督护制,创立三长制,以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

  • 朱淑真作品特色 如何评价朱淑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淑真作品有怎样特色?朱淑真历史评价如何?以下为您介绍朱淑真。朱淑真简介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浙江海宁路仲人,祖籍歙州。与李清照齐名。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

  • 鱼玄机的历史评价 鱼玄机有哪些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鱼玄机的评价如何?鱼玄机有哪些作品?以下为您介绍鱼玄机。鱼玄机简介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

  • 李冶的生平经历 李冶取得了哪些文学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冶有怎样的生平经历?李冶有哪些文学成就?以下为您介绍李冶。李冶简介李冶(730~公元784年),字季兰,乌程人,后为女道士,唐朝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李冶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

  • 霍小玉的传闻轶事 怎样评价霍小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霍小玉的传闻轶事有哪些?霍小玉的历史评价如何?以下为您介绍霍小玉。霍小玉简介霍小玉,故霍王小女,字小玉,王甚爱之。母曰净持。即王之宠婢也。王之初薨,诸弟兄以其出自贱庶,不甚收录。因分与资财,遣居于外,易姓为郑氏,人亦不知其王女。到唐代宗大历初元,霍小玉已经十六岁了,禀受母亲的资质,长得容貌秀艳,明丽

  • 红拂女的传说故事 红拂女的纪念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红拂女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后世如何纪念红拂女?以下为您介绍红拂女。红拂女简介红拂女,出自唐人小说《三十三剑侠传》中的《虬髯客传》,相传为隋唐时的女侠,“风尘三侠”之一,本姓张,名出尘,江南吴兴人。张出尘是李靖的红颜知己、结发之妻。张出尘虽然在正史中默默无闻,但在野史与民间传说中,却是一个奇女子。她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