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关系:明清两代的赋税制度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关系:明清两代的赋税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785 更新时间:2024/2/11 14:05:49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关系

明朝老百姓要交田赋,服徭役,交杂税,又是记粮,又是记服役时间,又是记银两,很麻烦。

居正分析认为百姓于朝廷的义务有两点:一种田交税,二有人丁服徭役帮忙干活。所以就改按照田地多少和人丁多少来收,并且只收银两,就设计按照一定标准把以前的田赋,徭役,杂税折算成银两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不会减少。

比方以前朝廷要求每人丁要服役2个月,新政后这两个月就折算成银子比方10量。综合以前三项收入换算成田地和人丁计量数,朝廷只收钱不收粮食了什么的了,然后用钱雇佣老百姓干活,买粮食。

摊丁入亩:就是把前面那个按人丁数计算的人丁银即人头税取消。因为清政府看到当时土地集中,很多人家没地,人很多,根本没什么收入,让他们交人头税很难。还不如不征收,让他们自由被地主雇佣。只按田地征收,其实不会全部取消只是减少大部分并入田赋。所以到最后每年农民只交田赋就可以了。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区别

1、算法不同

一条鞭法:明中期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

摊丁入亩:就是把前面那个按人丁数计算的人丁银即人头税取消。

2、实施背景不同

一条鞭法:明朝老百姓要交田赋,服徭役,交杂税,又是记粮,又是记服役时间,又是记银两,很麻烦。张居正分析认为百姓于朝廷的义务有两点:一种田交税,二有人丁服徭役帮忙干活。所以就改按照田地多少和人丁多少来收,并且只收银两,就设计按照一定标准把以前的田赋,徭役,杂税折算成银两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不会减少。

摊丁入亩。因为清政府看到当时土地集中,很多人家没地,人很多,根本没什么收入,让他们交人头税很难。还不如不征收,让他们自由被地主雇佣。只按田地征收,其实不会全部取消只是减少大部分并入田赋。所以到最后每年农民只交田赋就可以了。

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草创于明代,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将中国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废除,而并入土地税。

3、在历史中的发展进程不同

“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清代的摊丁入亩,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既是明代社会矛盾激化的被动之举,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

4、实施结果不同。

一条鞭法:

据史料记载,自正德以来太仓银库的收入总数,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正德初年149万两,嘉靖十一年(1532)243万两,嘉靖二十八年295.7116万两,隆庆元年(1567)23万两,万历五年(1577)435.94万两,天启时327万两。

一条鞭法的实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了经济危机,缓和了政治危机,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也给处于走下坡路的明朝一线曙光。

摊丁入亩:

雍正皇帝实行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丁银与田赋以田亩多少为征收依据,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这样的改革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释放社会活力、促进生产发展。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阿拉坦汗:蒙古帝国黄金家族最后的枭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阿拉坦汗的简介俺答汗(1507-1582年)包尔炽君氏,明朝人侮辱性贬称孛儿只斤氏,明朝蒙古土默特部首领,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达延汗孙。又译作阿勒坦汗、阿拉坦汗。明朝嘉靖年间崛起,其部落初期游牧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后逐渐强盛,逐原草原霸主察哈尔部于辽东,成为右翼蒙古首领。控制范围东起宣化、大同以

  • 明朝八大盛世:300年间9个皇帝的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盛世一:洪武之治洪武之治: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建国之初,面临着一个历经战乱、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他一方面整顿吏治,维持政府架构的正常运转;一方面休养生息,通过减税等措施减轻民众负担。在朱元璋的治理下,明朝经济社会得到蓬勃发展。到1393年,明朝人口已达1605

  • 清朝皇后汇总,清朝皇帝们都有几任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努尔哈赤皇后1.孝慈高皇后(1575年—1603年10月31日):叶赫那拉·孟古,生于1575年(明朝万历三年),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在1588年10月(万历十六年九月),十四岁时嫁努尔哈赤。叶赫那拉氏庄敬聪惠,端庄贤德。婚后四年生下一子,即清太宗皇太极。1603年10月31日(万历三十一年九

  • 元素周期表中的汉字:跟朱元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寻常人家最忌讳的就是跟皇帝的名讳同字同音了,皇帝可是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是政治权利的塔尖,怎么能容许有人跟自己的名讳一样呢?那便是意味着对权利的挑衅和对皇权的藐视,是统治者最不能饶恕的。所以古代就有很多这样的法律规定,不能起同皇帝谐音同字的名字,朱元璋是明朝的皇帝,那

  • 嘉道中衰:清朝康乾盛世之后的盛极而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嘉道中衰时间是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嘉道中衰是指清国经乾隆后已经开始走下坡,吏治败坏,武备废弛,国库空虚。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开启西方殖民主义侵华之序曲,国势进一步衰退。清国统治者以少数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几代

  • 天理教:在嘉庆年间的袭击紫禁城的教派组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十月间,在河南、直隶、山东三省交界地带和京畿地区爆发了以林清、李文成为首的天理教民变。造反的教民先后攻占了河南滑县,直隶长垣,山东定陶、曹县等地。秘密活动于京城大兴、宛平一带的天理教徒在宫中太监的接应之下攻入皇宫,“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嘉庆皇帝还装模做样地为此下诏“罪

  • 小刀会:1853年在上海起义的天地会支派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小刀会的介绍小刀会,是中国清朝的一个民间秘密组织,清代民间秘密结社。天地会支派。1850年(道光三十年)闽籍华侨陈庆真在厦门重建。会员以小刀为标记,故名。成员多为农民、手工业者、水手、搬运工、城市游民,间有工商业主加入。承袭“反清复明”口号。1853年(咸丰三年)其首领刘丽川、黄威分别在上海、福建率

  • 同光中兴: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同光中兴的背景经过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磨难,中国迎来了皇权专制王朝的最后一个“中兴”——“同光中兴”,历史书上也称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形容大清帝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而“同光中兴”,正是清帝国在这样复杂、凶险的环境中进行地有益探

  • 高拱:被张居正和冯保联手逐归田里的首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高拱的介绍高拱(1513年1月19日—1578年8月4日),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大臣。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朱载垕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以徐阶荐,拜文渊阁大学士。隆庆五年(1571年)升任内阁首辅。明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幼,欲收司礼监之权

  • 李太后:支持张居正改革的万历生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太后的介绍李太后(1546年-1614年),明朝孝定皇后,本名李彩凤,汉族,漷县人,明神宗生母。为人十分严谨,对于明神宗十分严厉,后来明神宗统治的繁荣也有她的辅佐之功。十五岁进入裕王府,为裕王朱载垕生第三子朱翊钧,进而由都人(宫女)升为侧妃。裕王登基后被封贵妃,地位仅次于陈皇后。万历元年(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