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牙兵的由来

唐朝牙兵的由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855 更新时间:2024/2/8 10:51:36

实际上在最开始的时候,牙兵所指的仅是亲兵、卫兵,这个名称的主要来源于古时的牙旗,而这个“牙”字在古代通常泛指官署。可见,牙兵在最开始的时候,仅是一个名词而已。但随着中晚唐时期的到来,牙兵则一度成为了贬义词。因为在这段历史时期,唐朝的牙兵成为了藩镇变乱的一个根源所在。这中间,只要是藩镇都有牙兵的存在,但最为出名的还是历史上的魏博牙兵。以至于,当时唐朝的民间都流传着所谓“长安天子,魏府牙兵”的说法。那么,唐朝历史上那么多牙兵,为何唯独魏博镇的牙兵最出名?

首先,通过史料我们能够了解到的是,魏博镇的牙兵所以如此出名,主要还是在于其强悍的军事实力上。根据史料的记载,历史上魏博镇的牙兵,起源于田承嗣主掌魏博的时期。当时,“安史之乱”刚刚被平定,但作为安史叛军大本营的魏博镇却依旧被控制在叛军残余的手中。因为唐朝需要应对吐蕃带来的边患问题,所以唐代宗只能纵容包括魏博镇在内的藩镇。于是,唐代宗便采取了招降的办法安抚住了魏博镇。当时的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刚好抓住了这个机会,而魏博镇的牙兵便诞生于此时。

当时,在田承嗣主掌魏博镇的时期,魏博的军力一度达到了十万人之众,而后田承嗣又在这十万之众中挑选了万名精壮的兵士充当牙兵,这便是魏博镇牙兵的起源。从魏博镇牙兵的起源上来看,我们就不难发现,魏博牙兵实际上属于一支精锐的武装力量,因为在选拔的过程中,田承嗣便采取了较高的标准。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唐德宗一朝进行削藩之战的过程中,魏博镇面对唐朝的优势兵力,愣是硬抗了下来,可见魏博镇牙兵的战斗力,始终都是不容小觑的存在。对此,夫之在其著作《读通鉴论》中曾这样评价魏博镇为“天下强悍之区也”可见,魏博镇牙兵势力的强悍。反观其它在中唐时期割据的藩镇,绝大多数都吞没在了唐德宗、宪宗两朝的削藩之战中。

当然,军事上的实力仅是魏博镇牙兵出名的一个原因而已,魏博镇牙兵出名的另外原因在于,牙兵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集团化。这是因为,在田承嗣最开始扶植牙兵的时候,其目的在于扶植牙兵为田氏一族的亲兵、近兵。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魏博镇的牙兵则完全蜕变成为了“牙兵集团”这个起点起于唐穆宗时期,当时的魏博节度使田布被逼自尽之后,魏博镇节度使便成为了傀儡,全部都由魏博牙兵进行拥立。

反观其它藩镇,虽然也或多或少的有牙兵拥立节度使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则多出现于唐朝末期。并且,同“河朔三镇”的另外两镇卢龙、成德相比也能发现,魏博镇节度使的更迭速度要快很多,这主要是因为魏博镇实际上已经完全被牙兵所控制。

根据当代史学家的说法来看,魏博镇所以不稳定,主要还是在于魏博镇的主要力量,并非是安史叛军的残余,而是“安史之乱”结束后新招募的兵丁。而同一时期在河朔地区的成德镇所以较魏博更为稳定,原因便在于成德镇在接受唐朝招降之初吸纳了大量的安史叛军,这就使得其核心相较于魏博镇更为稳定一些。

历史上中晚唐时期的魏博牙兵,可以说是中晚唐时期最为出名的一支军事力量。而造就魏博牙兵如此大名的原因,便是其强悍的军事力量,以及其彻头彻尾的“叛兵”本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李治爱上武则天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则天武后当时正是太宗皇帝的一个侍女。依照唐朝皇室的规矩,皇帝有一后、四妃、九昭仪、九婕妤、四美人、五才人,三班低级宫女中每班又各有二十七人。以上所述统称为后宫佳丽,皆可承受帝王的恩泽。武后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六级的才人。她已经二十七岁,从十四岁起就在宫廷里。以她那样的能力与雄心,竟没能升到较高的阶级,她

  • 隋朝三省六部制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

  •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武器并不是三板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隋唐中,说到程咬金大家肯定都会非常熟悉,在当时程咬金是非常有名的大将,混世魔王,手持三板斧。并且他还一个福将,虽然武功只有三招半,即使如此,他所使用的三板斧,几乎挡住了百分之八十的英雄,最重要的他还是六朝元老。可是这些都是民间传说与评书演义中的,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其实不是这样的,而真实的程咬金武器

  • 古代十大女侠之一窦线娘:隋朝白富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出了很多武艺高强的女将,比如宋朝民族英雄梁红玉,在丈夫打仗的时候,亲自为其击鼓助阵,最后被封为“杨国夫人”。再有唐朝开国公主李秀宁,自己统领的娘子军为大唐的统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历史上名垂青史的武将大多是男人,可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们,也告诉我们后人,女人也是可以带兵打仗的。今天要说的这

  • 揭秘唐朝最后一位皇后:何皇后的悲悯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后期,尤其是晚期皇帝都不立皇后,以至于百年以内后宫没有皇后,但唐昭宗李晔打破了这个惯例,破例立自己的妃子何氏为皇后,这位何皇后也是唐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后,更是唐朝最悲悯的皇后。何皇后出身不高,嫁给唐昭宗李晔,初封淑妃。因为唐昭宗李晔有宦官拥立,继位后也一直被宦官操控大权,基本上是个傀儡皇帝。这也不

  • 安史之乱睢阳守将张巡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巡,山西永济人,本是一介文官,却又成了挽救唐朝的名将。他的画像,悬于凌烟阁之中,与他并列的,是长孙无忌、魏征等大唐盛世的开创者。这份殊荣,终唐一朝,配享者不过千人。他的功过,曾引发朝堂论战,一方称其忠勇,一方称其野蛮,到底是衣冠禽兽还是救世功臣,就连唐肃宗也难以判断。大能者常伴有大骂名,那些湮没在

  • 如何评价唐朝睢阳之战吃人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睢阳之战,既是中最具关键性的战役之一,也是千年来最具争议性的战争之一。而领导这场战役领导者——张巡,自然也是一直处于历史的漩涡,始终褒贬不一。不过,褒贬张巡的态度也非常清楚。大力赞扬张巡的人是站在战局全局的高度上,以及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评判,认为张巡是个英雄人物。正所谓“闲坐安居高阔谈,说时容易做时难

  • 历史揭秘:李白的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诗仙李白来自西域的说法,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据有关碑铭记载,李白的父亲名为李客。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名字呢?陈寅恪先生解释说,那是因为李白的父亲是西域人,西域人的名字与华夏不同,所以称他为“胡客”,也就是外乡人的意思,“客”并非他父亲的本名。李白本来出生于碎叶,即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托克

  • 李白身世和皇室是否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三位“李”姓大诗人中,李贺可以肯定为皇室后裔,李商隐似乎也与皇室沾亲带故,那么李白与皇室有没有关系呢?李白自己认为与李唐王室关系很密切。在与李唐王室中的一些不太重要的人物交往时,诗人经常理直气壮地称他们为族叔、族兄、族弟、族侄等等。李白曾经给唐太宗的曾孙吴王李祗写过三首诗,名为《寄上吴王三首》,

  • 揭秘历史上最痴情的皇帝:唐代宗李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代宗李豫,生于726年,初为广平郡王,于763年登基,是为广德元年,在位17年,逝于779年,享年53岁。他玄宗时在宫中当皇孙应该是享过几天福的,及至跟着这亲爷爷跑上了路便一路地悲催了起来。他是肃宗李亨的长子,也是唐王朝第一位以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王,其母亲为李亨的妃子吴氏,吴氏系罪臣之后,地位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