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永芳:第一位投降清朝的明将

李永芳:第一位投降清朝的明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17 更新时间:2024/2/29 8:19:40

李永芳的介绍

李永芳(?-1634年),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末将领。

李永芳原为明军游击,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投降努尔哈赤,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被授为三等副将,并娶努尔哈赤第七子贝勒阿巴泰之女。后随努尔哈赤伐明,授三等总兵官。

天聪元年(1627年),李永芳随贝勒阿敏征讨朝鲜,缔盟而回。天聪八年(1634年),李永芳病逝。

李永芳的生平

李永芳原为明朝抚顺千户所备御官,由于明朝在辽东采取军卫管理体制,李永芳也就是抚顺的最高长官。

1613年(万历四十一年),努尔哈赤攻克乌喇部,乌喇部贝勒布占泰逃往叶赫。努尔哈赤又征讨叶赫,叶赫部向明朝求援。后来,明朝遣使告诫努尔哈赤,不许他侵犯叶赫。努尔哈赤修书给明朝,表示叶赫背盟悔婚,藏匿布占泰,自己是不得已而用兵,并亲自前往抚顺千户所。李永芳出迎三里,将努尔哈赤引入教场。努尔哈赤将回书交给李永芳,拒绝赴李永芳所设之宴就率军返回。

1614年(万历四十二年),明朝加强抚顺边防,将李永芳的军衔由备御升至游击。

1618年(后金天命三年)四月,努尔哈赤入侵明朝,围困抚顺,并致书给李永芳道:“明朝发兵帮助叶赫,我才率军来攻,你只是一个游击,能够战胜我吗?你很有才智,识时务,我国正需人才,像你这种人才我怎能不加以重用?你要是想战的话,我军弓箭可不认识你。你若出降,我便保城中百姓安宁。你不要以为我在吓唬你,我若连你这区区一城都打不下,还出什么兵?降不降,你好好考虑。”

李永芳看完书信后,便登上南门请降,但仍命士卒准备防御战具。后金军以云梯攻城,很快就登上城池,斩杀守备命印。李永芳于是出城投降,并匍匐在地,拜见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在马上答礼,命士卒勿杀城中百姓。

次日,努尔哈赤摧毁抚顺城,将城中百姓编为千户,迁到赫图阿拉,并按照明朝官制设置大小官属。李永芳被任命为三等副将,并娶努尔哈赤第七子贝勒阿巴泰之女为妻,因此被称为抚顺额驸、抚西额驸或李额驸。抚顺是努尔哈赤打下的第一座明朝边城,李永芳则是第一个投降的明朝边将。

此后的努尔哈赤侵明战争中,李永芳几乎每战必随,参与攻取清河、铁岭、辽阳、沈阳,因功授为三等总兵官,他不仅多次拒绝明朝辽东巡抚王化贞的招降,还策反了许多明朝官民投降后金。努尔哈赤为嘉奖李永芳的忠心耿耿,赐他“免死三次”的特权。据说其麾下的军队(汉人组成)“不下万余”。

1627年(天聪元年),皇太极继位,并派贝勒阿敏征讨朝鲜,朝鲜称为“丁卯胡乱”。李永芳也随军出征。皇太极对阿敏等人道:“朝鲜理应征讨,但不是一定要攻取,凡事见机而行。”后金军接连攻克铁山、定州、安州、平壤,渡过大同江。朝鲜国王李倧逃到江华岛。

李倧遣使请和,诸贝勒历数其罪,答应只要朝鲜派大臣会盟,便班师回国。朝鲜使者走后,后金军继续进军,驻兵黄州,李倧又派人告知已派大臣前来。这时,阿敏要攻打朝鲜首都汉城,李永芳道:“我们此前曾说朝鲜遣使会盟便即班师,如今却要食言,是为不义。不如暂且驻兵,等待朝鲜会盟的大臣到来。”

诸贝勒都赞同李永芳的意见,阿敏大怒,叱责道:“你这个蛮奴,怎么这么多话,难道我不敢杀你吗?”于是率军攻打平山。后来,阿敏还是采纳李永芳的建议,命刘兴祚、库尔缠前去面见李倧,缔结盟约。

李永芳的结局

1631年(天聪五年),后金初立汉军旗,李永芳仅辖六个佐领,势力已大不如前。

1634年(天聪八年),封三等子,世袭罔替。同年,李永芳病逝。

李永芳的玄孙李侍曾被任命为满洲副都统。当时,吏部以违反祖制满官不授汉军为由,表示反对。乾隆帝驳斥道:“李永芳的玄孙,怎能与其他汉军相提并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捻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的反清武装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捻军的介绍捻军(1853年——1868年)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捻军起义从1853年至1868年,长达十五年,其历史分为两个阶段。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为前期捻军,此后为后期捻军。捻军兴起后,首领为沃王张洛行(张乐行)、孙葵心等。

  • 和尚原之战:宋军以少胜多,重创金军主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和尚原之战在哪里川陕是南宋的战略要地,南宋于1129年(金天会七年,南宋建炎三年)授命张浚担任川陕宣抚处置使,以抵御金军在川陕的战略进攻。1130年(金天会八年,建炎四年)九月,宋、金在富平交战,宋军数倍于敌的兵力由于指挥不力、将领临阵脱逃等原因而全线溃退。宋军撤退到兴州(今陕西略阳)、和尚原(今陕

  • 永乐城之战:北宋灭掉西夏的梦想成泡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永乐城之战遗址北宋与西夏的重要战役之一。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西夏国王秉常听闻宋欲在夏、银、宥三州交界之处筑永乐城(又名银川砦,今陕西米脂县西)屯兵戍守,甚感威胁,遂遣军三十万,前往攻取。永乐城之战宋军伤亡宋军在此役之中的损失约在二万到三万战斗部队以及留在城内的厢军和保甲等,二十万为后人政治

  • 李孝恭:平定南方位列凌烟阁第二名的宗室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孝恭的介绍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李孝恭的生平李孝恭的祖父李蔚,就是唐国公李虎的第七个儿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隋朝末年,

  • 不当姑苏大才子,只做寿宁好县令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老冯当官的时候已经年过六十,当的是县令,当官的目的很明确,为了立功,这看起来怎么有点变味了,红果果的沽名钓誉啊。路上下雨,家仆说先生过来躲雨啊,老冯置若罔闻偏要东张西望,结果被泥石流砸伤脚,编剧来这么一出桥段,除了告诉观众老冯很蠢之外就是浪费观众的时间。还没到县城,前任县官就主动跑来送上官印然后跑路

  • 明朝画家仇英都有哪些作品,仇英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仇英是我国明朝时期的知名画家字实父。善于花人物图,尤其是仕女图。在水墨和白描上都有很深的功底,能够有效的结合多种笔法把画作表现得更加贴切。吴门四家之一的他又被称为“明四家”。仇英是美术史上少有的平民出生的画家,自幼贫寒的他,年幼辍学,之后做过漆工,而后收到了周臣的赏识被收为徒弟,而在历史的记载之中仇

  • 贾岛最出名的5首诗,看看你都读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剑客》1、原文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2、翻译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如今取出,给您一看,谁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实告我。二、《寻隐者不遇》1、原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2、翻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

  • 兵器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古代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兵器挝的介绍挝又称镐、骨朵、锤、椎。古代的兵械之一,有长械、短械、软械三种之分。挝的使用方法融有长矛、大斧等长柄重械的技法。兵器挝的使用挝头似斧脑可宕击,挝笔似斧刃可用斧之劈撩之法,伸直之挝指则如矛尖,用以戳扎,挝柄似矛,杆可拨可撩。挝亦为古兵杖之一,形式奇特,长一丈三尺,柄端安一大拳,拳握一笔,纯

  • 为何古代皇帝废长立幼多被大臣阻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

  • 红军十大军长,三位元帅,一位大将,牺牲的都是元帅种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红1军军长许继慎,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1930年3月,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很多人误以为,红1军是属于红一方面军,其实不然,它隶属于红四方面军。可惜,许继慎被张国焘错误杀害,不然绝对是元帅人选。红2军军长贺龙,贺龙既是红2军军长,又是红2军团总指挥,后来还是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共和国第五大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