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百姓为什么不喜欢狄仁杰甚至恨他

唐朝百姓为什么不喜欢狄仁杰甚至恨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908 更新时间:2024/2/8 10:52:40

最近在看狄仁杰的故事,发现了一些事情,那就是这个狄仁杰啊挺有意思的,狄仁杰应该是人人都喜欢的一个人,非常的聪明,破案也非常的厉害,但是根据相关的记载,这个唐朝的百姓啊,好像不太喜欢狄仁杰,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老百姓砸狄仁杰祠堂是确有其事,但也并不是冲着狄仁杰去的,而是冲着他儿子狄景晖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首领孙万荣作乱,攻陷冀州,河北局势可以说是人心惶惶。武则天为了稳定局势,起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这个魏州是于唐武德四年(621)所置的魏州置总管府,后来改为都督府、节度使,是河北重镇,战略地位重要。

魏州前任刺史在做布防的时候也是觊觎契丹人的彪悍,边将所有百姓迁入城内,帮助守军缮修军备器械,闹的地方百姓不仅担惊受怕,还荒废了农田耕地,怨声载道。所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狄仁杰到任魏州后,孙万荣便主动退兵,虽然不知道是否觊觎狄仁杰的威名,但效果达到了,老百姓开开心心的回家务农,继续安宁的生活,加之狄仁杰担任过宁州刺史、豫州刺史、复州刺史等地方刺史,经验丰富,于是魏州经狄仁杰一番治理,百姓生活欣欣向荣,为了给这位大救星歌功颂德,魏州百姓争相立碑颂德,还修建了生祠。

狄仁杰有三个儿子,分别是狄光嗣狄光远和狄光昭,而这个坑爹的儿子就是三子狄光昭,由于新旧唐书记载的狄仁杰三个儿子中,有一人后来改名为狄景晖,加以对比得出此人便是第三子狄光昭,历史学家猜测可能是为了避讳唐明皇之母“亲昭成顺圣皇后”的谥号。

“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旧唐书·狄仁杰传》

由于古代官员任用时还是比较注重避嫌的,所以我觉得可能是狄仁杰觉得自己在魏州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主动举荐小儿子狄景晖前往魏州担任一官半职加以历练的,毕竟狄仁杰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比较省心,大儿子还得到过武则天的夸奖,唯独这个小儿子口碑不怎么样,到了魏州,也许会瞻仰一下老爸的功绩,兴许会有所改观。

但坑爹这个秉性貌似从古至今都难以改变,这个小儿子到了魏州并没有因父亲的功绩而受到激励,反而更加横行霸道,中饱私囊,这便引起了当地人民的激愤,于是乎将他老爹的祠堂给毁掉。

狄仁杰作为一代名相,流芳百世,但他有这么一个坑爹的儿子,差点毁了他一世英名。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改国号为周 唐朝为何没有因此分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确实有很多的朝代,打起了之前已有朝代的旗号,为了加以区分,大家往往对这类朝代用“后某”加以区分。典型的就是五代十国。这类朝代,和之前的“前朝”已经基本没有任何关系(同姓、远房亲戚什么的咱就不算了,不能漫天扯关系,咱大家还都是人类呢),仅仅是使用了之前对待名字,而且,这类“前后”的朝代之间,是

  • 武则天执政时期发明的那些酷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要说武则天时期存在过的酷刑,那真是匪夷所思,残酷之极。除了“凤凰晒翅”,还有“玉女登梯”,还有“仙人献果”,还有“犊子悬车”,还有“驴驹拔橛”,还有“弥猴钻火”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数不胜数。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这些名称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挺有趣的?事实是这些名称有多有趣,刑罚的内容就多残

  • 武则天为什么要掐死自己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则天掐死自己长女的事情,记载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成书更早的《旧唐书》及《唐会要》则没有记载。无论是史书上有没有记载,关于武则天杀女的事情,大家都有了确定的答案,武则天牺牲了一个女儿,嫁祸给了王皇后,自己成为皇后,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狠毒,走向人生巅峰,但也有人认为,以武则天当时的恩宠和能力,

  • 唐玄宗执政前后为什么会判若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玄宗李隆基是个比较特别的皇帝,他在位44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即开元盛世,尽管他是站在李世民和武则天的肩上,但他自己的能力同样值得后人点赞,在位期间他也曾励精图治,然而后期他却直接判若两人,整日沉迷于享乐,好像换了一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呢?武则天在位期间,李隆基从小生活在宫廷之中,见惯

  • 两大原因证实李隆基必须要杀上官婉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显复位以后,宣布恢复唐朝国号。武周王朝烟消云散,但是,在后武周时代里,唐朝依旧处于不太平的状态。原因在于天子无能。李显之所以丢失皇位,固然和武则天强势脱不开关系,但是,李显方面,其软弱无能也是重要原因。李显复位后,其年轻时代软弱无能的毛病并没有因为年龄增长而改变。反之,由于李显不知道该如何治国理政

  • 李世民如何开创出了贞观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皇帝,他在历史上虽然是一位明君,但是他也发动了,玄武门流血政变。但是人们都说他的功可以抵过,因为他在他们这些被人们称之为贞观之治。他在发动流血的政变以后,积极的听取群臣的意见,造就了一个时代的辉煌。而且他也是皇帝中最会领兵打仗的,包括接待了国家领导人毛主席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

  • 为什么说唐朝太子能登上皇位的寥寥无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王朝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有太子算起,一直都是太子权力大。太子可以监管一国,亲王只能被监。太子的仪仗、服饰,比皇帝略低一档,太子可以穿黄色服饰;亲王仪仗必须比太子低,不可以穿黄色服饰等。亲王见到太子,正式场合,必须行君臣大礼,哪怕你的辈分是太子的大爷、大娘,大姨、大姑等,照样跪地磕头,

  • 唐朝女人的半臂装为什么领子那么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于唐朝题材的影视剧不少,很容易就能发现那些饰演者们穿的衣服都是半露着胳膊的,而且领口也压的非常低,甚至到了坦胸的程度。其实这并不是影视剧更改历史而做的渲染,之所以这样穿是有历史依据的,唐史上对唐朝女子的服饰也做了详细的介绍,这种半臂坦胸的服饰就是其中之一,主要出现在武则天当权期间,到了唐玄宗时期甚至

  • 唐朝御史台是什么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庆余年》中的鉴(监)察院,鉴(监)察院共有八个处(部门),一处负责监察在京百官,二处负责情报分析,三处负责定向科研(专门研究武器毒药等谍战装备),四处负责监察境外百官和敌国信息。五处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重装特种部队-黑骑,六处专职负责刺杀,七处负责刑讯(注意用词),八处负责舆论监督。它的负责人是虽然

  • 唐朝的节度使是做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无疑是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唐朝的存在,让中原王朝开始对西域有了控制权。强大的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同样走向了衰落。在唐太宗时期,唐朝的战争格局都是主动出击的。其后唐朝的格局发生了改变。唐朝存在了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就灭亡了,从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节度使就开始越来越膨胀,不可否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