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瓦岗军为什么没有灭掉隋朝

瓦岗军为什么没有灭掉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055 更新时间:2024/1/5 1:26:29

翟让是瓦岗军的领导者,他原来是东郡的一个小吏,因为得罪了上司,被抓入狱,还被判了死罪。有个狱吏同情他,跟他说:“我看你是条好汉,怎么能在牢里等死呢?赶紧想个办法逃出去吧!”于是在一天夜里,狱吏偷偷地砸了镣铐,打开牢门,把翟让放走了。由此翟让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翟让逃出了监狱后,逃到东郡附近的瓦岗寨,并且很快就招集了一些贫苦农民,组织了一支起义队伍。由于当时隋炀帝的残暴,百姓早已无法忍受,当地一些青年人,听到这个消息,都觉得应该把隋朝推翻,于是都来投奔他。其中有一个青年叫徐世,当时只有十七岁,但是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很有计谋,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将才。

没过多长时间,徐世就劝翟让说:“这附近都是贫苦的老乡,我们不应该去扰乱他们的生活。我觉得荥阳一带,来往的豪门富商很多,不如到那里去筹办点钱粮。一来我们不至于引起百姓的反对,二来我们这些行为还能得到他们的赞同。”翟让觉得徐世的建议非常好,于是就带领农民军到荥阳一带,专门打击官府富商,夺取大批资财。就这样,他们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很大支持,附近农民来投奔翟让的越来越多,很快就发展到一万多人,而且声势越来越浩大。

李密逃脱隋军追捕,投奔翟让后,首先就着手帮助翟让整顿人马。当时,附近各地还有一些小股的农民队伍,李密就到各处去联络,说服他们联合起来,听从翟让指挥。翟让十分高兴,跟李密渐渐亲近起来,无论是什么事他都会让李密给自己分析和策划一下。

翟让领导的队伍虽然越来越多,而且声势也非常浩大,但是他从没想过去推翻隋炀帝。李密对翟让说:“从前刘邦项羽,本来也是普通老百姓,后来终于推翻秦朝。现在皇上昏庸暴虐,百姓怨声载道,官军大部分又远在辽东。您手下兵强马壮,要拿下东都和长安,推翻暴君,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翟让想了想,然后很高兴地说:“您的意见太好了,我倒没想到这一点呢。不如我们重新打算,推倒这个昏君。”接着,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先攻打荥阳。当时荥阳太守无法抵御,于是向隋炀帝告急。隋炀帝听说后,非常着急,于是立即派大将张须陀带大军镇压瓦岗军。

张须陀勇猛过人,而且还是镇压农民军的老将,很得隋炀帝的信任。翟让曾经在他手里吃过败仗,听说这次隋炀帝又派了张须陀来,有点迟疑。但是李密说:“张须陀有勇无谋,再加上他自以为强大,骄傲轻敌。我们利用他的弱点,保管能打败他。你不必害怕,只管准备迎战就是了。”

就这样,在李密的精心安排下,翟让摆开阵势,正面迎击敌人,他自己带了一千人马在荥阳大海寺北面的密林里设下埋伏。张须陀曾经打败过翟让,知道他的实力,深信不是自己的对手,于是很鲁莽地就带人马进攻过来。翟让抵挡了一阵,假装败退。

张须陀见这样的形势,觉得对自己有利,于是紧追不舍,追了十多里,路越来越窄,树林越来越密,这里正是李密布置的埋伏圈。看到张须陀的人追了过来,李密一声令下,埋伏的瓦岗军将士一齐杀出,把张须陀的人马团团围住。张须陀虽然勇猛,但是被伏兵层层包围,左冲右突,没法脱围,终于全军覆没。张须陀也被起义军给杀死了,瓦岗军大获全胜。

由于这次战争的胜利,李密在瓦岗军里提高了威信,翟让对他更是器重和信任。李密不但号令严明,而且生活朴素,凡是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钱财,他都分给起义将士。天长日久,将士们就渐渐偏向于他,喜欢听他的指挥了。

第二年春天,李密劝翟让说:“我们可以趁隋炀帝在江都巡游,东都空虚的机会,进攻东都。”于是,翟让再次听从了他的意见,派人到东都刺探军情,但是不幸被隋朝官员发觉,加强了东都的防御。于是,李密改变计划,提议先打东都附近的兴洛仓,然后再从长计议。

当时的兴洛仓也叫做洛口仓,是隋王朝建造的最大的一个粮仓。仓城方圆二十多里,城里挖了三千个大窖,每个窖里贮藏着八千石粮食。这都是隋王朝多年来从各地农民身上搜刮来的血汗。翟让、李密两人带七千名精兵攻打兴洛仓。这些兵士原是流离失所的农民,一听到要攻打官府的粮仓,个个摩拳擦掌,勇气百倍。他们向兴洛仓发起猛攻。驻守在兴洛仓的隋军还想顽抗,但是怎么也抵挡不住像插翅猛虎一般的瓦岗军,兴洛仓很快就被攻破了。

瓦岗军攻破兴洛仓以后,首先做的就是“开仓放粮”。兵士们打开一口口粮窖,让老百姓尽情地拿。受饥挨饿的农民从四面八方拥向粮仓,从头发花白的老人,到背着孩子的妇女,一个个眼里都带着激动的泪花,前来领粮。大伙对瓦岗军的感激之情,更是溢于言表,都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开仓放粮之后,瓦岗军又打败了东都派来的隋军救兵。到这时候,瓦岗军的指挥权渐渐集中在李密手里。翟让觉得自己的才能不如李密,就很自觉地把首领的地位让给李密。大家推李密为魏公,兼任行军元帅。从此,李密更能大显身手了。

瓦岗军在洛口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后,乘胜攻下许多郡县,隋朝官兵纷纷投降。瓦岗军一面继续围攻东都,一面发出讨伐隋炀帝的檄文,声讨炀帝的罪行,号召百姓起来推翻隋王朝的统治。这一来,把整个中原都震动了。人们纷纷赞扬和看好瓦岗军,认为一个新的王朝就要来临了,更多的人是欣喜,因为人们已经非常痛恨隋炀帝的暴虐统治了。

但是,谁也没想到,就在瓦岗军发展到最鼎盛的时候,内部却发生了严重分裂。翟让把首领位子让给李密后,翟让手下有些将领很不愿意。有人劝翟让把权夺回来,翟让却总是笑呵呵的不当一回事。但是这些话传到李密耳朵里,李密就很不高兴。李密的部下撺掇他除掉翟让。李密为了保自己的地位,竟起了杀心,经过一番密谋之后,他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有一天,李密宴请翟让。在宴会中间,他把翟让的兵士都支开了,李密假意拿出一张好弓给翟让,请他试射。翟让转过身子,刚拉开弓。李密布置好的刀斧手就冲了过来,把翟让砍倒了。从那时候起,瓦岗军开始走下坡路,翟让曾经的手下为此非常愤恨,对李密更是不满。与此同时,北方由李渊带领的一支反隋军却正在强大起来,也正是这股军队灭了隋朝,建立了历史上最鼎盛的王朝——唐朝。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女人喜欢野餐游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探春宴与裙幄宴是唐代开元至天宝年间仕女们经常举办的两种野宴活动。“探春宴”的参加者多是官宦及富豪之家的年轻妇女。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该宴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后的“立春”与“雨水”二节气之间举行。此时万物复苏,达官贵人家的女子们相约做伴,由家人用马车载帐幕、餐具、酒器及食品等,到郊外游宴。首先踏青散

  • 隋朝都有哪些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朝是一个短命的朝代,所以出的状元比较少,只有三位:【杨纂】杨纂,陕西人。《旧唐书》有传记“杨纂,大业中,进士举,授朔方郡司法书佐。”《新唐书》中也有“杨纂,大业时,第进士”之记载。【房玄龄】房玄龄,山东人。《旧唐书》中有房玄龄“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他当时已看清隋将亡,“今虽清平,其亡可

  • 唐朝为什么允许外族人入朝为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要大家选择一个最想要回到的朝代,唐朝肯定成为了不少人的首选之地,常常说强汉盛唐,中国历史上的各个王朝可谓各有特色,比如明朝,对外强硬,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然而最终亡于内乱,而11世纪的宋朝,以半个中国的土地,就占据了全世界将近30%gdp,但是对外却屡屡受挫折,唯独唐朝,似乎是富饶和强大并存

  • 李世民为什么要推倒魏征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魏征,是唐朝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多次向唐太宗李世民直言进谏,与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也正是因为他的直言进谏,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效仿他向君主进谏,这种传统美德一直被保留到了现代,对别人说实话,给出真诚的建议。对于一个君王来说,做人其实是很累的。身边没

  • 李世民怎么整治官场贪污腐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官场,中前期相对来说比较干净。李世民(唐太宗)当皇帝时所创造的“贞观盛世”,是中国封建时代贪官最少的一个时期。李世民当时的治贪、反腐手段也意思,发现贪官不是惩罚,而是实行“羞辱疗法”。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开国功臣,又是李世民夺取皇位而发动的“玄武门兵变”中的得力干将长孙顺德,收受了下人的丝

  • 宿卫制度:唐朝对质子制度的完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汉朝处理民族关系中大放异彩的质子制度,到了唐代有了空前的发展。唐代遣送质子入唐的国家和质子的人数都大大超过了汉朝。虽然唐代对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实行羁縻制度,但是质子制度仍是对外交往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唐朝与汉朝相比,民族政策比较开明,能够比较平等的对待少数民族政权,这是唐代民族政策的发展,也是质子地

  • 杨广弑父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根据一些野史的记载:在仁寿四年七月,文帝病危时,太子杨广写信向杨素询问文帝的病情,杨素回信给太子时,宫人却误送到文帝手中,文帝大怒。同时,文帝的宠妾宣华夫人告诉他,太子杨广欲行非礼。文帝这才下决心将太子杨广废掉。于是令柳述、元岩紧急召前太子杨勇前来,准备让他继承皇位。杨素得知这一消息,马上报告杨广,

  • 唐朝贵族为何不愿意娶皇家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驸马爷是一个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出场率颇高的角色,他们在登科及第后,还能迎娶皇家公主,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但在现实中,驸马爷却是一个士子们纷纷逃避的“苦差”,这种情况在唐代尤为显著。唐朝公主在成年后,无一例外面临着嫁人难的问题。在外人看来本是香饽饽的驸马,为何会在唐代落入这样的窘境?虽然李唐皇室自称陇西李

  • 门阀制度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西汉武帝以后,崇尚儒学,官僚多以经术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承家学,继续为官

  • 沈珍珠的历史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沈珍珠,睿真皇后,沈姓,名字不详。吴兴人氏,唐代宗为广平郡王时的妾室,唐德宗生母,在安史之乱中失踪,后追尊为皇太后。唐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吴兴人,汉族,出身著名世家“吴兴沈氏”。玄宗开元末年被选入东宫。时肃宗李亨为皇太子,赐沈氏予广平王李豫(李亨长子,亦即日后的唐代宗)。开元末年,沈氏以良家子的身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