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前各方实力对比

玄武门之变前各方实力对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553 更新时间:2024/2/8 10:17:52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

经过长期的斗争,在李渊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为了挽回局面,最终李世民搏命一击,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617年,李渊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领长安。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据说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是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马,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

相信很多人都有误解,认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取得胜利是因为他有军权,但是其实并非如此,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的实力甩李世民几条街。

第一、政治上

李渊支持李建成,为了李建成处处打压李世民,甚至一度想彻底断送李世民的政治前途。这点上李世民处于绝对弱势。

李建成为人宽厚,在太子党和秦王党的斗争中,李元吉曾亲自设计刺杀李世民,但被李建成劝阻了,要是李建成心狠手辣一点,李世民恐怕早就成了刀下亡魂,还做什么皇帝呢?

第二、军事上

太子府远胜于秦王府。李建成为了对付李世民,养了士兵两千,号称长林兵。还让罗艺在幽州给他弄来三百突骑兵,再加上齐王府的兵力,实力远远强过李世民。而且啊,李建成在建唐过程中也立下不少功劳,他招募了许多人才,还到太原辅佐李渊起兵一路攻到长安,唐朝建立后,他又多次率军打退少数民族突厥的入侵,军事指挥能力是不输李世民的。

第三、舆论上

李建成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李建成天生就具有优势,李渊因为隋文帝废掉太子的教训,不会轻易废掉太子,李世民处于不利地位。

正因为处处占上风,又觉得玄武门守将是自己的人,而且想不到李世民会在如此弱势情况下绝地反击,麻痹大意毫无准备地进攻最终导致了李建成的失败。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玄武门之变三大疑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按照《新唐书》和《旧唐书》以其他史书的记载,唐高祖李渊早就想把皇位传给李世民,而且就在即将召集太子建成、秦王世民、齐王元吉一起开会宣布的时候,建成元吉准备先下手为强在玄武门截杀李世民,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有预谋”的建成元吉被“被动仓促应变”的李世民给干掉了,而李渊也就顺水推舟立李世民为太子,然后

  • 隋炀帝是怎么样改革科举制度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西汉以来,中国主要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朝廷在地方特派官员,在地方选拔人才,并推举到朝廷做官。然而这种制度,很容易形成以乡党为中心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形成世卿世禄的门阀。曹魏之后,九品中正制承认了门阀制度,世家豪族完全垄断了官员的选举。而到了南北朝时期,门阀豪族急剧腐朽,这些贵族官僚在朝廷上尸

  • 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一个是李光弼,另一个是郭子仪。安史之乱的平定:乾元元年(758)九月,唐派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统兵20余万(后增至60万),讨安庆绪,包围了邺城。次年三月,史思明率兵来援,唐军60万众溃于城下。史思明杀安庆绪,还范阳,称大燕皇帝。九月,攻占洛阳,与唐军相持年余。上元二年(761

  •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郭子仪,今陕西华县人。他出身于一个中层官吏家庭,是通过武举考试走上政治舞台的。唐玄宗天宝八年(749),为横塞野军使,天宝十三年,为天德军(合内蒙乌拉特前旗北)使,兼九原(今内蒙乌拉特前旗西)太守与朔方节度使右兵马使。郭子仪在军事上大显身手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将,与镇压安史叛乱

  • 安史之乱时期有哪些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755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导致大唐帝国一蹶不振,致使无数百姓生离死别的“安史之乱”爆发,生活在这个时期的著名诗人们也不幸被卷入其中。最先因叛乱而受到伤害的是有“七绝圣手”之称的王昌龄,而且他所受到的伤害也是最重的,因为这是致命的一击。安禄山叛乱之后,王昌龄离开他在湘西的任所,

  •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什么不取消藩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是造成唐朝由盛到衰的重要转折点。长达七年多的内战导致整个帝国生灵涂炭,百业凋零。虽然在平定叛乱后,唐朝国祚又延续了一百多年,但却再也无法重现昔日大唐盛世的辉煌。“安史之乱”之所以会发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大藩镇拥有太多自主权,以至于朝廷对他们的掌控力越来越弱,最后才演变成兵祸。那么“安史

  • 唐朝宦官张承业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承业唐代末年同州人,自幼入宫,被内常侍张泰收为养子,后升任内供奉。唐末中央权威低落,朝廷令不出中央,拿地方军阀一点方法也没有,常常必须仰赖军阀之间互相牵制才能存活。张承业这人非常忠心,并且识大体,懂谋略,就常被安排出使各方军阀。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对张承业非常赏识,认为他和一般的宦官不同,对他礼遇有佳

  • 唐朝为什么以胖为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繁华的朝代,在当时,就是可以用国泰民安来形容,老百姓在李氏家族的带领下,吃香的喝辣的,小日子过的美滋滋的。在经济条件好的情况下,大家的审美观念也开始变化,他们认为女人丰满就是特别美,在当时可是掀起了一股“肥胖美”潮流。我们熟悉的杨贵妃就是胖,所以才惹得国家领导人都喜欢她。当下的人民

  • 唐朝为什么叫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的正式国号是“唐”,原意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域。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是隋朝时行宫居晋阳(今山西太原)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尊称为大唐。隋

  • 唐朝为什么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以长安为京师。658年置东都洛阳,后又陆续增置北都太原,南京成都、凤翔等都城。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