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在历史上的意义

隋朝在历史上的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835 更新时间:2023/12/22 11:52:30

一、创立科举制

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尤其重要。纵观中国古代史,人才的选拔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之后,将三百多年来被世家大族所垄断仕途的九品中正制废除,把选拔用人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夺回,收归中央所有。开始以分科考试的形式选拔有用之才。隋朝设置明经科和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科举制由此发端。

秀才科和明经科都是在前朝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的,而进士科却是隋朝的独创,隋炀帝大业三年,“始建进士科”,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是试策。试策,即以策取士,隋朝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即通过一些有关国家政策的题目来考察考生对朝政问题的处理能力。进士一科影响较大,它将读书、考试和做官结合在一起,掀开了选拔人才史上的新一页。科举制作为一种新的人才选拔制度创设于隋朝,唐朝在继承隋朝科举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直至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共存在了1300多年。这种以考试的形式来选拔人才的制度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

二、创立三省六部制

隋朝之前,自西汉到魏晋时期的官制,基本上是继承和发展秦朝时期的官制。但是其弊端日益显现,改革官制,加强中央集权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隋文帝即位后,废除北周六官制,然后在总结汉魏官制变化发展的基础上创立新的官制,即三省六部制。在继承和发展秦汉魏晋官制的基础上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它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隋朝的统治。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既能提高行政效率,又避免了相权过大而危及王权,从而也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第二,对历朝的中央政治体制产生深远影响。唐朝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三省六部制,使得贞观年间,社会稳定,促进了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明朝罢黜宰相和中书省,不断提高六部的地位。清朝灭亡之后,三省六部制才真正被废除,共延续了1300多年。第三,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古代中国中央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是我国封建社会长久存在的重要原因。

三、开凿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历时六年,其范围北至北京,南起杭州,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人工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开万世之利,它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首先,大运河的开通,便利了南北交通,有利于隋王朝政权的巩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运河贯通几大水系,大大缩短了南北方的距离,南北往来交通便利,为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大运河,大大加强和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其次,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繁荣。交通的便利使得粮食的供需及时,渔业和商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南北两岸城市也迅速兴起,杭州、洛阳、北京等城市日益繁荣,成为闻名于世的大都会抑或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并且经久不衰。再次,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北方的草原文化,游牧文化传至南方。而南方的茶文化,水乡文化也传到北方各地文化彼此交融,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使得中华文化更加多元化,而且在后代大放异彩。第四,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为后代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运河不仅使唐朝迎来了繁荣的贞观之治,而且孕育了唐朝的全盛时期,奠定了唐朝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显著地位。

四、修建东都

洛阳地势险要,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从政治上看,洛阳便于对关东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从经济上来看,当时关中物资不足以供应统一后隋朝中央政府机构的需求,而洛阳位置适中,便于转运物资。所以在大业元年,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工程,至大业二年初,建成了这座“东都大城”。

五、科学文化成果丰富

隋朝政治上主张统一,文化提倡融合。汉代“独尊儒术”,儒学成为统治者的基本指导思想、精神支柱和礼教准则。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各有信奉,佛教、道教互争地位,隋文帝统一天下后,对儒、佛、道三教并重。他每次出游,总有僧、尼、道士、女官随从。这一政策,不仅对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发展是个推动,而且直接影响到唐朝三教的斗争与融合。其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在自然科学方面,隋朝也取得了显著成就。隋朝前,人们早已发现日、月的运动具有不匀速性,由此而涉及到朔、望和日、月食的推算与历法的编订。著名学者刘焯张胄玄“在传统的日月五星和交食推算均开创了新局面”。他们采用的等差级数法,特别是刘焯的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编制《皇极历》和《大业历》,“使历法中运用的数学方法提高了一个层次”。刘焯还提出采用定气方法代替旧时的平气方法,但制历时未采用,直到清朝才以定气入历法。隋朝的天文学成就,为唐朝获得天文历法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基础。

在建筑学方面的成就,也有多项影响深远。大运河体系的形成,涉及建筑、水利、造船、交通等多方面学问,获得新成果,为元明清京杭大运河的畅通遗留下历史借鉴。此外,开皇中期工匠李春在河北赵县洨河上造一大石拱桥,单孔敞肩,单空净跨度为37.02米、桥长50.82米、宽9米。此桥名安济桥,也称赵州桥,其单孔净跨度之大,为当时世界之最,其桥形敞肩式也是世界此类桥型的开端。此桥至今1500余年,仍秀美地横跨在洨河上。隋朝中央的土木工程建筑,主要由宇文恺规划设计,开皇二年修建大兴城时,宇文恺“用一分为一尺”(即1:100)设计出了“名堂”图样,并做出了木制模型。画比例图,打造木模小样,这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突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朝的农民大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末农民起义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推翻隋王朝的一次起义,这次起义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王薄首义开始,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祏反唐失败,前后整整14年,沉重打击了隋王朝。隋朝灭亡后,以李渊为首的地主贵族集团抢夺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建立了唐王朝。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骄奢淫逸的皇帝。

  • 历史上的萧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萧皇后历史上因为长得漂亮而被皇帝看中的女子数不胜数,但是,经历过多次王朝更替却始终受宠的女子却很少。据悉,萧皇后曾被六代帝王看中,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抢手的女子。据史料记载,萧皇后刚刚出生时,他的父亲便让袁天罡算了一卦,而袁天罡对萧皇后的容貌感到惊奇不已,说她以后必定不凡。但是当地的

  • 萧皇后的真实相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萧皇后可以说是隋末唐初的一大传奇人物,它不仅是隋炀帝最宠爱的皇后,更是传说她曾经服侍了六位帝王,甚至连唐太宗都被她所迷住,长得美艳绝伦,一生风流无比。然而很多人好奇萧皇后到底长什么样啊,可以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但是现在我们对于萧皇后的了解大多来自野史,正史上并没有过多的记载萧皇后。但是其实仔细的分析

  • 郭子仪墓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郭子仪墓,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建陵(唐玄宗三子李亨陵墓)西南二公里的昭陵乡坡阳村。郭子仪以平定“安史之乱”,安邦定国的历史功绩受唐肃宗、代宗等皇帝的重用,死后陪葬于唐肃宗的建陵。郭子仪墓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建陵(唐玄宗第三子李亨的陵墓)西南2公里的昭陵乡坡阳村武将山。郭子仪(697—781),字子仪

  • 郭子仪后代族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郭子仪一生有八个儿子,其中六人是王氏所生,所有8个女儿都是王氏的嫡女,仅从生育的频率和数目就可推断两人的感情深度,从王氏的墓碑记载可知,郭暧是郭子仪和王氏的嫡子,后来成为升平公主的驸马,郭映是郭子仪最小的儿子,也是与王氏所生的幼子。王氏去世之时,郭子仪悲痛欲绝,不能自抑,停柩几近半年,不忍将爱妻下葬

  • 唐朝名将郭子仪的故事七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诚感鱼朝恩郭子仪抵御吐蕃时,鱼朝恩指使人挖掘其父坟墓,大臣都担心他举兵造反。郭子仪入朝后,代宗将此事告诉他,他流泪道:“我长期带兵,不能禁止士兵损坏百姓的坟墓,别人挖我父亲的坟墓,这是上天惩罚,不是有人和我过不去。”后来,鱼朝恩请郭子仪赴宴,宰相元载派人对他说鱼朝恩将对他不利,部下也要求跟随前往。郭

  • 唐朝四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勣是唐朝初代的名将,他早期在瓦岗军效力,后来跟随了李密降唐。他是唐朝开疆扩土的主要大将之一,他曾经大破突厥,收复高句丽。他一生战功无数,被封为了英国公,也是凌云阁24功臣之一,后来他跟李靖共称为唐朝初代的两位帅星。李靖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但他并不是托塔李天王,而是唐朝开国的名将之一,同样也是

  • 历史上对郭子仪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旧唐书·郭子仪传》: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大致意思是:天下安危系于他身上三十年。校中书令考察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廷不猜忌,功过一代而皇帝不怀疑,人间欲望都满足享受了而君子们不怪罪。郭子仪过着这样完美的人生,古今少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排最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初的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了怀念当初一同打下天下的功臣,命人建起了凌烟阁,里面放置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些画像又被称作二十四功臣图,比例上和真人差不多大小,画像皆是向北站立。在二十四功臣中最高的是宰辅,这是内一层,在中间一层是功高王侯,外面的一层则是其他的功臣。李世民是一个杰出的皇帝,能够很好的恩

  • 黄巢起义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末人民生活的困苦。唐代后期,江南的社会经济虽有某些发展,但从皇帝到各级官吏,对人民的压榨“惟思竭泽,不虑无鱼”。僖宗时翰林学士刘允章指出当时国有“九破”,民有“八苦”,人民无法生活,只有起来反抗地主阶级及其政府。859年(大中十三年)十二月,裘甫领导浙东农民起义;868年十月,庞勋领导桂林戍卒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