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尉迟恭与玄武门之变

尉迟恭与玄武门之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400 更新时间:2024/2/8 10:55:36

武德九年(626年),突厥侵扰乌城,李建成推荐李元吉为统帅出兵抗敌,密谋请李世民到长安近郊的昆明池送行,乘机杀害。尉迟敬德听到这个阴谋,同长孙无忌立即禀告李世民说:“您如果不赶紧惩治他们,恐怕要被他们杀害,那么国家政权就危险了。”李世民叹息说:“现在他们二人离间陷害同胞兄弟,除灭君主的儿子,这种危机,大家从头至尾都很清楚。我虽然深遭他们忌恨,灾祸就在眼前,然而兄弟之情,始终令我不忍下手。我打算在他们先动手后,再按义理惩罚他们,您二位认为怎么样?”

尉迟敬德说:“人的本性怕死,大家情愿以死来侍奉您,这是上天的恩赐,如果上天给您却不接受,反而会受罪责。虽然顾及了仁爱的私情,却忘掉了国家的大事,灾祸来了不知担忧,快要灭亡却无动于衷,丧失作为人臣不避艰险的气节,不具备前辈圣贤大义灭亲的品德,这些我没听说过。我的想法是先下手杀掉他们,您如果不采纳我的意见,就请让我逃走,我不能坐等别人来杀。再说靠危难成就大业,是圣贤的高明主见;把灾祸变为福祉,是智士的天赋机敏。我如果逃走,无忌也要一起逃走。”

李世民还是犹豫不决,长孙无忌说:“您如果不采纳敬德的意见,我们就不再事奉您了。事情如果失败,您到底怎么办呢?”李世民说:“我刚才说的,还不能全然不顾,各位再商议吧。”尉迟敬德说:“您现在办事犹犹豫豫,不算明智;面对危难不能果决,不算英勇。您既然不采纳我的意见,就请您自己考虑,到底怎样保全国家社稷?到底怎样保全身家性命?况且外边的八百名勇士,现在已经全都进了皇宫,手握兵器身穿铠甲,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了您怎么能够拒绝呢!”尉迟敬德又和侯君集日夜进言鼓动,这才让李世民下了决心。

当时房玄龄杜如晦都被唐高祖李渊逐出了秦王府,不能再来。李世民叫长孙无忌去秘密地把他们请来,房玄龄等人回话说:“皇上诏令规定不许我们再事奉秦王,如果私自拜见,一定会杀我全家,不敢接受秦王的命令。”李世民大发脾气,对尉迟敬德说:“房玄龄、杜如晦难道要背叛我吗?”取下腰间的宝剑交给尉迟敬德说:“您去一趟,看他们要是没有来的意思,就斩下他们的首级带回来。”尉迟敬德又去通知长孙无忌说:“秦王已决定限期除奸,您应该按时进府筹划。我们四个人不能邀在一起走。”于是房玄龄、杜如晦道士打扮跟着长孙无忌进了秦王府,尉迟敬德也从另一条路进来了。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杀后,尉迟敬德带着七十名骑兵跟着赶到玄武门,李元吉驱马向东逃跑,被乱箭射下马来。李世民骑马跑进树林,突然缰绳挂到树上被绊倒,不能起身。李元吉追上来抢夺弓箭,俯身下去要掐李世民,尉迟敬德驱马上前大声喝斥,李元吉撒腿就跑,想回武德殿,尉迟敬德赶上去一箭射死了他。

李建成、李元吉的部将薛万彻、谢叔方、冯立等人率领队伍来了,聚集在玄武门,杀死了屯营将军。尉迟敬德提来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给他们看,他们就撤走了。这时,唐高祖在海池上划船游览。李世民命令尉迟敬德去保卫皇帝。尉迟敬德身穿铠甲手执武器,直奔海池。唐高祖极度震惊,问道:“今天发动叛乱的是谁?你到这里来干什么?”尉迟敬德回答说:“由于太子、齐王发动叛乱,秦王派兵杀了他们,他担心皇上受惊,派我来执勤警卫。”唐高祖这才放心。南衙卫兵、北门羽林军以及东宫、齐王府、秦王府的将士还在混战,尉迟敬德奏请唐高祖亲笔写了道诏令,命令各部人马一并听从秦王处置,于是宫廷内外都安定了。

唐高祖慰劳尉迟敬德说:“你为国家立下了稳定政权的大功勋。”赏赐给他很多珍贵物品。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后,尉迟敬德被任命为太子左卫率。当时的舆论认为李建成等人的一百多名部属,都应判处胁从罪而没收他们的家产充公,只有尉迟敬德坚持反对说:“两名罪魁祸首,已经惩罚完毕,如果再株连他们的部属,这不是稳定局势的政策。”这些人因此都免于处分。后来论功行赏,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定为头等,每人赏赐了一万匹绢,齐王府的钱财器物,连同整个府第,都赏给了尉迟敬德。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长孙无忌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自幼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晋阳起兵后,前往谒见投效,跟随唐太宗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封上党县公

  • 李世民玄武门兵变的事前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府密谋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丁巳日(626年6月29日),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现于天空正南方的午位,按照古人的看法,这是“变天”的象征,是暴发革命或当权者更迭的前兆,代表要发生大事了。适逢突厥郁射设带领数万骑兵驻扎在黄河以南,突入长城边塞,包围乌城,太子李建成便推荐齐王李元吉代替秦王李世民都督各路军马北征

  • 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李渊的去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身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的皇帝路走得不容易,他以玄武门之变为豪赌,踏着兄弟的鲜血上位,果断狠绝。他赢了这场豪赌,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但玄武门兵变也成为他一生的污点。古人重视“嫡庶”之分,李建成身为李渊的嫡长子,先天带有接班人的优势。李建成为人宽厚仁德、有才能,强调“爱民如子”的政治观念,李渊对自

  • 玄武门之变参与者侯君集:死于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侯君集(?~643年),豳州三水县(今陕西旬邑县土桥镇侯家村)人。唐朝时期名将,北周平州刺史侯植之孙。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四方,屡立战功,拜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武德九年,积极策划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在唐太宗即位后,侯君集被拜为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迁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630年),拜兵部尚书,参预朝政

  • 玄武门之变房玄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另说名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今相公庄镇房庄)人。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后,积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之一。武

  • 玄武门之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

  • 玄武门之变的疑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这天是改变李世民一生的一天,他在玄武门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事变发生不久后,唐高祖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上面就是唐朝官方史书记载的这起事件全过程,可史官官们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当玄武门激战时,李渊在干嘛?真的如同史书记载了那样,

  •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细,也一起入朝,骑马奔向玄武门。此时,高祖已经将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裴矩等人召集前来,准备查验这件事

  •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与事变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当时的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和长兄李建成、四弟李元吉争夺皇位发生的事变。最终,李世民杀掉李建成、李元吉成为新任太子,并继承皇位,名为唐太宗。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向李渊告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阴谋,李渊决定次日询问二人。李建成获知阴谋败露,决定先入皇宫,逼李渊表态。

  • 玄武门之变李渊被逼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建立后,李渊当上皇帝,成为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都在摩拳擦掌为了皇位相互较量着。最终,随着争斗愈演愈烈,玄武门之变发生了!玄武门之变,一场手足相残的惨剧,公元前626年由李世民发起,那场惊心动魄的惨剧隐藏在种种史料典籍的字里行间,阴冷刺骨。当年,一个拥有着赫赫战功和众多勇将谋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