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大小和卓叛乱是怎么回事

清朝大小和卓叛乱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28 更新时间:2024/2/20 18:32:36

大小卓叛乱在哪里

清平大小和卓之战即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平定新疆回部(天山南路)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叛乱的斗争。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平定准噶尔后,将被囚禁的大小和卓释放,并派波罗尼都招抚天山南路各城。不久睦尔撒纳发动叛乱,和卓兄弟乘机控制了喀什噶尔、叶尔羌(今新疆莎车)等地。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霍集占杀死清军副都统阿敏道,举兵自立。次年(1758年),乾隆皇帝发兵征讨大小和卓,在库车、叶尔羌、和阗等地与大小和卓交战。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经葱岭进入巴达克山(在今阿富汗东北部),被巴达克山首领素勒坦沙擒杀,叛乱遂平。大小和卓之乱的平定标志着清代中国统一战争的完成,也是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之一。

此役之后,天山南路重新纳入中国版图,清代中国疆域臻于极盛。回部平定后,清廷设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各部,设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管理回部。此后的六十多年中新疆没有发生大的动乱。

大小和卓叛乱的原因

清军占领伊犁后,朝廷以平定准噶尔大功告成,将西征大军撤回内地,仅留少量兵力驻守伊犁、乌鲁木齐等处。

乾隆皇帝认为阿睦尔撒纳虽有觊觎准噶尔汗位之志,但“料伊亦不敢遽尔妄行”,并指示诸大臣:阿睦尔撒纳“不过希图肥己,不必过于苛求”。

乾隆二十年(1755年)八月,阿睦尔撒纳在赴热河途中叛逃,潜往塔尔巴哈台。伊犁的宰桑、喇嘛起兵响应,攻占了伊犁城。霍集占在战乱中率所属维吾尔人逃离伊犁。

同被准噶尔囚禁在伊犁的白山派额尔克和卓额色尹(霍集占族叔)、鄂托兰珠和卓玛木特等人不愿依附霍集占,逃往布鲁特部落及浩罕等地。

是年末,阿睦尔撒纳遣使至波罗尼都处,告知攻陷伊犁情形。波罗尼都等将托伦泰、特古斯(萨喇勒之兄)等人及蒙古官兵扣留。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月,定西将军策楞率西路清军收复伊犁,阿睦尔撒纳逃往哈萨克,形势再度逆转。五月,霍集占与波罗尼都会合。霍集占杀死阿睦尔撒纳派来的使者,将托伦泰送回;又以投诚为名,派人到清军大营探听消息。

大小和卓叛乱的平定

平定大小和卓是清朝统一中国战争的最后一役,使天山南路复入中国版图。西域底定后,清代中国疆域的正西端延至帕米尔以西的喷赤河流域,版图臻于极盛。

邻近新疆的浩罕、布哈尔、安集延、巴达克山、爱乌罕(阿富汗)、博洛尔、乾竺特(坎巨提)等部落遣使入贡,臣属于中国。

康熙时准噶尔东侵以来,持续七十年的西北边患暂告终结。此后至道光初的六十年间,新疆、蒙古没有发生大的变乱。道光以降,俄罗斯、英国的殖民者深入费尔干纳盆地和克什米尔,逼近中国西境,新疆又进入动荡时期。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大小和卓叛乱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战争历史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沈从文的作品 沈从文说过哪些情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沈从文简介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

  • 瑷珲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瑷珲条约简介《瑷珲条约》,又称《瑷珲城和约》,是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

  • 保路运动的经过和意义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保路运动惨案保路运动又称铁路风潮。1910年(宣统二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四国银行团借款用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四川修筑铁路的股东,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民

  • 四一二政变的经过及影响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一二政变是什么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标志着大革命的部分失败,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同时也宣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

  • 七一五政变的发动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七一五政变简介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国国民党称之为武汉分共,或视之为“清共”的一个环节)爆发于1927年7月15日。在中华民国政府进行北伐(1926年至1928年)时,原先采取“联俄容共”的方针,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但在北伐期间,国民政府内部就容纳共产党与否的问题,于1927年分成南京(蒋中正等领导)

  • 一二八事变的经过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二八事变简介一·二八事变 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日本侵略者于1932年1月28日晚,突然向上海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了攻击,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2月14日,蒋介石命令由前首都警卫军87、88师和教导总队组成第五军,以张治中为军长增援十九

  • 慕尼黑会议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慕尼黑会议简介1938年9月29-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关于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族聚居区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四国首脑会议。慕尼黑会议的实质慕尼黑会议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大国的分赃会议。慕尼黑会议是西方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进一步发展

  • 田氏代齐的典故和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田氏代齐的典故是怎样的?田氏代齐的过程是怎样的?以下为您介绍田氏代齐。田氏代齐的典故田氏代齐,也叫田陈篡齐。公元前545年,陈国公族田完的四世孙田桓子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齐国当国的庆氏。之后田氏、鲍氏灭栾、高二氏。田桓子对齐国公族“凡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对国人“之贫均孤寡者,私与之

  • 吴起变法的主要历史过程和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吴起变法的起因是什么?吴起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吴起变法的结果怎样?以下为您介绍吴起变法。吴起变法简介吴起变法,指公元前386年—前381年,楚悼王当政时,任命吴起为令尹,对楚国政治、法律、军事等实行改革的变法运动。经过变法,楚国国力逐渐强盛,在公元前381年,联合赵国大败魏国。但楚悼王去世后,吴起变法

  • 三家分晋的过程与与历史意义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家分晋的过程是怎样的?三家分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以下为您介绍三家分晋。三家分晋典故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