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长秋是什么官:有一人最后做了皇帝!

大长秋是什么官:有一人最后做了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5 更新时间:2024/2/20 16:53:06

大长秋是什么官

大长秋其实是皇后所用的官属的负责人,一般由宦官担任。长秋宫是汉朝皇后居住之所在。长秋宫,这里的长读作(cháng),因此,大长秋的长也读作(cháng)。

秦称将行。汉景帝时改称大长秋,宣达皇后旨意,管理宫中事宜,为皇后近侍官首领,多由宦官充任。官名。皇后的卿。秦名将行,用宦官任职。汉沿置,景帝中六年(前144)改名为大长秋。

《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秋者收成之时,长者恒久之义,故以为皇后官名。”西汉或用宦者,或用士人。东汉用宦者。掌宣达皇后旨意,管理长秋宫(皇后所居宫)各事,秩为二千石。

历代沿设。北魏名大长秋卿。北齐称长秋寺卿。隋设内侍省,不用长秋为官名。炀帝改内侍省为长秋监,主管称长秋监令。唐后无此名。


谁当过大长秋

在三国里,做过大长秋的就是曹操的祖父曹腾

长秋即两汉时期皇后所居的长秋宫,大长秋即为皇后近侍官首领,负责宣达皇后旨意,管理宫中事宜,秩二千石。比绝大多数前朝正儿八经当官的都高多了,所以宦官也是官啊~

从汉至隋,这个官职一直存在,北魏称大长秋卿,北齐称长秋寺卿,隋炀帝时改称长秋监,到唐朝时废弃。

曹腾(100年—159年),字季兴,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祖籍江苏沛县。《三国志》记载为西汉相国曹参之后。东汉宦官。

曹腾初任黄门从官,汉顺帝即位后,升任小黄门、中常侍。后因策划迎立东汉桓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升为大长秋,加位特进。

曹腾用事宫中三十多年,未有显著过失,并能推荐贤人。种暠弹劾他,他却称种暠为能吏,因此受到了人们的赞美。

曹腾死后由养子曹嵩嗣为侯,曹操是曹嵩之子。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被追尊为高皇帝。曹腾也成为曹魏王朝六个拥有帝号的人物之一(魏高皇帝曹腾,魏太皇帝曹嵩,魏武皇帝曹操,魏文皇帝曹丕,魏明皇帝曹叡、魏元帝曹奂曹芳和曹髦未能享有帝号)。

在中国历史上,被正式授予正统王朝皇帝称号的宦官,仅此一人。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大长秋这一官职更加了解了呢,更多古代官职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香港租借给英国100多年的悲惨殖民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839年,中英两国的贸易摩擦终导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41年,清朝被英国打败,英国海军的查理·义律与清朝大臣琦善谈判后签订《穿鼻草约》,将香港岛割让予英国。义律根据协议,于1841年1月26日登陆今上环水坑口街一带,并占领香港岛。但清政府认为琦善无权割地而不承认穿鼻草约,并将琦善革职。而当英国政

  • 八一建军节为什么跟南昌起义有关系看了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建军节为什么与南昌起义有关?每年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部队2万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

  • 八一南昌起义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昌起义的结果是失败的1927年3月,蒋介石在南京另立中央,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集团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的矛盾公开化,即所谓“宁汉分裂”。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一方面解聘共产国

  • 清初曾有个十三衙门 究竟是哪十三个衙门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十三衙门简介十三衙门,机构名。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由宦官吴良辅等的建议,设立“十三衙门”,作为内廷机构,为皇帝及其家族服务,在宫廷内侍奉皇室及其家族,以宦官为主管。十三衙门做什么的十三衙门就是宦官衙门,主管也是宦官。由清朝宦官吴良辅建议设立的机构,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设立。设立“十三衙

  • 清末古田教案始末:英舰开进福建 英美参加会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田教案简介古田教案是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十一日发生于福建省古田县的一场教案。当天,古田斋教教徒袭击了其时正于古田华山上避暑的英国传教士史荦伯及其妻儿和随行的其他女性教士,死伤十余人,焚毁房屋两栋。在中国教会历史上能与之相比的只有发生于1870年的天津教案。古田教案背景1892年,江西赣州人刘祥兴以钉秤

  • 既然有了清东陵 雍正死后为什么还要埋在清西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雍正选建西陵,找了种种借口。据原始档案记载,他即位的第七年,命人寻找建陵“吉地”,先受命勘测的人在东陵的孝陵、景陵之旁占卜选择吉地,未找到相宜之处。又选择离孝陵、景陵不远的九凤朝阳山,请来精通堪舆的人相度,又以地势布局不好、穴中的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的理由否决。那么大的陵区找不到理想的葬身之地,这个

  • 清朝辛者库究竟是干什么的 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辛者库简介“辛者库”,是满文“sin jeku”的音译,含义乃包衣管领下食口粮人也。八旗之下的一个旗人组织——管领,这是一种包衣组织,而绝不是专门监管罪奴的机构。辛者库人分原有的辛者库人和缘罪入辛者库的,不能一概认定辛者库人皆是罪籍。内务府、王公府第、陵寝、行宫、庄屯皆有辛者库人服劳役。绝非如小说家

  • 隋朝与唐朝为何史学家常把它们合称为“隋唐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翻开历史,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自汉末三国至南北朝时期长达近四百年分裂的局面。隋朝存在时间很短,只有三十七年,但却以“政治清明,国家富强”而文明于世,其辉煌程度被历史学家所肯定。然而,在中国历史上,从分裂到统一的王朝,往往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不会长久,这也是历

  • 夏商周历史小故事:商汤和伊尹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本文来说一则关于夏商周历史故事,这则夏商周小故事叫《商汤和伊尹》。黄河下游有个部落叫商。传说商的祖先契在尧舜时期,跟禹一起治过洪水,是个有功的人。后来,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了。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十六世纪,夏朝最后的一个王夏

  • 夏商周历史小故事:盘庚迁都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本文来说一则关于夏商周历史故事,这则夏商周小故事叫《盘庚迁都》。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