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柏壁之战:李世民大败刘武周收服尉迟恭

柏壁之战:李世民大败刘武周收服尉迟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231 更新时间:2024/1/25 12:01:56

柏壁之战的背景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刘武周接受宋金刚“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率兵2万南侵并州,四月,联合突厥,驻扎黄蛇岭(今山西榆次北),兵锋甚盛。

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派车骑将军张达率步卒抵御,不敌。刘武周于是袭破榆次(今山西榆次)。五月,刘武周攻陷平遥。六月,占领介州。

唐高祖派遣太常少卿李仲文为行营总管,与左卫大将军姜宝谊率兵救援并州,被刘武周的将领黄子英击败于雀鼠谷(在今山西介休境)。唐高祖又派右仆射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督军抗击刘武周。八月,裴寂至介休,宋金刚据城拒之,双方战于索原度,唐军全军溃败,裴寂只身逃回晋州。

刘武周势如破竹,进逼晋阳;李元吉连夜携其妻妾弃州奔还长安。刘武周又攻占了李唐的发祥地晋阳。十月,刘武周又派遣宋金刚南下攻陷晋州,进逼绛州,占据龙门,攻占浍州。与此同时,夏县吕崇茂自号魏王,与刘武周相呼应;隋朝旧将王行本据蒲坂,与宋金刚相联合。

至此,山西大部尽归刘武周统辖,唐在黄河东岸只剩晋西南一隅之地,关中受到极大震动,甚至唐高祖都惊慌失措,颁发了“贼势到如此地步,很难与他们抗争,宜放弃黄河以东地区,谨守关西。”

秦王李世民上表称:“太原是王业的基础,国家的根本;河东地区富饶,京城靠它供给,如果全部放弃,臣深感愤恨。希望给臣三万精兵,必定可望消灭刘武周,收复汾、晋。”于是高祖征发关中所有兵力扩充李世民的部队,让他攻打刘武周。唐高祖驾临华阴,至长春宫为秦王送行。

柏壁之战的过程

坚壁不战

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李世民乘冰冻坚硬,带兵从龙门渡过黄河,驻扎在柏壁,与宋金刚对峙,,并同固守绛州的唐军形成犄角之势,进逼宋金刚军。

当时黄河以东的州县遭抢劫后,没有粮仓,人情惧怕侵扰,聚居在城堡中,征集不到东西,军队缺粮。李世民发布王教晓谕百姓,百姓听说李世民率军前来,无不前来归顺,由近及远,前来的人日益增加,然后唐军逐渐征收粮食,军粮因此充足。于是休兵喂马,只命非主力部队的将佐找空子抄掠,大军则坚壁不战,宋金刚的势力因此日益衰落。

李世民曾经亲自带轻骑兵去侦察敌情,李世民只和一名士卒登上山丘睡觉。不久,刘武周军包围了二人,开始二人毫不知觉,恰巧蛇追老鼠,碰到了甲士的脸,甲士惊醒后告诉了李世民,二人才走了百余步,就被刘武周军追上,李世民用箭射死了刘武周军的骁将,刘武周军的骑兵于是退去。

大破尉迟

十二月,唐高祖遣永安王李孝基攻打夏县的吕崇茂,吕崇茂不敌,向宋金刚求援,宋金刚派尉迟恭、寻相前往救援,结果大败唐军。尉迟敬德、寻相就要回浍州,秦王李世民派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人在美良川截击,大败尉迟敬德,杀了二千多人。

不久,尉迟敬德、寻相又秘密带精骑往蒲反援救王行本,李世民自己率领三千步兵骑兵从小路连夜赶到安邑,截击并大败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寻相二人只身逃脱,部下全部被俘,李世民又回到柏壁。

诸将都请求与宋金刚交战,李世民说:“宋金刚孤军深入,麾下集中了精兵猛将,刘武周占据太原,依仗宋金刚为屏障。宋金刚的军队没有储备,靠掠夺补充军需,利于速战。我们关闭营门不出,养精蓄锐,可以挫败他的锐气;分兵攻汾州、隰州,骚扰他的要害之地,他们粮尽无计可施,自然会退军。我们应当等待这个机会,目前不宜速战。”

后发制人

武德三年(620年)正月,唐将军秦武通击降王行本。二、三月,唐将王行敏、李仲文分别在潞州、浩州击退刘武周军的进攻。

唐将张德政袭斩护运粮饷的刘武周部将黄子英,占领张难堡,切断了汾水东侧的宋金刚军粮道。四月十四日,与唐军相持约5个月的宋金刚军终因粮秣断绝,被迫以寻相部为后卫,向北撤退。

李世民即率军跟踪追击,至吕州追及寻相,大败其军,并乘胜追击逃敌,一昼夜走了二百多里,打了几十仗。到高壁岭,总管刘弘基抓住马缰绳规劝道:“大王打败敌人,追击逃敌到了这里,功劳也足够了,不断深入,就不爱惜自己吗?况且士兵们饥饿疲惫,应当在此停留扎营,等到兵马粮草都齐备了,然后再进击也不晚。”

李世民说:“宋金刚无计可施才逃跑,军心涣散;功劳难立,失败却很容易,机会难得,失去却很容易,一定要趁此机会消灭他。如果我们滞留不前,让他有时间考虑对策加强防备,就不可能轻易打败他了。我尽心竭力效忠国家,怎么能只顾惜自己的身体呢?”

于是打马追击,将士们也不敢再提饥饿。唐军在雀鼠谷追上宋金刚,一天交锋八次,都打了胜仗,杀死、俘虏了几万人。当夜,在雀鼠谷西原宿营,李世民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三天没有脱下盔甲了,全军只有一只羊,李世民与将士们分吃了这一只羊。

四月二十三日,唐陕州总管于筠从宋金刚手下脱身逃回唐军中。李世民带兵赴介休,宋金刚还有二万人,出西门,背对城墙排列战阵,南北长七里。李世民派总管李世出战,不利,稍稍退却,宋金刚乘机反扑,李世民率领精骑从宋金刚背后袭击,宋金刚大败,唐军杀了三千人。

宋金刚骑马逃走,李世民追出几十里,来到张难堡。唐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张德政占据堡垒自卫,李世民摘下头盔示意堡内,堡中守军见后欢呼雀跃,高兴得流下泪来。随从告诉守军秦王还未进食,守军献上浊酒、粗米饭。

尉迟敬德收拾残部守介休,李世民派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前去晓谕,尉迟敬德于是和寻相以介休、永安二县降唐。李世民得到尉迟敬德非常高兴,任命尉迟敬德为右一府统军,并让他仍然统领八千旧部,和各营相杂在一起。屈突通恐怕尉迟敬德会反复,屡次向李世民提起,但李世民不听。

柏壁之战的结果

刘武周听说宋金刚失败,大为惊恐,放弃并州逃入突厥。宋金刚收拾残部,准备再战,但众人都不肯跟随他与唐作战,于是宋金刚也和一百多骑兵逃往突厥。

宋金刚打算跑回起兵初占的上谷,被突厥追上捉回,突厥腰斩了宋金刚。刘武周当初不听内史令苑君璋劝谏而招致失败,泣泪对君璋说:“不听您的计策,以至到了这个地步。”不久后,刘武周也被突厥人所杀。

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李世民采取先疲后打方针,以主力坚壁蓄锐,待机破敌,遣偏师袭扰敌后,断其粮道,逐渐削弱敌之力量,积极创造战机,适时转入进攻,在进攻中力排众议,穷追猛打,连续作战,终获全胜,且收服大将尉迟敬德。唐军夺回河东,对巩固关中,尔后争夺中原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虎牢之战:唐朝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虎牢之战的背景隋朝末年,烽烟四起,群雄争霸,唐高祖李渊攻克长安称“唐”,王世充据洛阳称“郑”,柏壁之战后,李渊为夺取中原,采取先郑后夏(窦建德已称夏王)、各个击破的方略。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渊下诏秦王征王世充,王世充闻唐军来袭,命魏王王弘烈守襄阳(今湖北襄樊县)、荆王王行本守虎牢、宋王王泰镇

  • 沙丘之乱: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沙丘之乱的起因沙丘之乱,或作沙丘宫变,是指战国时代赵国的一场兵变。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国于公子何,任肥义为相,兼任赵王何的傅。赵武灵王自号主父。就宗法制度而言,赵武灵王违背宗制,废嫡立幼(赵武灵王原有嫡子公子章,但由于爱惜幼子公子何而传国),又不忍废老太子,为其后赵国内乱埋

  • 香港历史简介:香港历史分为哪几个部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香港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简称HKSAR),香港自秦朝起明确成为当时的中原领土,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对外战败,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1980年代,中、英两国落实香港前

  • 香港近些年来的发展史,1997年后再无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

  • 新桂系三巨头简介 桂系军阀为什么那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以李宗仁为首的“新桂系”是在驱逐和消灭以陆荣廷、沈鸿英为代表的旧桂系军阀基础上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广西地方实力派彭德怀曾经说过: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这就是对桂军的评价,桂军战斗力由此可见一斑。并且熟悉桂军的就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桂军还有个响亮的称号,那就是广西狼

  • 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六大人物,刘伯温排第二,排第一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6、李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启用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协助始皇统一天下,特别是在统一之后,他展现出了杰出的治国才能,带头制定了秦朝的律法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面的制度,为后世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本的格局。5、管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他辅佐齐桓公,仅用了三年就

  • 1960年中国首次登顶珠峰始末:以国家名义登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成立时间不足5年、队员平均年龄24岁的中国登山队,艰难地将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一、叛乱与变卦按照中苏联合攀登珠峰的计划,1959年双方应共同到西藏试登。这年年初,中方全体人员率先抵达拉萨,开始了新一轮的集中训练。此前,登

  • 黄埔军校第五期学生名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埔五期哪一年1926年3月以后陆续分批考取入校,初为入伍生,分驻沙河燕塘等地。十一月经升学考试转正式学生。学习科目分步、炮、工、政治、经理五科。年底奉命将炮、工、政治三科随北伐军北上,进驻武昌授课,与当地新收的男女学生的入伍生总队合称为武汉分校。由于1927年,在革命阵营曾形成武汉政府和南京政府分

  • 特殊的黄埔五期:黄埔军校最牛的其实是第五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埔五期为什么特殊提起黄埔军校,大家都知道这是蒋介石的地盘,也是蒋介石最看重的军事、政治资本,黄埔学生叫他一声校长,比叫他总统都开心。不过,在黄埔军校的历史上,也同样出了不少共产党一方的名将,比如林彪、徐向前、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左权、蒋先云、黄公略等等。而且,其中有一期,几乎就是为共产党专门举办

  • 张居正改革主要内容:改革赋税与官吏考核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居正改革政治方面张居正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吏,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推行新法做了组织准备。并且整顿了邮传和铨政,他的为政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