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筹安会“六君子”:从革命功臣到帝制余孽

筹安会“六君子”:从革命功臣到帝制余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865 更新时间:2024/1/17 19:27:11

筹安会六君子有哪些人

1915年8月14日,杨度串联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严复,联名发起成立“筹安会”,以讨论国体问题为名支持袁世凯称帝。

孙、李、胡、刘4人都曾参加过同盟会,是名噪一时的革命党。杨度用了许多手段把严复列为发起人,使袁世凯”极为欢悦”。


筹安会六君子的主张

一、请愿实行君主制

1915年8月间,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六人,在袁世凯的示意下,组织了。他们被称为筹安会“六君子”。筹安会挂的招牌是“学理讨论”,其实是政治投机,他们援引古德诺的谬论,胡说“君主实较民主为优,而中国尤不能不用君主国体”,公开鼓吹复辟帝制。

筹安会成立后,立即通电全国,要各地文武官吏和商会团体速派代表进京,讨论国体问题。袁世凯在各地爪牙函电响应,纷纷派代表进京参加讨论。

二、组织全国请愿联合会

9月1日,参政院开会“讨论”这些请愿书。6日,袁世凯示意国体问题应“征求多数国民之公意’。粱士诒、杨度等人风闻而动,收买各请愿团,组成“全国请愿联合会”。

16日,“全国请愿联合会”向参政院呈上第二次请愿书,要求召开国民会议,解决国体问题。次日,参政院开会议决并咨请政府于年内召开国民会议。

袁世凯及其党徒又嫌国民会议开会迟缓,于是梁士诒、杨度等人再一次发动请愿,推翻了原来召开国民会议的成案,要求参政院“另设机关,征求民意”。参政院于10月6日开会,决定不再召开国民会议,由“国民代表大会”来“决定国体”。

12月13日,接受百官朝贺,大加封赏,同时下令查禁反对帝制的活动。31日,袁世凯下令明年改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于元旦正式登上皇帝宝座。这出复辟帝制的丑剧,至此达到高潮。


筹安会六君子的下场

由于筹安会鼓吹帝制,罪恶昭著,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谴责。时人曾指斥他们“乱政灭国”,要求将其“明正法典”。

1916年7月讨袁护国战争后,“六君子”以帝制祸首罪,或被通缉,或避居家中。1918年3月获特赦。

筹安会是一个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效劳的工具,此乃世所公认。然而,史学界多数论者对于筹安会“六君子”几乎不加区别地一概否定,则失之公允。历史现象是复杂的,应对所谓筹安会“六君子”进行具体分析。

杨度、孙毓筠的确是筹安会的中坚人物,而其余四人都是被拉来装点门面的。如果说刘师培、胡瑛在自愿参加筹安会后还或多或少地参与了筹安会的一些活动,充当过配角的话,那么,李燮和、严复则是被强行推入陷阱的。这是袁世凯等人设置的大骗局,是其帝制阴谋的产物。所谓李、严参与发起筹安会乃是一桩历史冤案。

一、杨度

杨度(1875年1月10日-1931年9月17日),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清末反对礼教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湖南省湘潭县姜畲石塘村人。

戊戌变法期间,接受康有为、梁超等改良派的维新思想,反对帝国主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主编《中国新报》,发表《金铁主义说》,主张君主立宪。同年,杨度又写《中国宪政大纲应吸收东西各国之所长》和《实施宪政程序》两文,与梁启超的《东西各国宪政之比较》一起上奏。

次年,清政府将政治考察馆改为宪政编查馆,杨度任该馆提调,参与沈家本主持的修律工作。宣统二年(1910年),清资政院会议期间,杨度指出中国必须在法律上消除家族的各种特权,国家和人民之间,是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国家对人民要有“教之之法”和“养之之法”,国家要给人民以“营业、居住、言论等等自由”,人民“对于国家担负责任”。

这一名为“国家主义”实质上仍是“金铁主义”的法律理论,遭到以劳乃宣为代表的守旧派的抨击。

从清末到民初,杨度始则反对共和革命,继则参加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他的君主立宪救国理论在实践中处处碰壁,最后彻底破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公元14世纪:最后一个汉族建立的王朝大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4世纪是多少年14世纪指公元1301年至公元1400年。在中国是元明两个朝代。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帝国,定都大都(今北京)。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先后消灭金朝、西夏、大理等政权。

  • 公元15世纪:从靖难之役到弘治中兴的大明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5世纪15世纪处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到经历仁宣之治、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弘治中兴的明朝。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议下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最后率军南下,攻占南京,史称靖难之役。后明惠宗在宫城大火中下落不明,朱棣即位,改元永乐。朱棣即位后,对异议者强力镇压,诸如黄子澄、齐泰等建文旧臣等

  • 公元16世纪: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6世纪16世纪进入明朝中期,该世纪主要经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虽然期间也有短时间发展但还是避免不了大明的衰弱。1505年孝宗去世,其子朱厚照即位,为明武宗,年号正德。武宗即位后清代野史常说他极好逸乐,导致正德年间战事频生,外有鞑靼达延汗进犯、内有叛乱和民变等重大事件。1520年武宗借出

  • 公元17世纪:内忧外患最终灭亡的大明到清兵入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7世纪该世纪处于明朝灭亡,清朝入关统治时期。1602年,明神宗不理朝政,缺官现象非常严重,南北两京共缺尚书三名,侍郎十名;各地缺巡抚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六十六名,知府二十五名。明神宗委顿于上,百官党争于下,明廷完全陷入空转之中。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互相倾轧,如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等

  • 公元18世纪:中国封建王朝最后的辉煌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8世纪该世纪主要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期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史称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国土辽阔,人口众多。中国清朝政府统一蒙古、东北、新疆、

  • 公元19世纪:走向衰落风雨飘摇的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9世纪19世纪是清朝进一步走向衰弱的时期,该时期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开启了屈辱的中国近代史。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帝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

  • 宋辽夏多民族竞争对峙的公元11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1世纪是多少年11世纪指公元1001年至公元1100年。该世纪处于北宋与辽国南北对峙而西夏也在两国中介于战和之间的三国并立时期。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规模侵宋。宰相寇凖力主抗战,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与辽军相持在澶州城下,辽军被迫求和。经过几番交涉,两国议和成功。和约主要内容是:宋每年

  • 宋金之间金戈铁马的12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2世纪是多少年12世纪指公元1101年至公元1200年。该世纪处于金崛前后灭亡辽与北宋,与南宋长期对抗的时期。宋徽宗继位后专好享乐,对朝政毫无兴趣,他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等。赵佶的生活糜烂,喜好逛青楼。还大兴土木,听信道士所言,在开封东北角修建万岁山,后改名为艮岳。艮岳方圆十余里,其中有芙

  • 蒙古铁骑横扫亚欧的13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3世纪是多少年13世纪指公元1201年至公元1300年。该世纪处于成吉思汗崛起建立幅员辽阔的蒙古帝国时期。1204年乞颜部领袖铁木真征服了蒙古高原各部。公元1206年春天,铁木真获得尊号“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国号“大蒙古国”。蒙古人是(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以尼伦和迭

  • 中国在公元8世纪属于什么朝代:盛极而衰的大唐中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8世纪是多少年8世纪指公元701年至公元800年。该世纪处于李唐复辟到开元盛世却又爆发安史之乱的唐朝中期。神龙元年(705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李显复位,恢复了大唐国号,李旦被立为相王。唐中宗却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则天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