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的儿子为什么不姓和,丰绅殷德是和珅取的名字吗

和珅的儿子为什么不姓和,丰绅殷德是和珅取的名字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238 更新时间:2024/3/8 20:23:17

看清宫剧时,乾隆的爱臣和珅是刷脸次数较多的“熟人”。另外,和珅还有个弟弟叫和琳;在剧中,和珅的府邸被标注为“和府”(后为恭王府);所以,人们都称和珅为和大人。这样的剧情,很容易让人想到和珅和琳二兄弟,应该姓和。可是,和珅的儿子却不姓和,而是名为丰绅殷德,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和珅并不姓和,和珅只是他的名字,他的姓氏为钮祜禄氏,他的姓名全称应为钮祜禄·和珅。当时的满族,除了皇室爱新觉罗氏外,还有八大姓氏,分别为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钮祜禄氏。和珅和琳兄弟俩就是钮祜禄氏的代表人物。乾隆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咸丰帝皇后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也都是钮祜禄氏。

和珅的老爹名叫钮祜禄·常保,满洲正红旗,是世袭的三等轻车都尉,后因其堂叔在随康熙出征准噶尔时阵亡,常保又被特赏为一等云骑尉。和珅的本名也是不和珅,而是叫善宝,与他老爹常宝就有一“宝”之缘。看来,父亲给儿子取名,也是有迹可循的。那么,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的名字为何与他的名字相去甚远呢?原来,丰绅殷德之名并不是和珅所取,而拜乾隆所赐。

乾隆四十年(1775)正月,乾隆最宠爱的十公主出生,半个月后,和珅的老婆也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当时,和珅是否给这个新生取名没有,史无记载,现在不得而知。等到和珅的儿子5岁时,乾隆帝亲自赐名为“丰绅殷德”,满语的意思为“福禄兴旺”。丰绅殷德只是名字,丰绅殷德的姓名的全称是钮祜禄·丰绅殷德。

随及,丰绅殷德被乾隆指定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之额驸,赏戴红绒结顶,双眼孔雀翎,穿金线花褂。小小年纪就一步登天。

说起这位十公主,那可是乾隆帝的心头肉。《清史稿·公主表》中记载:“主,高宗少女,素所钟爱,未嫁赐金机轿。”因此在和孝公主13岁时,便被破格册封为固伦公主,这也充分说明了乾隆对她的宠爱,因为按清朝法制所定:皇后所生之女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品级与亲王相当,而妃、嫔所生或者由皇后收养的其他皇亲宗室之女,则只能封为“和硕公主”,品级只相当于郡王。而固伦和孝公主是一个妃子所生,乾隆帝因为疼爱她,才破格封其为固伦公主。

在和孝公主16岁那年,乾隆便把她许配给丰绅殷德为妻,从此,丰绅殷德与固伦和孝公主两个人的命运就紧紧地连在一起了。这个在外来看来非常幸福的一对,其实也难有善终,因为他们的结合,只是一场政治联姻。所以,当乾隆驾崩,和珅失势被赐自尽后,丰绅殷德与固伦和孝公主的美好生活就走到尽头了。

和珅被杀以后,嘉庆皇帝很利落地将妹夫丰绅殷德削职为民,丰绅殷德虽然失势,但是两口子的生活还能保障。后来,嘉庆帝还是看着这个妹夫不顺眼,又直接把他流放到蒙古的乌里雅苏台,但是,丰绅殷德的妻子却不能随行。固伦和孝公主只有留京过着两地分居的“寡居”生活。丰绅殷德在蒙古只待了四年就死了,年仅36岁。

固伦和孝公主曾给丰绅殷德生了一个儿子,可是没几天就死了。公主觉得对不起夫家,后来抱养了一个孩子,但是这个孩子叫福恩,嘉庆、道光对他还很不错,但是后来的历史书就没有记载福恩的下落。丰绅殷德去世13年后,固伦和孝公主也抑郁而逝,享年49岁,与她的公公和珅寿同。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回回炮:轰开南宋大门襄阳的冷兵器巨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回回炮的介绍“回回炮”又名西域炮,巨石炮,襄阳炮。是一种抛石机,用于战争攻守的武器。这种抛石机不过是在古代抛石机的基础上改良、改进、创新得更加先进、威力更加巨大。十三世纪,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长达六年(公元1267——1273年)之久的宋元襄樊之战。在这次著名的战争中,元军使用“回回炮”先后攻打樊城、

  • 女驸马故事原型:真实的历史原来更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讲著名才女黄崇嘏的传奇一生,提起黄崇嘏或许许多人都不知道是谁吧?但是若是说起名传千古的那位历史女驸马,可能很多人都听过,黄梅戏的女驸马原型正是因黄崇嘏而来。黄崇嘏也是唐代蜀地之女,唐代蜀地多才女啊!想来薛涛就是,张窈窕也是,这位黄崇嘏也是,这位出身书香门第的才女,若是论其才华,可能

  • 蜀汉四相:四位治国能臣撑起蜀汉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蜀汉四相的介绍蜀汉四相也被称为蜀汉四英其中有: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 蜀汉政权四位有名的治国能臣,都怀相国之才。蜀汉四相之一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

  • 田豫:连刘备都欣赏的曹魏北方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田豫的介绍田豫(171年-252年),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东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初从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后来田豫常年镇守曹魏北疆,从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多有

  • 白马义从:义之所至生死相随的三国轻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马义从的介绍白马义从原指跟随公孙瓒的那些善射之士,后公孙瓒在与乌桓的对战中,深深的感觉一队精锐骑兵的重要性。因此,以那些善射之士为原形,组建了一支轻骑部队。由于公孙瓒酷爱白马,因而部队清一色全是白色的战马,而部队为表达忠心,均高喊:“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因而得名——白马义从。

  • 无当飞军:蜀汉的少数民族特种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无当飞军的介绍所谓无当飞军,是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利用当地蛮夷兵源,所组建的一支劲旅,为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无当飞军的第一任统帅是王平,最后一任统帅是张嶷。张嶷身先士卒,最后与无当飞军一起战阵亡。无当飞军的建立蜀汉政权原来就使用过三苗后裔的武陵蛮(从河南南迁,和西南夷不是一个体系的

  • 秃发树机能:比吴国蜀汉还让晋朝头疼的鲜卑族首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秃发树机能的介绍秃发树机能(?—280年),晋朝时期人物,秃发鲜卑族首领。“凉州鲜卑”秃发部首领匹孤的四世孙,他在祖父寿阗死后接替大首领位置。率部反抗西晋王朝,先后大破晋的封疆大吏胡烈、苏愉、牵弘、杨欣,攻陷凉州,威震天下,晋武帝惊呼:“虽复吴蜀之寇,未尝至此。”咸宁三年十二月,秃发树机能为晋将马隆

  • 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除了周亚夫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景帝时期,吴王刘濞联合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这六位宗室诸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这场西汉王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叛乱,仅仅持续了三个月就被平定。汉景帝能在短时间内平乱,名将周亚夫功不可没,这位再造汉室江山英雄也从此名垂青史,为

  • 舍我其谁的汉武大帝为何“轮台罪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虽然春秋时期还有华夷之间风俗不同、语言不通的困难,但经过春秋时期的思想准备,以及战国时期的混战,除北方偏远的地方外,在相对封闭的中华大地上,各民族进行了充分的融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统一度量衡,文同书、车同轨等措施更是加速了这一过程。西汉建立后,在继承先秦灿烂文化的基础上,除西域边疆外,在前所

  • 老上单于:使匈奴空前强大的草原头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老上单于的介绍老上单于,挛鞮氏,名稽粥,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子。公元前174年,冒顿单于病死,其子稽鬻立,号老上单于。在位时曾攻打月氏,占据全部河西地区。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冬,老上单于挥兵十四万直抵彭阳,其先锋人马火焚大汉回中宫,远哨铁骑逼近长安。汉文帝当即下令反击,调集重兵,老上单于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