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很喜欢朱高煦,却传位给了朱高炽

朱棣很喜欢朱高煦,却传位给了朱高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583 更新时间:2024/2/11 19:27:54

如果有熟读历史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明成祖朱棣的继任者是明仁宗朱高炽,他的长子。但是事实上,朱棣最爱的却并不是长子,而是他的第二个儿子朱高煦。朱棣对这个嫡出的次子喜欢的程度到了曾经在立储君一事上犹豫不决,哪怕后来太子确定是朱高炽了,但贵为太子的大哥朱高炽还得处处让着这个弟弟三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说说。

朱高炽和朱高煦两人都是徐皇后所生的,一母同胞,应该要相亲相爱才是。但是朱高煦这个人从小性格就很野蛮,他在小时候和其他藩王的世子一起去京城读书的时候,连自己的爷爷朱元璋都不怕,行为张狂放肆。到了长大之后,他击杀小官和欺辱百姓的事情都没少干,很多朝臣都因为他的品行而怪到他父亲朱棣头上。即使他让朱棣背了这么多个锅,朱棣还是很喜欢他,那是为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属意的皇位继承人不是朱棣,而是长子朱标。朱标死了之后,朱元璋把皇太孙朱允炆视为继承人,在朱元璋眼里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其他的儿子。朱棣是在朱允炆继位后通过所谓的“靖难之役”才坐上了皇位,也就是说,朱棣的皇位是打出来的。在靖难时期,朱棣有两次被困,都是被朱高煦救了。

第一次被困是朱棣兵败东昌,大将张玉也战死了,眼看要被挨揍了,谁知朱高煦率军赶到,仿如神兵天将般击退南军,把朱棣救出来;第二次被困是朱棣在浦子口被南军击败,朱高煦又率领大军赶到支援,这次朱棣干脆把指挥权交给朱高煦,让他率军作战,朱高煦也没有辜负朱棣的厚望,把朱允炆的军队再次击败。

本来儿子救老子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当朱棣当上皇帝之后,这就是很值得显摆的事情了。如果说朱高煦一开始只是天不怕地不怕,那么他想当皇帝的野心完全是朱棣激发出来的。朱棣曾经和朱高煦说过,世子朱高炽经常生病,让他好好地努力。这明显就是暗示朱高煦也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啊。

相比于肥胖体弱的朱高炽,朱高煦和朱棣在战场上并肩作战,而且救过朱棣性命,看上去似乎他更适合当太子。但是朱棣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高煦呢?原因是很复杂的。首先,朱高炽是嫡长子,立太子一向都是长子嫡孙优先的,朱高煦虽然是嫡子却非长子;其次,朱元璋曾经称赞过朱高炽,却对朱高煦表示厌恶,朱棣的皇位得来不正,他选继承人肯定得选一个朱元璋夸过的啊;最后,朱棣在位期间经常征战,朝廷其实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朱高炽的仁厚比朱高煦的骁勇更合适治理天下。

虽然朱棣很喜欢朱高煦这个二儿子,却把皇位传给了朱高炽。也正正因为朱棣这种理性的选择,才有了后来非常出名的仁宣之治。不得不说,朱棣这个人确实目光远大啊。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21年,当齐国不战而降,这标志着秦王嬴政仅仅使用十个春秋就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同时也为中国的战国时代画上了句号。那么秦王嬴政在统一了中国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呢?让我们翻开史书,拨开重重的历史迷雾,来探究这段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的历史真相。一、在制度上统一1、称谓的改变:在秦朝以前,周天子都称之

  • 桑弘羊: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财政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桑弘羊的介绍桑弘羊(前155年?—前80年),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等职。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汉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

  • 秦国名将蒙恬:第一个彻底打垮游牧民族的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蒙恬,战国末秦朝初秦国著名将领,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蒙恬北防匈奴多年,威震北方。世代将门,威震中原。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蒙骜作为秦国将领,先伐韩,后攻魏,共为秦国攻取70余城,在中国历史上亦为罕见,官至上卿。蒙恬父亲蒙武,

  • 犬戎:倾覆西周王朝的游牧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犬戎的介绍古代部落名,猃狁,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到西周末期,由于周幽王废嫡立庶,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结果周幽王被野蛮强悍的犬戎族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被犬戎占领。曾经强盛一时的西周王朝覆灭。后世中原王朝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类比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

  • 中国十大“名门望族”,里面有你的家族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中国姓氏,数量特别多,历史源远流长。百家姓上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据统计,记录在文献中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个字的146个。如此多的姓氏之中,就有很多姓氏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巨大作用,形成出将入相的名门望族,对历史的走向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

  • 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的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琅琊王氏是王姓最为重要的支派之一,也是汉唐时期最有影响的一个政治大族。因此,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把这样一个政治大族当作研究重点,并为此推出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已经并仍在是许多前贤今彦的共同做法。而从姓氏研究的角度看,琅琊王氏一向与太原王氏和开闽王氏、三槐王氏并称为王姓4大支派,不仅在汉魏以后的

  • 楚汉争霸中为何说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很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之一。《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名篇,也是多年来中学语文教材必选的名篇。然而,因为大多数学生并不会去看原文和相关的刘邦、张良、樊哙等人的纪传,所以大家望文生义,往往把项羽当做庸人,把刘邦当做奸人,把范增、张良当聪明人,把项伯当小人,把樊哙当莽撞人。其

  • 琅琊王氏的由来,琅,是什么意思,琊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琅邪郡也。谓琅邪郡之字如此作也。前志曰:琅邪郡,秦置,属徐州。后志曰:琅邪国,属徐州刺史部。许从前汉之制,故曰郡。前志:郡领东武等五十一县,今山东兖州府东境,沂州府及青州府南境,莒州,莱州府南境,胶州一带皆是其地。今兖州府诸城县县东南百四十里有故琅邪城。古齐琅邪邑也。其地有琅邪山。管子、齐桓公将东游

  • 洛川会议:一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洛川会议时间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国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确定党在抗战时期的纲领、路线和政策,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

  • 红军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甘肃河西走廊最西端的一个县过去叫安西县,2006年恢复名为瓜州县,紧邻新疆东大门哈密。在瓜州县城南郊,矗立着一座巍峨的纪念塔---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在河西走廊的若干红军纪念设施中,瓜州县红军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是独具特色的一座纪念性设施,它向人们诉说着七十多年前红军西路军将士在此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