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汉战争京索之战战役分析

楚汉战争京索之战战役分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70 更新时间:2024/2/8 10:21:20

激烈的骑兵攻防是楚汉京索之战的主要特点,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较早的骑兵作战的典型战例。《资治通鉴》卷九对京、索之战记载道:“楚起于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楚骑来众,汉王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秦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汉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愿得大王左右善骑者傅之。’乃拜灌婴为中大大,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骑兵击楚骑于荥阳东,大破之,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楚追师以骑兵为主力,并达到了相当的数量。

《史记项羽本纪》关于楚、汉彭城之战的记载中多次出现“楚骑追汉王,汉王急”的描绘,正是楚骑较精锐的反映。不过,项羽楚军的基干力量为起于吴楚等地的项氏子弟兵,主要当以步兵为主。直到汉代吴楚地仍然是少有骑兵,钱子文《补汉兵志》谓:“大抵金城、天水、陇西、安定、北地、河东、上党、上郡多骑士;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巴蜀多材官;江淮以南多楼船士。”其说甚是。景帝吴楚七国之乱时,吴军亦是多步卒而少骑兵。因此楚骑相比于继秦雄居关中,骑兵众多的汉军,难免要相形见绌。

骑兵为独立编制的郎中骑兵,对此《史记灌婴列传》记载较《资治通鉴》为详,“乃拜灌婴为中大夫,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郎中骑兵击楚骑于荥阳东,大破之”。《汉书》叙事与《史记》略同,王先谦《汉书补注》释之曰:“即百官表之郎中骑将也。”《汉书百官公卿表》则曰:“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皆比千石。”认为郎中骑兵即后来汉廷统属于郎中令的近卫骑兵。拘泥于西汉后世制度是王说之失,楚汉战争时各种制度较为纷杂,将郎中骑兵完全等同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员数不过千人的郎中骑将所辖侍卫骑军显然是有问题的。因为京、索之战中的汉郎中骑兵的规模,要远远超过千人,其职能也不局限于护卫汉王刘邦。且灌婴以中大夫统帅郎中骑兵,地位要在秩位仅比千石的郎中骑将之上。

案《汉书百官公卿表》“卫尉”条,“卫尉,秦官,掌宫门卫屯兵,有丞。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后元年复为卫尉”,也可为灌氏所任中大夫地位较高的一个旁证。但点明郎中骑兵为刘邦驾前精锐则是王氏说法之长,灌婴能够成为郎中骑兵的统帅,正是由于他为刘邦丰沛旧人,关系甚密。还应说明的是,刘邦起兵后军中很早就拥有骑兵,如傅宽,“以魏五大夫骑将从,为舍人,起横阳。从攻安阳、杠里,赵贲军于开封,及击杨熊曲遇、阳武,斩首十二级,赐爵卿。从至霸上。沛公为汉王,赐宽封号共德君。从入汉中,为右骑将”。

靳歙,“以中涓从,起宛朐。攻济阳。破李由军。击秦军开封东,斩骑千人将一人,首五十七级,捕虏七十三人,赐爵封临平君。又战蓝田北,斩车司马二人,骑长一人,首二十八级,捕虏五十七人。至霸上。沛公为汉王,赐歙爵建武侯,迁骑都尉”。

以上都是汉军中有名的骑兵将领。樊哙在还定三秦后也曾统领骑兵,“从击章平军好峙,攻城,先登陷阵,斩县令丞各一人,首十一级,虏二十人,迁为郎中骑将”。

京索之战时刘邦又对郎中骑兵进行较大的整顿与扩编,从前引《资治通鉴》、《史记·灌婴列传》的记载看主要是补充进大批善于骑射、有骑兵作战经验的关中秦人,不但李必,骆甲等中层指挥官多为秦人,普通骑士也当多为秦人。大批秦人加入汉军,无疑是汉军骑兵实力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京索之战胜利后,由于刘邦、项羽对峙的成皋、广武一线的正面战场多为阵地拉锯战,郎中骑兵这支汉军骑兵精锐主要深入楚军后方断项羽粮道和攻打楚军后方力量以及与韩信一起的行动,始终是刘邦大军突击力量的骨干。

汉军能够得以在京索之战中击破气势正盛的楚师,主要得益于刘邦从彭城退回荥阳后招集溃散众军。

《史记项羽本纪》即云:“汉王间往从之,稍稍收其士卒。至荥阳,诸败军皆会。”特别是由灌婴统帅的新组建的精锐骑兵。

萧何调集征发关中人力、物力源源不断地供给前线,也是汉军实力在惨败后得以迅速恢复的关键因素之一。《汉书高帝纪》记载京索之战时,“五月,汉王屯荥阳,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所谓老弱未傅者,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今老弱未尝傅者皆发之,未二十三为弱,过五十六为老。”但这实际上是西汉武帝以后的制度,根据出土云梦秦律推算,秦傅籍给公家徭役的起始年龄当为十七岁,可见弱者要低于十七岁。

从《史记灌婴列传》、《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等所反映京索之战时汉军扩编的骑兵多由关中秦人组成的情况来看,萧何所发关中士卒未必尽为老弱,因为老弱残兵组成的乌合之众是不会有较强战斗力的。所以史言萧何发关中老弱诣军,只是极言强调其竭尽全力而已,实际情况仍当是以发丁壮至前线参战为主,老弱者大概是承担为大军运送粮饷等后勤保障任务,《史记高祖本纪》:“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的记载就是较好的证据。由此可见,汉军既得到源源不断的兵力、物资补充,又有名将灌婴统帅精锐骑兵,加以在荥阳已休整近月时间,以逸待劳,有力量阻击并打败楚兵于京索一带,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相比于元气日益恢复的汉军,楚军却逐渐成为一支疲惫之师。应该说,从齐地回师的三万楚军无疑是楚军的精锐,是霸王项羽赖以纵横天下的基本力量,战斗力是很强的。但正如《孙子兵法》所云:“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经过近三个月之久地不停顿地激战与长途跋涉,这支精锐楚军已臻于强弩之末的窘境。

从双方第一线兵力对比看,楚军也相当不利。由于后续步兵主力尚未能跟进,前线楚军的兵力过于单薄,受挫于兵马日益雄厚的汉军并不意外(案:彭城战役后楚总兵力未必少于汉,汉军兵力优势的逐渐取得主要得益于刘邦成皋之战多次大破楚军,与关中的人力补充)。项羽对这种情况当也是有所了解的,因而他在京索之战失利后没有继续做盲目的强攻,而是适当地转入短期休整,平定后方,调集援兵,直至是年八月后才重新对荥阳一线的汉军发起大规模进攻。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楚汉战争井陉之战的背景及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井陉之战是公元前204年汉军与赵军之间的战役,韩信是在获得刘邦的允许后,为了进一步击垮项羽在国内的割据势力,在井陉口一带和赵军交战,最终以少胜多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此战中汉军统帅韩信表现出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兵韬略,其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井陉之战则是他战例中的代表作。战争

  • 楚汉战争井陉之战韩信背水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井陉之战是公元前204年汉军与赵军之间的战役,韩信是在获得刘邦的允许后,为了进一步击垮项羽在国内的割据势力,在井陉口一带和赵军交战,最终以少胜多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战争过程:韩信背水一战 此战中汉军统帅韩信表现出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兵韬略,其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井陉之战则

  • 楚汉战争井陉之战史记记载译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突破井陉口,攻击赵国。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在井陉口聚集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耳辅助,计议要夺取赵国。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可是,我

  • 项羽刘邦楚汉之争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历史背景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今河北广

  • 楚汉战争参战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国 韩王成时期 韩成是前韩国王室,秦末被拥立为韩王。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项羽封韩王成为韩王,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因张良降汉,导致项羽受到威胁。项羽就以韩王无大功,而张良又为刘邦谋臣为由,将其留在彭城,贬爵为侯,不久杀之便杀了韩王成。郑昌时期 郑昌,秦朝时吴县(会稽郡治所,今江苏苏州)县

  • 楚汉之争的战争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汉建立 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经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却不得不走封建统治的老路,遂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在这场角逐中,项羽具有强烈的旧贵族意识,不善于用人,不能重建统一王朝。刘邦知人善任,因

  • 历史上对楚汉战争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楚汉战争是指继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项羽和刘邦之间为争夺封建统治权力而进行的战争。自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初至高祖五年(公演前202年)十二月,历时4年余。在秦末农民大起义过程中,陈胜牺牲后,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成为反秦武装的两支主力。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刘邦、项羽相继率兵入关,推翻秦王

  • 楚汉战争巨鹿之战的全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

  • 楚汉战争巨鹿之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

  • 楚汉战争还定三秦之战详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刘邦灭秦战争结束,项羽凭借其军事实力,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为困锁可能与其争夺天下的刘邦,将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汉中(今陕西秦岭以南及湖北西部三郡)封于刘邦,迫其离开关中。并将关中分割为三,封秦降将章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