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秦灭六国为什么按照这个顺序来

揭秘秦灭六国为什么按照这个顺序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177 更新时间:2024/2/8 10:34:08

古人做事,讲究三思后行,这一点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要发起对另一个国家的战争,没有充足的准备当然不行,有了准备,还要有规划。秦始皇对六国发动战争期间,第一个开刀的就是邻居韩国。当时,与秦国接壤的并不是只有一个韩国,还有另外三个国家,但是为什么秦国会选择首先对韩国发起战争?

公元前230年,秦国将领内史腾,奉命突然率部南下,渡过黄河进攻韩国。韩国被打得措手不及,无力抵抗。秦军一举攻克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俘获韩王安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成为第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

我们从地图上看,秦国与赵国、魏国、韩国、楚国同时接壤。为何秦始皇吞并六国之战,首先拿韩国开刀?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韩国的地理位置太微妙了,它不偏不倚,正好堵在秦国函谷关前面。这就尴尬了,相当于在秦国的大门口堵上了一块大石头。秦国军队要外出对六国进行友好访问,就不得不首先搬开这块大石头。

其实,早在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就打算直接灭掉韩国。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灭国这种先例,此举会引起六国的攻击。秦国虽然强大,但也无力同时与六国作战。所以,秦国就放弃了灭掉韩国的打算。到秦始皇时期,秦国国力大幅度增加,不再惧怕六国联手,攻取韩国就成了首要之举。

其次,拿韩国开刀,可以获取宝贵的战略资源。在战国七雄中,韩国地盘最小,实力最弱,可韩国拥有天下著名的铁矿。韩国依靠丰富的铁矿石,再加上精巧的制作工艺,从而制造出质量水平很高的武器,深受各国欢迎。

韩国制造的武器一是强弓劲弩,以至于有“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的说法,能射800米之外,“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二是刀剑,韩国刀剑“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那是相当厉害。秦国攻占韩国后,就可以利用韩国的战略资源,发动下一步统一之战。

再者,是出于远交近攻的战略考虑。秦国老早就有吞并六国的野心,但具体到操作上,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直没有提到战略的高度。直到谋士范雎给秦昭王献上一计。范雎劝告秦昭王放弃攻打较远的齐国的打算,改而进攻邻居魏国和韩国。这就是所谓的“远交近攻”。那么,秦国为何不攻打同样是邻居的赵国呢?

其实,在攻打韩国之前,秦国还真是与赵国展开了一场恶战。然而,赵国的实力比较强大,哪怕长平之战中被白起坑杀了40万士兵,还没有失去战斗力。在名将李牧的率领下,赵国军队甚至还能在肥之战和番吾之战中,两次大败秦军,歼灭秦军15万人。拿不下赵国这块硬骨头,秦始皇只好“捏软柿子”,转而进攻韩国。

最后,也是韩国自己作死。我们再翻开地图,发现韩国位于秦国、楚国、魏国、齐国之间,可谓四面受敌,历来就是“四战之地”,战争频繁。照说,在夹缝中生存,就应该夹起尾巴做人,搞好与邻居们的关系。可韩国倒好,常常扮演“见风使舵”的角色,反复无常。

这就是说,秦国强大,韩国就倒向秦国,做秦国的“跟屁虫”;楚国打了胜仗,又赶紧扑向楚国的怀抱。对,“朝秦暮楚”说的就是韩国。不仅如此,韩国还欺负比他更弱的国家。战国初期,韩国就灭掉了郑国

基于此,韩国在战国七雄中人缘非常差,谁也不待见他们。于是,当秦国将领内史腾率领虎狼之师攻破韩国时,其余战国五雄,都作壁上观,无人施以援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汉时期为什么多出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刘邦建立西汉,到王莽篡位建新朝,在西汉的二百一十年间,这个王朝共出现了十二位帝王。其中,光是贤明赞誉千古未绝的帝王,就有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和汉宣帝刘询。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刘家能出如此多明君,首先便与其时代密切相关。我们不难发现,西汉的明君,主要生活在西汉

  • 秦国兵将杀敌为什么还要割头剜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国人是如何计算军功的,知道秦史的肯定知道是靠着数人头论军功的。这种算法似乎跟如今打游戏有点很相像。不过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群军打的可不是游戏,人头是没有什么数据帮你统计的。一边打仗,一边砍人头,这种操作真的不影响打仗吗?对于一边打仗,一边拎着人头,这个场景在战国秦军真的是存在的。《战国策·韩策》中

  • 杀神白起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说古代的话,那出彩的将军是在是太多太多了,孙武、吴起、孙膑、白起、王翦、廉颇、李牧、韩信.........等等一系类的历史上名将数不胜数,但是要是说古代历史上、统帅能力最强、军事家,还是“战神”白起。但历史上被称为战神的也不止有白起一个人,白起究竟算不算得军事家顶端的那个人呢?白起的战神之名名副

  • 为什么都说王莽是穿越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许多神秘之人,但是说到神秘就不得不提到王莽了,王莽为何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人之一呢?因为就在两千多年前的时候王莽在当上新朝的开国皇帝之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就算是放在今天来说的话仍然使用,比方说土地国有化,币制改革,建立国营企业,计划经济政策,民主主义等等等

  • 解忧公主:远嫁西域五十年 柔肩堪抵十万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之所以是汉朝最伟大的皇帝,除了做出经济改革的贡献以外,能压制住匈奴也是原因之一。汉武帝几乎是可以横扫匈奴的入侵,保证了当时中原的稳定发展,不过既然汉朝对匈奴有绝对的统治力为什么还是有汉皇帝会把公主嫁去和亲呢?当时就已经有政治联姻的目的可能也是为了换取长期的和平。汉高祖白登之围后,大汉王朝创立了

  • 汉朝和亲为什么只有公主远嫁没有皇帝娶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史记·刘敬传》中有这样一句话,“控弦之士三十余万”。这句话说的是匈奴,表达了当时匈奴的强大。西汉初匈奴的统治者是冒顿单于,他们不断地侵扰汉族边界,并且掠夺财富,以及抓捕奴隶。因为西汉当时刚刚建立,并不稳定,所以不足以抵抗这些匈奴。没办法,只能以“和亲”来争取时间,恢复实力。在《汉书》中有句话很好

  • 汉朝能压制匈奴汉元帝为什么还要与匈奴和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楚汉争霸时期,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迅速壮大,并在汉初联合韩王信南下,刘邦讨伐匈奴遭遇“白登之围”后,不得已与匈奴和亲,从而争取壮大自身的时间。汉武帝时期,汉朝历经七十余年治理早已强大起来,面对匈奴的不断入侵,汉武帝断然发动反击,大败匈奴后将其将远驱漠北。然而,汉元帝时汉朝却又与匈奴再度和亲(昭君出

  • 龙城飞将指到底是卫青还是李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昌龄的《出塞》里提到“龙城飞将”,说只要有这位龙城飞将在,便可以“不教胡马度阴山”,抵御外族的入侵。很多人比较好奇这位龙城飞将到底是什么人,大部分人认为就是汉朝时期有“飞将军”称号的李广,但是也有人提出过不同意见,认为这个飞将军并非是李广,而是另有其人,很可能就是卫青。龙城飞将到底讲的谁,这个问题

  • 大汉飞将军李广为什么终生没能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飞将军李广是西汉名将,在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都深受重用,也是抗击匈奴的一代大将。但对于李广来说,可能他一生最遗憾的一件事就是没能封侯,虽然他的功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但李广的名声也是让匈奴畏服,所以才有“飞将军”之称。那李广为什么到死没未能封侯呢?感觉李广真的差那么一点点运气,历史上有太多机遇无法预知,

  • 西汉和东汉的评价为什么会两极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把东汉和西汉的时间加在一起,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但人们似乎对西汉的印象会比东汉更加深刻一些,而且评价也会更高。人们提到东汉的时候,往往就是和三国历史联系到了一起,所以东汉的存在感一直不高,想起来的都是最落寞的时刻。为什么人们对西汉和东汉的评价如此两极呢?难道是因为西汉出了一个汉武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