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曹操手下有哪些知名文臣武将

三国曹操手下有哪些知名文臣武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827 更新时间:2024/4/4 21:56:23

实际上,三国时期曹操身边从来不缺能人异士,曹操招揽人才的方式也最为开放。曹操奉行唯才是举,这对于天下才子来说都是一生难得入仕的机会。所以曹操身边的文臣武将竞争十分激烈,大家能熟知的哪些人物也都是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才能留在曹操身边。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曹操身边究竟是有哪些著名的将领、谋臣,这些人中也有一位超过曹操的人,他就是司马懿。

曹操手下文臣武将大盘点:

五子良将有: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八虎骑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曹洪、曹休、夏侯尚、曹真。其他武将有:典韦、许褚、庞德李典、文钦等数十人。一等谋臣有: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刘晔、蒋济、司马懿(后期)。二等谋臣有:华歆、钟鹞、满宠、毛玠、贾逵、杨修、辛毗、王、张既、郭淮等三十几人。其他谋臣有:袁涣张范、陈琳、王昶等五十几位。这其中能制衡司马懿的不在少数,至少武将中的张辽、徐晃、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夏侯尚、曹真等;文臣中的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刘晔等,都是可以制衡司马懿的人。可为何最终只有司马懿脱颖而出,成为曹魏最大的权臣呢?这就不得不说一下,曹丕及曹叡对这支优秀人才队伍的使用了。

曹丕上位后的形势:

曹丕的能力照比曹操相差得应该不是一点半点,主席评价曹丕说“有些才华,但远不如曹操,在政治上也平庸……”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曹丕的文治武功确实比不上其父曹操。他继位之前,曾发生与弟弟曹植争位的事,并因此在这两兄弟身边还形成了不同的圈子,互相以对方为政敌。再加上曹丕的心胸远不如曹操宽广,所以他对当初支持曹植的人都不会重用。除了争夺储位使曹魏内部人才分化,还有一些因为其他原因,所以,到曹丕继位时,他手下的文臣武将力量已大不如曹操时期。

曹操给曹丕留下的能独当一面的武将:

在能制衡司马懿的人中,武将大概有:张辽(169年-222年)、徐晃(?-227年)、夏侯惇(?-220年)、夏侯渊(?-219年)、曹仁(168-223年)、曹纯(170年-210年)、曹洪(?-232年)、曹休(?-228年)、夏侯尚(?-226年)、曹真(?—231年),文臣本文不暂不作分析。武将中在220年曹操病逝前就牺牲的有:夏侯惇、夏侯渊、曹纯等几位。

被曹丕善待重用的武将:

经过上面的排除,曹丕继位时剩下的能独当一面的武将只剩下:张辽、徐晃、曹仁、曹洪、曹休、夏侯尚、曹真这几位。下面就来看看曹丕和曹叡对这几位大将的任用情况。

东吴克星张辽:

张辽比司马懿大10岁,是曹丕非常重视的武将之一,曹丕继任张辽为前将军,驻防合肥。221年,再拜张辽为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千六百户,并为张辽建造屋舍,优待其母,甚至连当年追随张辽冲击孙权帅旗的一些步卒都全部被封为虎贲。可见,张辽是曹丕继位后最为重用的武将之一,可惜,到222年时,张辽便在曹丕伐吴的战争中病逝,享年只有53岁。可以说,张辽多年来一直都是曹魏对付东吴的名将,是孙权最为忌惮的曹魏大将,曹丕重用张辽与其当时打算对付东吴有很大关系,从这一点看,曹丕还是有一些用人眼光的。

老将徐晃:

徐晃是曹丕比较重视的武将,他继位后封徐晃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不久后又封为阳平侯。220年,徐晃在上庸打败蜀汉守将刘封,后又与曹仁攻克了东吴镇守襄阳的部将陈邵。222年,在伐吴战争中徐晃归属于上军大将军曹真统领,此战中魏军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到226年,曹丕去世后,徐晃与司马懿曾受命到襄阳迎战东吴诸葛瑾,此战徐晃立功,被增食邑二百,共计享受食邑三千一百户。可见,徐晃也是能制衡司马懿的一员武将,当时,司马懿并没有多少独当一面的机会,可惜他活不过司马懿,比司马懿早牺牲了整整24年,到227年就病逝了。

曹家重臣曹仁:

曹仁比司马懿大11岁,也是曹丕非常重视的自家大将,他拜曹仁为车骑将军,令其统率荆、扬、益州军事,进封陈侯,增邑二千,食邑达到三千五百户。后来,曹仁屯驻于宛城,221年,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期间曹仁奉命讨伐了叛将郑甘,移屯于临颍,迁为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后接替张辽还屯于合肥。222年曹丕伐吴时,曹仁是中路大军的主将。不幸的是,在此战中,曹仁吃了败仗,败退不久,便逝世了,享年56岁。曹仁是曹魏独当一面的大将,他在驰骋沙场的时候,还轮不到司马懿,可惜他也过早病逝。

曹家千里驹曹休:

曹休是曹操族子,生年未载,应该与187年出生的曹丕差不多,但应该比司马懿小,被曹操誉为“千里驹”。曹休是曹丕非常重视的武将,曾任命其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负责抵御孙权。222年,曹丕南征时,曹休是东路大军的主将,率领张辽、臧霸、贾逵、王凌等将从东线出兵伐吴,曹休比较幸运,是三路大军中唯一取胜的一路。回军后,曹休被拜为扬州牧,驻扎在东南边境防御东吴。226年,曹丕去世时,专门托孤于曹休、陈群、曹真、司马懿辅政曹叡。曹叡继位后,迁曹休为大司马,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都督扬州。后在与东吴的交战中,险些全军覆没,战败后曹叡虽未责备他,但他自己很惭恨。228年曹休背部痈发,不久就病逝了。曹休应该是曹家后期比较优秀的武将,可惜他也活不过司马懿。

曹家最后的希望曹真:

曹真是曹操养子,生年也未记载,应该比曹丕还小,所以比司马懿也要小,他是曹丕非常重视的武将。曹丕继位后先封曹真为镇西将军,后又升任其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曹丕死后,曹真也是受托孤的辅政重臣之一。曹叡继位后,进曹真为大将军,地位仅次大司马曹休。可见,曹休、曹真无疑是制衡司马懿的最重要力量。曹真掌权后,曾力挫诸葛亮的北伐行动。曹休病逝后,曹真接任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231年,曹真不幸病逝,使曹家丧失了最有能力制衡司马懿的武将。

被曹丕弃用的武将:

曹洪是曹操从弟,属于老牌名将。曹洪是被曹丕弃用的大将之一,曹丕继位封曹洪为骠骑将军,都阳侯。222年曹丕南征东吴时,并未任用曹洪。到226年时,曹丕借曹洪的门客犯法一事牵累曹洪,将曹洪打入大牢并要处死。后经群臣及卞太后的求情,曹洪才被免死,出狱后被免为庶人。曹丕之所以这样对待曹洪,主要是因为曹洪早年间曾拒绝借钱给年少的曹丕,因此遭曹丕怀恨,可见曹丕心胸确实狭隘。曹叡继位后,虽用曹洪为后将军,但其锐气早已不复当年,到232年曹洪就逝世了。

被曹丕折磨的夏侯尚:

夏侯尚是夏侯渊的侄子,也是比较有才能的武将,本来与魏文帝曹丕亲近友好,开始比较受曹丕重视,但在224年,曹丕因为夏侯尚宠幸爱妾而疏远正妻曹氏之女,而派人绞杀了夏侯尚的爱妾,这令夏侯尚悲伤欲绝,曹丕知道后更加生气,但并未惩治其本人。仅一年后,夏侯尚便病重,到226年,夏侯尚病逝。曹丕虽然对夏侯尚并未惩治,但也没有太重用他。

另外能支撑曹家基业,制衡司马懿的还有曹彰、于禁等将,但他们都被曹丕害死了。所以,司马懿的冒头真是天意,有能力制衡他的人一个接一个自动消失,为其掌权创造了好机会。恐怕曹操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培养的这些大将最后会落得这样的结果!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夏姬是什么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姬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夏姬出身于郑国,是郑穆公的女儿。不过夏姬也是古代五大艳后之一,她曾与多位诸侯有关系,而且七次嫁给她人为妻,共有九个男人因她而死。这种事迹在历史上也不多见,所以很多人好奇夏姬一生的经历到底是怎样的,夏姬究竟是有多大的魅力竟能做到如此地步?那这次就为大家简单讲讲夏姬的典故故事,想

  • 李存勖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存勖是后唐开国皇帝,唐末著名军事家。李存勖一生骁勇善战,深谋远虑,在担任晋王期间曾多次击败后梁,还有北方契丹。当时契丹人的战力十分强悍,但李存勖却能从中胜绩连连,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虽然李存勖打仗有一手,但没有治国之才,他在位期间重用官宦,杀害忠臣,还对百姓巧取豪夺,弄得民不聊生,士卒离心。这次

  • 诸葛亮军事能力不行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虽然《三国演义》存在一定神话诸葛亮的成分,但诸葛亮在历史上的评价的确很高。“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便很好的总结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很多人都会觉得真实的诸葛亮军事能力不佳,并没有那么厉害。实际上从战绩来看,诸葛亮的确算不上三国中的最强将领,但诸葛亮对于整个蜀汉的重要性不光是体现在打胜仗上

  •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犯了哪些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太宗一世英名,被称为“千古一帝”。不过圣人也会犯错,唐太宗到了晚年也曾犯过几个错误,给后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唐太宗晚年会突然犯起糊涂,接连做了一些荒唐之事。实际上这是偶然,但也可能是必然,毕竟唐太宗年轻时常年征战四方,而且勤于政事,所以精力消耗过多。而且一旦坐上皇位,又有哪个皇帝不

  •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为何齐王田荣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田荣是齐国田氏宗亲,秦末跟随陈涉一同起义,最终恢复齐国并自立为王。不过当时推翻秦朝的主力是项羽,项羽还是想通过分封诸侯的方式来稳固权利。此后项羽便开始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计划,不过田荣并没有臣服项羽,反而第一个站出来起兵对抗他。田荣此举将项羽彻底激怒,此后项羽亲自率领大军攻齐,田荣兵败被杀。为什么田荣明

  • 朱高煦真的被明宣宗做成了“瓦罐焖鸡”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朱高煦其实这个人其实在历史上也是很有故事的,传说啊,传说这个人最后竟然被明宣宗做成了“瓦罐焖鸡”,我的天啊,这也太惨了吧,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在历史上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真正的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此事,对于这个问题小编也还是很有话说的啊,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老哥别错过了

  • 吕蒙一生有多励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蒙是吴国名将,也是东吴四杰之一。实际上吕蒙的有一段十分励志的经历,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实际上两个成语就和吕蒙有关。吕蒙早期不识字,孙权告诉吕蒙如今他已身居要职,应该多读点书才对。但吕蒙总是以军务繁忙当做理由,直到孙权再次好心相告才下定决心开始学习。等鲁肃再次见到吕蒙时,不禁感

  • 司马光如何评价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兔死狗烹”可能很多人都会因此想到韩信,韩信被誉为是刘邦开国的第一功臣,最后却遭到陷害,不得善终。虽然史书提及韩信有谋反的迹象,但真相究竟是什么早已无从知晓。韩信也是有勇有谋之人,难道他就没提前想到自己的下场吗?司马光就曾评价韩信,认为他的失败还是因为没能看透刘邦的为人。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司马光究

  • 刘备性格助他成就大业,刘备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性格决定命运,不同的性格往往就会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刘备在演义中被贴上最大的标签便是“仁义”二字,不过光有仁义还不能帮助刘备成就大业。刘备身为蜀汉的领袖,他必须要有过人的领导力,还要有审时度势的敏感嗅觉。可能因为蜀汉的人都太出名,导致很多人都忽略了刘备的重要性。实际上,蜀国能有一番成就刘备绝对占据最

  • 唐朝李泌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目前正在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男主李必其原型人物就是唐朝的谋臣李泌。李泌是大唐中期著名的政治家、谋臣和学者,很早便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从而成为东宫官员。此后遭到宰相杨国忠的嫉妒,因此只能暂且选择归隐。李泌一共经历了四代君王,期间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很多小伙伴想知道李泌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