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喜不喜欢武则天

李世民喜不喜欢武则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12 更新时间:2024/3/5 22:02:35

传奇的女帝武则天,单单看她的身份就知道,她的人生一定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她进宫的时候是李世民时期,也算是陪伴了李世民很多年,然而直到李世民死,武则天也没有一个孩子,李世民为何这样不喜欢武则天?既然不喜欢,为何还要赐名“媚娘”?那么,李世民喜欢的究竟是谁?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世民爱过武则天吗?当然了,这个“爱”字是现代词语,换成古代词语,应该是李世民“宠幸”武则天吗?

武则天入宫的时候14岁,很漂亮也很妩媚。李世民见了很喜欢,把她封为才人,又赐了个“武媚娘”的名字给她。然而,在整个李世民在位的时期,也就仅仅如此了。而且,武则天跟了李世民那么多年,没有一个孩子,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对武则天的态度。

为什么娇媚可爱的武则天得不到李世民的宠幸呢?

1.驯马事件。

《资治通鉴》中记载,说吐蕃送了一匹名马狮子骢给李世民,但此马性情刚烈,谁也制服不了它。众目睽睽之下,武则天却站起来自荐,说她能治服烈马。李世民好奇,于是问她准备如何治服?

武则天便提出先以铁鞭抽它;若不服,再用铁锤打它;再不服,便拿匕首杀它。李世民听了笑着说,那样朕的宝马不就死了吗?武则天却说,宝马良驹本来都应该被君主所用,若是不能用,留着有什么用呢?

李世民当时听完,觉得武则天心狠手辣,本来给她改个“媚娘”,现在觉得一点儿也不媚了,所以,从此对她非常冷淡。

2.“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预言。

这事也记载在《资治通鉴》上。说李世民晚年,民间到处都在传“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流言。李世民因此寝食难安,就诏太史令李淳风入宫,询问此事。

结果李淳风说,他夜观天象,发现太白经天,祸乱天年人已在陛下的皇宫之中。李世民又问是哪一个人呢?李淳风以天机不可泄露为由,终止了这次谈话。后来,李世民想要杀光武姓人。

李淳风却说,天命不可违。现在此人已在宫中,年纪差不多30岁,再过30年,她亦老了。人老心慈,也许会对李家子孙手下留情。若是杀了此人,上天也会再派一个人来完成这件事,到那时候,再派来的人才30多岁,正是心狠手辣的时候,难免会把李氏子孙屠戮殆净。李世民听了,这才叹气罢手。

后来,有一次在宴会上,李世民听说心腹大将李君羡的小名居然叫五娘子,联想到民间流言,武断地认为他便是那个“女主武王代天下”的人,所以找了个借口把他给杀了。(当然了,这也是史书的猜测。)

尽管如此,李世民还是对武姓人颇为提防,所以此时的武则天,更得坐冷板凳了。其实,纵观李世民喜欢的类型,就会发现武则天就算没有流言事件,她也绝对不是李世民喜欢的那一款,为何这样说呢?

3.李世民喜欢的是像长孙皇后这样的女人。

长孙皇后知书达理,温柔善良,因此深得李世民敬重。李世民数次把政事拿出来想和她讨论,都遭到她的回绝,表示女人不能干预政事。

但长孙皇后并非只是个不问政治的人。早在李渊夺天下的时候,由于李世民建立了许多战功,又很能笼络人才,所以太子李建成很担心他会夺走自己的太子之位,不断在李渊面前进谗言。

李渊也忌惮李世民的势力,所以故意以李建成来压制他。这样一来,李世民和他们的矛盾就尖锐起来,就想要自己做皇帝了。

这个时候的长孙皇后一方面尽心尽力地侍奉李渊,讨李渊的欢心;另一方面又和李建成的嫔妃们关系搞得很融洽。这样一来,李渊和李建成等人的行为都被长孙皇后知道得清清楚楚,也就意味着李世民对他们的动向了解得一清二楚。

后来,在玄武门之变前,又是长孙皇后给士兵们鼓气,让他们随李世民奋勇杀敌,最终玄武门之变成功,夺得了政权。而长孙皇后也登上了皇后的位子。

李世民做了皇帝,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于是广开言路,让大臣们给他多提意见。魏征是个实诚人,还真是给他提了不少意见。但魏征说话不婉转,好几次让李世民下不了台。因此李世民好恼火,回到后宫还嚷嚷着要杀魏征。又是在长孙皇后委婉地劝谏下,才消除了怒气。

然而,长孙皇后英年早逝,在36岁的时候,就因操劳过度病逝了。在她去世前,她还一再叮咛李世民,千万不要重用外戚,也就是不要重用她娘家人。并请求她的葬礼一定不要厚葬,以免浪费国家的钱财。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悲痛万分,从此再也没有立过皇后。当然,李世民后来发现后宫之中,还有个徐才人在性格和行为上颇有几分像长孙皇后,所以很喜欢她。

这个徐才人,自小是个神童,据说五个月就会说话,4岁就把《诗经》倒背如流,8岁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因此被李世民召入后宫,也封了个才人。徐才人不光知书达理,还颇关心国家大事,她看李世民晚年有些膨胀,于是上疏劝谏李世民千万要戒骄戒躁,一定要继续努力做个好皇帝。

李世民很欣赏徐才人的这种行为,于是将她升为婕妤,不久又升为充容。而武则天比徐才人入宫早,却一直坐冷板凳。虽然她也很努力地想去取悦李世民,但李世民不喜欢她这款女汉子,她努力有啥用呢?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秦始皇有谥号,他应该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尽管后世对他褒贬不一,但是他曾经做下的功绩却也是不容忽视的。不过,我们在称呼很多皇帝的时候,虽然用的是庙号,但是他们很多都会有谥号,而反观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却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谥号,为什么秦始皇会没有谥号?如果历史上秦始皇有谥号,你觉得,他应该叫做什么呢?位于宗庙被供

  • 刘禅投降后封公,为何孙皓投向后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禅,孙皓,两个都是三国时期的皇帝,刘禅作为蜀后主,孙皓作为吴末帝,同样都是末代君主,最终又都一样投降了魏国,但是,魏国在对这两位皇帝封爵的的时候结果却是完全不同的。刘禅被封为“安乐公”,而孙皓却被封为“归命侯”,一个是公一个是侯,这中间的身份地位的差别是非常大的,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封?刘禅封爵安乐

  • 西汉汉景帝削藩成功,为什么明朝建文帝却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分封制”这一项制度,虽然说从秦朝开始,之后就很少再用了,但还是有些朝代在建国初期封了很多藩王。然而,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封王,最终都还是会走上同一条路——削藩。例如西汉时期和明朝时期,都曾经有过削藩。然而,西汉时期汉景帝的削藩成功了,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却惨遭失败,自己的皇位也丢了。为什么结果差距会

  • 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是科举制度的成型时期,这种萌芽于南北朝时期的新型人才选拔制度,一直被沿用了一千多年,甚至现在的各种考试,也都是科举的后续发展。而诗仙李白,他所生活的时代就是科举制度一步步完善的时期,他本人又十分热衷于做官,想尽办法也要跻身仕途行列。但是有一点很奇怪,爱做官的李白为什么没有参加科举考试?难道他是

  • 金庸笔下能战胜扫地僧的人物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天龙八部中,大家都在猜测扫地僧真实实力到底如何,凭借自身强大的内力,光靠气场就能击败萧远山和慕容博,功力实在深不可测。就拿当时的状况来看,整个天龙八部里也没人能击败扫地僧。不过要是把金庸其他作品里的人物拿出来作比较的话,有没有人能击败扫地僧呢?这里我们并不打算拿出所有人物进行比较,因为有很多都没出

  • 樊哙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樊哙其实大家多多少少都是知道这个人的,是真的不容易啊他可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啊,但是有的人也说了这好像有点意思啊,这么一位具有传奇意义的人其实也做到了大将军了,而且也是左丞相,那么樊哙的一生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生的呢?下面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介绍吧!樊哙简介樊哙(公元前242-公元前189),沛人,出身寒微

  • 韩信有什么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缺点,这些缺点不可避免,每个人都会有。韩信,历史上的一位“兵仙”,用兵如神所向披靡,但是这样的人同样也会有缺点。不过,在民间一直流传有一个传言,认为韩信的母亲是被他活埋而死的。这是真的吗,韩信真的活埋了自己的母亲?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传言,并且还有人深信不疑呢

  • 西天三大佛祖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中,天庭上没有一位神仙有能力制服孙悟空,最后只能找如来佛祖帮忙。不过如来也不是西天最厉害的佛祖,只能排到第二位,那西天三大佛祖中最厉害的人物究竟是谁呢?下面就为大家公布答案。不过在西游记后传中,孙悟空最后成为了万佛之祖,这个名号应该要比如来还要厉害一些,不过在佛教中并没有这个职位,所以我们这

  • 李隆基才死了几十年,为什么白居易就敢写《长恨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可能都以为,古代的人们是不能对当时的上位者,尤其是皇帝说什么的,擅自议论皇帝完全就是“大不敬”,一定是会被治罪的。不过,白居易作为唐朝时期的诗人,却敢公开发表自己的《长恨歌》,诗中写的还是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这究竟是为什么?古人到底是怎样看待这些言论,为什么白居易写诗就没事呢?白居易是唐代伟大

  • 为什么五子良将的名气不如五虎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五虎上将,而且更能够很明确的说出这五位大将的名称,甚至是生平事迹,他们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一方的强力战斗人员。不过,与此相对的,曹魏同样也有五位大将,人们将他们成为“五子良将”。但是,能够准确说出五子良将人员名称的人并不多,更不要说事迹了,为什么会这样,五子良将的名气为何会比五虎上将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