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义府是个怎样的人,李义府笑里藏刀典故介绍

李义府是个怎样的人,李义府笑里藏刀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71 更新时间:2024/1/19 7:08:47

李义府是唐朝早期宰相,他在朝中倾向于武则天,曾成为武则天的心腹。李义府任相期间,卖官鬻爵、权势熏天,可以说是不得人心,当时有人将他称为“李猫”,这是什么意思呢?原因就在于,李义府为人表面谦逊随和,实际内心小肚鸡肠,手段残忍无比,只要是跟他作对的人往往都会遭到报复,笑里藏刀这个成语的典故就和李义府有关。下面就来讲讲李义府这个人,一起来看看吧。

1、初露峥嵘

李义府自幼聪慧,“才思精密”,写得一手锦绣文章。经多人举荐入仕后,凭其猫抓老鼠般的真才实学步步高升,受到唐太宗亲切接见,得以奉诏侍奉太子李治

李义府捧着天上掉下这块大馅饼,对太子“耗子给猫当三陪拼了命地巴结。”他在太子府的表演,把猫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摇尾乞怜忙前陪后当太子的宠物猫,极尽谄媚之能事;一方面,他刻意将自己打扮成专抓耗子的黑猫警长。

他特意为太子创作《承华箴》,一本正经李规谏太子远佞近贤:“殿下作为皇位继承人,切勿轻视行小善,积小善成大善则声名远播;切勿轻视微小的举动,微小的行动积累起来就会使自己身正气壮。奸佞阿谀者善于巧言令色,邪恶狡诈者惯于伪装忠善。如果不把这些人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他们必将贻害天下!”

这段文字与其所作所为正好相反,以至史书引用时直接讥讽:“李义府当时正极尽谄媚之能事取悦太子,这番话却恰似出自刚正不阿的贤臣之口!令人齿冷!”

凭借乖猫一般驯顺与忠诚,李义府大获太子父子的赞赏,获得锦缎四十匹的特殊贡献奖,及参与编纂《晋书》的特殊荣誉。唐太宗病逝后,遗命元舅长孙无忌辅政。太子即位为唐高宗后,李义府再次凭借猫似的机敏迅捷,火箭般蹿升为朝廷重臣。

2、拥立武后

李义府的仕途通道,几乎被权倾一时的长孙无忌彻底堵死。长孙无忌厌恶李义府为人两面三刀,奏请将李义府贬斥为壁州司马。唐高宗羽翼未丰,只得违心答应。李义府通过特殊渠道得知消息后,抓住贬官敕书尚未下达门下省的良机,拜求别人帮忙。获知唐高宗专宠武昭仪且“欲立为后”、却屡遭长孙无忌阻挠后,李义府决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将前途化为洋洋洒洒的表文,恳请唐高宗无所顾忌地立即废黜王皇后,改立武昭仪为皇后。

李义府押对了宝。正为此事焦头烂额的唐高宗阅罢表文,正中下怀,立刻召见李义府商谈细节,并“赐珠一斗”,收回贬官敕书,留待京城。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李义府与其他拥立有功的佞臣沆瀣,狼狈为奸,残害忠良,并在武则天的庇护下窃取权柄,气焰嚣张到使唐高宗都敬而远之。

李义府城府极深,是典型的“人前一团火,人后下家伙”的笑面虎。他貌似温良恭俭让,与人交谈时和颜悦色,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但其内心阴险褊狭,别人对他稍有冒犯或不从,他必定挖空心思加以诬告陷害,置之死地而后快。因此,时人都知“义府笑中有刀(此即成语“笑里藏刀”出处)”,称其“笑中刀”。又因李义府与外表柔顺内心凶辣的猫习性相似,又称其"李猫(亦称“人猫”)"。

3、胡作非为

洛阳美女淳于氏艳名远播,因奸情败露而被关押在大理寺监狱待审。李义府听说她貌美出众,垂涎三尺,嘱咐大理寺丞毕正义把她捞出监狱。淳于氏秘密出狱后,李义府立即纳为妾室,特意为她做无罪申辩。大理寺卿段宝玄发现疑点重重,马上据实上奏。唐高宗诏令彻查此案,李义府被逼得走投无路,强逼毕正义在狱中自缢身亡,断绝了此案的实证。

侍御史王义方义愤填膺,弹劾李义府杀人灭口,详细陈述李义府的犯罪事实。唐高宗有心偏袒李义府,“不问义府奸滥之罪”,反以“毁辱大臣、言辞不逊”罪名将王义方贬到地方为官。退朝后,李义府皮笑肉不笑地挑衅:“王御史,无凭无据弹劾我,您良心不会痛吗?”王义方义正词严:"“孔子出任鲁国司寇第七天,便能诛杀少正卯。我王义方枉任御史十六日,却不能在朝廷诛杀奸贼,真是痛断肝肠!”李义府自讨没趣,灰溜溜离去。

李义府贪得无厌,把唐高宗赋予品评鉴别人才的权力,化作捞钱的资本,又倚仗武后势力,“专以卖官为事。”把李府改为官帽批发市场。他让母亲和妻子、诸子与诸卖官鬻爵,收取高额费用包打官司或往监狱捞人,生意红火得“其门如市。”在朝中,他利用掌握官员升迁权力,不以政绩和品德考察官员,而是根据行贿数目的大小,自己确定让他们担任“御史、员外、通事舍人”职务,令相关部门照此办理。相关部门因其权倾朝野,不敢退却,只得照办。正直有才的官员们得不到正常升迁,只能叹息讥讽。

4、鸡犬升天

李义府轻松地边捞钱边升官封爵,安享唐高宗用国家财政拨款建造的私宅,连他尚在襁褓吃奶的儿子都与哥哥们享受清官(只领俸禄不干活的清资官)待遇,“荣宠莫之能比。”

为感谢冒青烟的祖宗,李义府获准将祖坟改葬永康陵侧,既让先祖陪伴长眠于永康陵的唐高祖祖父李虎,又沾点儿皇家的富贵之气。他征调附近七县民工,夜以继日用牛车运土筑坟,致使某县令疲劳过度而死。改葬前,满朝文武争先恐后大手笔地送物送钱。改葬日,唐高宗诏令御史为特使持节哭祭,送葬队伍和车辆声势浩大,延绵“七十里不绝。”所有器物“穷极奢侈”,时人感叹:“一个王公举行如此盛大的葬礼,简直是史无前例!”

告慰祖宗后,李义府又把光宗耀祖的目光转向重修族谱。他飞黄腾达后,毫不脸红地自称出身赵郡李氏。给事中李崇德郑重其事地把他列入族谱,在李义府失势时又将其除名。李义府怀恨在心,“重为宰相“后,指示心腹罗织罪名将李崇德逮捕下狱至其自杀。

唐太宗时,曾诏令博学之士编修《氏族志》,收录名门望族,颁发天下收藏。李义府逼死李崇德后,深深耻于祖上世代无名,奏请修改此书,令心腹党羽等按照其意志重修。心腹们将望族姓氏降低到五品官即可入书,以保证李义府家族顺利入选,并改名《姓氏录》。由于入选标准过低,使得大字不识一个的武夫都能凭战功官居五品而入选。士大夫们入选此书而羞耻,索性蔑称此书为“勋格(功勋品级)”李义府恼羞成怒,奏请收缴天下的《氏族志》,付之一炬。

关东一带的魏氏与齐氏,是北魏时期的望族。至唐代时,虽已沦落,但依然自恃名门望族,只允许两姓相互通婚。李义府为抬高身价,放低身段分别为儿子们向两姓求婚,遭到无情拒绝。李义府狗急跳墙,奏请“陇西李等七家,不得相与为婚。”

5、自作自受

李义府在唐高宗面前乖得像只猫,说不尽甜言蜜语,把皇帝哄得团团转。出宫后,他原形毕露,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文武百官见他如同鼠见猫,怕得大气不敢出,更没有人敢在皇帝面前弹劾他。但是,纸包不住火,邪恶永远压不住正义。一些正直的大臣冒着生命危险,用各种方式密奏其罪行及过失,彻底解开了李义府问题的盖子。唐高宗对李义府进行火力侦察,于是出现文章开头那幕君臣廷斗。

唐高宗被李义府的肆意妄为彻底激怒,下决心将其绳之于法。正巧,有人为唐高宗送上神助攻:

李义府对风水先生说他府第上空弥漫着冤狱造成的怨气、必须拿出两千万巨资来镇邪的说辞深信不疑,变本加厉花式敛财。他利令智昏,居然主动以七十万价格向长孙无忌的孙子长孙延出售司津监(相当于今水利部部长)官职。在财政税务部门供职的下级官吏杨行颖置生死于度外,挺身而出曝光这桩肮脏交易。

唐高宗如获至宝,立刻诏令组成联合组彻查此事。李义府深知大势已去,供认不讳。唐高宗诏令撤销其一切职务,与儿子和女婿和党羽们长期流放巂州(今四川西昌市)。诏令颁布后,朝野奔走相告,拍手称快。有个文人激动之余创作出《河间道行军元帅刘祥道破铜山大贼李义府露布》,抄写无数份,张贴到交通要道口。

李义府人在巂州心系长安,望眼欲穿期盼有机会通过大赦回京东山再起。三年后,唐高宗果然于泰山封禅后宣布大赦。但是,大赦令中明文规定:获罪流放的所有官员不予释放!李义府“猫妖尿泡空欢喜一场”,忧愤交加,病发身亡。

朝臣们自从李义府被流放后,始终提心吊胆担心唐高宗心血来潮对李义府法外开恩使他卷土重来。李义府的死讯传到京城后,朝野上下才得以心安:“纵然猫有九条命,这只李猫铁定是死翘翘了!”

李义府作为文人,靠过硬的笔杆子闯入官场,死后留下“文集三十卷”和“《宦游记》二十卷”。清代《钦定全唐文》辑其文三篇,《全唐诗》录其诗七首。从文学成就而论,李义府堪称青史留名。

但是,唐高宗在流放诏书中给他的定性是:“李义府是内心充满邪念、惯于贪掠财物”的儒门败类和衣冠禽兽。

这个对有才无德的李义府恰如其分的评价,再次证明古往今来颠扑不破的真理:有德有才,德才兼备,方能流芳百世;有才无德,德不配位,只会遗臭万年!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果老为何倒骑驴,历史上有张果老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真实历史上的“张果老”神话中那个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他本名张果,生于隋文帝年间,生活在隋唐时期,而之所以还有一个“老”字,是因为他年纪很大了,古代一般这个“老”并不是说年纪,而是一种尊敬,用这样一个字代表对

  • 刘瑾为什么叫立皇帝,刘瑾的结局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刘瑾简介刘瑾(1451年1510年),陕西兴平人,明朝正德年间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弘治年间犯罪被赦免后侍奉朱厚照,以进献飞禽走兽来博取明武宗的欢心,得以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被时人称为“八虎”之首。正德五年(1510年),

  • 小周后是怎么气死大周后的,大周后和小周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周后和小周后,是历史上一对很有名的姐妹,她们也都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只不过,两个人的命运差别太大,而且要说起来,还是小周后更悲惨一些,李煜被赵光义俘虏,赵光义觊觎小周后,李煜死后小周后也没活多久。但是大周后据说却是被小周后气死的,目的自然就是为了上位。究竟小周后是怎么气死大周后的呢?一般来讲,由

  • 清朝文字狱有多严重,清朝文字狱的案例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文字狱在古代每个朝代都会有,只是看执行的力度严不严格。到了清朝文字狱变的最为严重,很多知识分子都因此受到了迫害,乾隆年间最为强烈。当时文字狱的风气基本上已经控制不住,很多假的作品也被拿出来当做证据,天下名仕都人心惶惶。好在嘉庆皇帝上位以后,改变了乾隆的文字狱政策,而且开始调查平凡,这才逐渐恢复成

  • 诸葛瞻的生父是谁,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诸葛瞻的生父他就是“诸葛亮”啊,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明显的知道答案的问题呢?其实就是因为诸葛瞻的种种表现才导致的,话说在诸葛亮死后诸葛瞻是继承了爵位,慢慢的也做到了大臣的位置,一次邓艾讨伐蜀国,诸葛瞻就带领众人防守了,位置就在绵竹这个地方,但是诸葛瞻不停从别

  • 一言九鼎的意思,一言九鼎指哪九个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言九鼎的意思: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我们经常说一个人讲诚信,一言九鼎。那么有没有想过,这个“一言九鼎”中的九鼎到底是指哪九个鼎呢?事实上这九鼎并不是指九个鼎,而是指我国历史上的九个州,这九个州分别是扬州、荆州、雍

  • “小李广”花荣是怎么死的,花荣为什么要上吊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水浒传很多人都看过吧,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事情了,因为这个剧虽然好看,但是有些剧情让人看得太过难受了,就比方说小李广花荣自杀这件事情,真的是尴尬死了,那么这个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花荣是水泊梁山108位好汉之一,人称“小李广”花荣。他的箭术高超,有百步穿

  • 七擒孟获是真的吗,七擒孟获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当中一段很精彩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和一位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诸葛亮用计,七次抓到孟获后又都放了他,孟获最终被降服,之后再也没有过叛乱。然而,出自《三国演义》的故事,都要存个疑,历史上是否真的发生过“七擒孟获”

  • 百年之后什么意思,百年之后典故出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朋友还不知道“百年之后”其实是个成语,意思是对死亡的讳称,最早出自《曹操集·卷二·军谯令》。曹操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还是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曹操写的诗歌相信大家在上学时都有学过。那“百年之后”背后的

  • 胡宗宪是好人还是坏人,胡宗宪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的胡宗宪有不少的人应该不是太认识这个人,当然了这都不要紧的,明朝的戚继光,魏忠贤想必大家是应该知道的,其实胡宗宪也是这类人了,那么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胡宗宪在历史上又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分析看看吧!简单来说,胡宗宪是受王守仁心学影响,是个愿意做事的人。但是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