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称呼道士为“牛鼻子”,牛鼻子老道是什么含义

为什么称呼道士为“牛鼻子”,牛鼻子老道是什么含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920 更新时间:2024/2/16 2:36:12

道士这个词,一般而言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只是指一种人群,他们信奉道教,在很多人眼中,他们就是一身道袍,手里一根拂尘,头发束在头顶,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固定印象了。不过,道士还会被人们称作是“牛鼻子老道”,这个听起来就有点贬义了,似乎是在对他们进行吐槽,有一点瞧不起的意思。究竟牛鼻子老道是什么含义,为什么要说他们是牛鼻子呢?

世间小说,呼道士则为牛鼻子,和尚则为秃驴。佛教之秃驴,是笑话和尚们的没有头发。但是呼道士为牛鼻子,很多人都说不出个一二三了。有的说是因为道士的脾气比较牛,死犟,所以叫牛鼻子。果然是这样的么?

贫道夜读《海琼白真人语录·武夷升座》,其中有一段云:“所以昔毗陵薛真人禅宗了徹大事,然后被杏林真人穿却鼻孔,所谓千虚不博一实。”这里提到薛道光祖师被杏林真人“穿却鼻孔”,这个应该是后世牛鼻子老道之滥觞也。

为“穿却鼻孔”?

道教修炼,以伏气为主。施肩吾云:“气是延年药,心为使气神。能为神气主,便是得仙人。”现在科学把世界一切分为三个,即物质、能量、信息。物质是精、能量是气、信息是神。道教修炼在于积蓄能量和物质,以延长寿命。人好比是一台电脑,身体是硬件,灵魂和记忆则是硬盘上的信息,如果硬盘或者是主机坏了,那么信息自然就无从依附。是以修行之人,务必坚固肉体,才能长生不死。《黄庭经》云:“神仙道士非有奇,积精累气以成真。”

然而世人多逐于外物,而不能宝精爱气,固此身形。神逐于外,气耗于内。是以修道之要,又须以养神为主。佛教将人的心神比喻为猿马,意思是难于调伏也。是以《金刚经》都在讲“如何降服其心?”修行人静坐之人,心神外驰,妄念千般,难以入静。不能入静,如何能有静极而动,一阳来复之气象?若以念止念,则是又添一层烦恼矣!是以太上教人以调息之法,心息相依,息调则心亦调,息平则心亦平。

《玄肤论》云:“盖呼吸者,吾人立命之本也。一息之间,气绝不至,则气绝而死矣!呼则气闢,阳之舒也;吸则气阖,阴之敛也。一呼一吸,名曰一息。诊家以之侯气,良有旨也。庄子曰:众人之息以喉,真人之息以踵。以踵者,谓深入于穴也。众人之息,非不以踵也,但神有存有纵,其出入焉而不自觉,若以喉耳。真人则神依于息,而深入于本穴之中,绵绵若存,无少间断,故得专气致柔,抱一无离,虚极静笃而能观其复也。所谓依者,又非逐于息而依之也,有勿忘勿助之意焉。故神依于息则凝,神凝则气亦凝;神依于息则和,神和则气亦和,相须之道也。凝神之法,自调息始,调息者,依息之谓也。”

《玄肤论》认为道士调息,能够调息则能够凝神,神凝则息自调,所以调息凝神,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陆西星真人云:“神依于息则凝,神凝则气亦凝;神依于息则和,神和则气亦和,相须之道也。凝神之法,自调息始。”可以看出,调息是道教内丹修炼的起手功夫。

所以笔者认为,道士所谓被称呼为牛鼻子,应该是和道教的修行方法,多主张从炼气开始着手有关,因为鼻子是气息出入之门户。人通过穿牛鼻子来牵制牛,道士通过管住自己的呼吸,而进于道。此中大有深意,不可作笑话看也。

最初大家认为:道士因为头上发髻的形状如牛鼻故被贬称为牛鼻子老道。那个发型叫“牛鼻子抓髻”。同理:和尚光头被贬称为“秃驴”。“牛鼻子”是对道士的戏称,或者也可以算作蔑称、俗称。元明清学作品中多有用“牛鼻子”指称道士的用法,近现代武侠小说也不乏“牛鼻子道士”的说法。这就难怪我们在阅读金庸小说时,总是发现有人称呼道士为“牛鼻子”、“牛鼻子道士”。

为什么称呼道士为“牛鼻子”,一般有几种说法:一种是和道教的修行方法有关,因为道教主张从炼气开始,而人的鼻子是管着出气和吸气的,道士通过鼻子管住自己的气,通过牛鼻子来牵住牛,所以也就延伸下来这个牛鼻子老道了。

再有一种是牛鼻是两个孔,象征着太极的两仪,即太极八卦的图的两个圆形孔,道士的头发古代是盘成8字形,有点象牛鼻子,用一云簪管住,故人们亲切的称牛鼻子老道,实为赞美之意,因为只有道行高深之人才能称老道。

还有一种是道教尊为鼻祖的老子,据说坐骑是一头青牛,后来用青牛指代老子,牛鼻子指代道士。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遇关令尹喜,作《道德经》五千言,是非常著名的道教传说。由此,老子也被称作青牛师、青牛翁。历史上还有一位名叫封君达的道士,也慕老子风范,常乘青牛,号称“青牛道士”。这些都为道士被称作“牛鼻子”做好了铺垫。

今人多不知道“牛鼻子”是道士戏称、俗称,倒是在古代小说戏剧和仿古较多的武侠小说中可以看到一些。这点小知识犹如将灭灯火,将逝流泉,快到了需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的地步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任怎么死的,张任是如何射死庞统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凤雏庞统,在三国可以说是非常有名的了,很多人都知道他,毕竟是能够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物,然而最可惜的是他死的太早,否则后面会如何发展也还真是难以预料了。而很多人知道,凤雏是死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的,而下令放箭的人正是张任。张任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但作为杀掉庞统的人,他是如何射杀庞统的呢

  • 李义府是个怎样的人,李义府笑里藏刀典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义府是唐朝早期宰相,他在朝中倾向于武则天,曾成为武则天的心腹。李义府任相期间,卖官鬻爵、权势熏天,可以说是不得人心,当时有人将他称为“李猫”,这是什么意思呢?原因就在于,李义府为人表面谦逊随和,实际内心小肚鸡肠,手段残忍无比,只要是跟他作对的人往往都会遭到报复,笑里藏刀这个

  • 张果老为何倒骑驴,历史上有张果老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真实历史上的“张果老”神话中那个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他本名张果,生于隋文帝年间,生活在隋唐时期,而之所以还有一个“老”字,是因为他年纪很大了,古代一般这个“老”并不是说年纪,而是一种尊敬,用这样一个字代表对

  • 刘瑾为什么叫立皇帝,刘瑾的结局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刘瑾简介刘瑾(1451年1510年),陕西兴平人,明朝正德年间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弘治年间犯罪被赦免后侍奉朱厚照,以进献飞禽走兽来博取明武宗的欢心,得以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被时人称为“八虎”之首。正德五年(1510年),

  • 小周后是怎么气死大周后的,大周后和小周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周后和小周后,是历史上一对很有名的姐妹,她们也都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只不过,两个人的命运差别太大,而且要说起来,还是小周后更悲惨一些,李煜被赵光义俘虏,赵光义觊觎小周后,李煜死后小周后也没活多久。但是大周后据说却是被小周后气死的,目的自然就是为了上位。究竟小周后是怎么气死大周后的呢?一般来讲,由

  • 清朝文字狱有多严重,清朝文字狱的案例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文字狱在古代每个朝代都会有,只是看执行的力度严不严格。到了清朝文字狱变的最为严重,很多知识分子都因此受到了迫害,乾隆年间最为强烈。当时文字狱的风气基本上已经控制不住,很多假的作品也被拿出来当做证据,天下名仕都人心惶惶。好在嘉庆皇帝上位以后,改变了乾隆的文字狱政策,而且开始调查平凡,这才逐渐恢复成

  • 诸葛瞻的生父是谁,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诸葛瞻的生父他就是“诸葛亮”啊,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明显的知道答案的问题呢?其实就是因为诸葛瞻的种种表现才导致的,话说在诸葛亮死后诸葛瞻是继承了爵位,慢慢的也做到了大臣的位置,一次邓艾讨伐蜀国,诸葛瞻就带领众人防守了,位置就在绵竹这个地方,但是诸葛瞻不停从别

  • 一言九鼎的意思,一言九鼎指哪九个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言九鼎的意思: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我们经常说一个人讲诚信,一言九鼎。那么有没有想过,这个“一言九鼎”中的九鼎到底是指哪九个鼎呢?事实上这九鼎并不是指九个鼎,而是指我国历史上的九个州,这九个州分别是扬州、荆州、雍

  • “小李广”花荣是怎么死的,花荣为什么要上吊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水浒传很多人都看过吧,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事情了,因为这个剧虽然好看,但是有些剧情让人看得太过难受了,就比方说小李广花荣自杀这件事情,真的是尴尬死了,那么这个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花荣是水泊梁山108位好汉之一,人称“小李广”花荣。他的箭术高超,有百步穿

  • 七擒孟获是真的吗,七擒孟获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当中一段很精彩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和一位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诸葛亮用计,七次抓到孟获后又都放了他,孟获最终被降服,之后再也没有过叛乱。然而,出自《三国演义》的故事,都要存个疑,历史上是否真的发生过“七擒孟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