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杨仪是什么结局?杨仪为何会自尽?

三国杨仪是什么结局?杨仪为何会自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62 更新时间:2024/1/5 22:23:26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襄阳人。

在蜀汉的文臣武将中,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人人都避其锋。唯独杨仪不屑魏延,与他势成水火,甚至有数次魏延拿刀作势要杀杨仪的举动。对此,蜀汉丞相诸葛亮爱惜二人,费祎也常为二人调解。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魏延和杨仪的矛盾激化。不过,最终的结果是,只有魏延与其儿子数人逃亡,逃到汉中。杨仪派遣马岱追上了魏延并且斩了他,将头颅献于杨仪。杨仪用脚践踏魏延的头颅,并且诛灭魏延三族。

不过,在杀了魏延之后,杨仪仅拜中军师,也即没有获得什么嘉奖。建兴十三年(235年),杨仪因多出怨言,被削职流放至汉嘉郡。但杨仪仍不自省,又上书诽谤,言辞激烈,最终被逼自杀。那么,问题来了,杨仪杀魏延有功,为什么得不到蜀汉的奖赏呢?甚至落下一个被逼自杀的结局呢?

《三国志·卷四十·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中记载:十二年,随亮出屯谷口。亮卒于敌场。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

建兴十二年(234年),杨仪跟随诸葛亮出军屯扎谷口。同年秋天,诸葛亮病逝于沙场。杨仪既率领部队退回,又讨伐诛杀魏延,自以为功劳特大,理当接替诸葛亮执掌朝政。可是,最终的结果是蒋琬接替了诸葛亮,执掌了蜀汉大权。与此相对应的是,杨仪被任命为中军师,没有部属,只是自己便宜行事而已。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蜀汉朝廷并没有奖赏除掉魏延的杨仪。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因为杨仪除掉魏延,更多的是出于私人恩怨。前面已经说过,杨仪和魏延之间,很早就有过节了,有的时候,魏延甚至想要杀了杨仪。因此,对于杨仪来说,自然怀恨在心,所以才在诸葛亮去世后派遣马岱斩杀了魏延。

进一步来说,在诸葛亮去世后,杨仪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但是,实际上,两人都没有谋反的意思,尤其是魏延,只是想继续北伐曹魏,而不是背叛蜀汉。结果,因为杨仪的所作所为,促使蜀汉朝廷出现了误判,这不仅导致魏延被杀,更造成了诛灭魏延三族这一结果。虽然之后蜀汉没有为魏延洗脱冤屈,但是,如果继续奖赏杨仪的话,显然会让蜀汉武将感到寒心。

对于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也可以视为武将和文臣之间的一次较量,现在,杨仪已经斩杀了没有背叛蜀汉的魏延,后主刘禅没有继续追究此事,已经是对杨仪宽宏大量。在此基础上,不管是魏延曾经的手下,还是其他的蜀国武将,在明白杨仪和魏延之间的是非曲直之后,尤其是看到魏延的遭遇之后,自然会对杨仪感到不满。所以,后主刘禅不嘉奖杨仪,无疑是合理的选择。

另一方面,因为没有获得奖赏,杨仪口出怨言,这更加激怒了蜀汉群臣,促使其最终落下了被逼自杀的结局。

《三国志·卷四十·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中记载:初,仪为先主尚书,琬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惟年宦先琬,才能逾之,於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於五内。

在诸葛亮生前,杨仪认为自己的资历要高于蒋琬,所以经常出言不逊,乃至于在蜀汉树敌过多。在诸葛亮病逝后,蒋琬作为继承人,开始执掌蜀汉朝政。对此,杨仪可谓多有怨言,这些话语被费祎上奏给了后主刘禅。建兴十三年(235年),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考虑到杨仪在蜀汉的资历,后主刘禅也没有赶尽杀绝,选择将其废为平民,这和之前的托孤大臣李严比较类似。不过,李严在被废为平民之后,可谓十分低调,最终病逝。与此相对应的是,杨仪则继续口出怨言,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

最后,面对朝廷的逮捕,杨仪选择了自尽,这可以理解为杨仪是被逼自尽,不愿意受到牢狱之苦的选择。对于杨仪的结局,宋末元初著名大儒郝经表示:“(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无疑点明了杨仪结局的根本原因,也即因为私人恩怨而斩杀魏延这位蜀汉名将,虽然魏延有过错,可是杨仪的过错更大。更为关键的是,按照《魏略》的记载,在公元234年,受诸葛亮托付兵权的是魏延,杨仪因怕魏延趁机相害,所以说魏延要北上投敌,并发兵攻之。在此背景下,被杨仪诬陷的魏延深恐和杨仪交战则清白难雪,所以只逃不战,最后才被杨仪派遣的武将马岱斩杀。

由此,不管是《三国志》中魏延只是想继续北伐的说法,还是《魏略》中的记载,都表明魏延被杀,显然是存在冤屈的。因此,杨仪可以在事后不受惩罚,已经是侥幸了,所以不被嘉奖是顺理成章的结果。至于杨仪本人,则不这么认为,为此多次口出怨言,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以,《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他:“杨仪以当官显,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国忠是个怎样的人,杨国忠是如何祸乱朝政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国忠,唐朝时期奸相,是造成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人之一。然而天宝年间,虽然唐玄宗日渐怠政,虽然李林甫专权擅势,但大唐依然延续了开元盛世的繁荣昌盛。人均粮食达到了七百斤,与1982年的水平相当,国力达到了封建统治的顶峰。那么,杨国忠这个家伙到底干了点什么,他得有多坏,才能把这么厚的老本折腾光呢?下面分三

  • 封常清是个怎样的人,封常清是如何成为一代名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封常清,唐朝时期名将,是名将高仙芝部下判官,二人常年驰骋在西域广袤的土地上,震慑着西域诸国,合称大唐的“帝国双璧”。封常清是大唐玄宗时期的名将,他与高仙芝常年驰骋在西域广袤的土地上,震慑着西域诸国,二人合称大唐的“帝国双璧”。著名诗人岑参写诗称赞封常清

  • 三国文聘的实力怎么样,文聘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曹魏时期的名将。为何说是名将?我们可以从其死后追谥的壮侯,窥见一丝。曹魏时期,追谥为壮侯的人不在少数,其中的典型是徐晃被称为有周亚夫之勇,五子良将。曹休曹家千里驹,虎豹骑统领之一。庞德与关羽大战不分胜负的猛人。张合,河北四庭柱,五子良将。许褚,曹操的第一保镖,与马超打得天翻地

  • 如果韩信造反能成功吗,韩信能战胜刘邦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信是中国古代“兵权谋家”的代表,为汉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被后世视为兵仙、神帅,历朝历代对他的评价都很高。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很有趣的设想,如果韩信果断拥兵自立,能打得过刘邦吗?事实上,韩信还真有过几次自立的机会。至于能不能成,那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第一次是在韩信、张耳东出井

  • 黄巾起义是如何发生的,黄巾起义的领导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巾起义发生于东汉末年时期,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公元184年黄巾大起义的爆发,是农民阶级反抗东汉腐朽统治的革命力量不断积聚的结果,也是东汉末年此伏彼起的农民起义发展到高潮的表现。张角等黄巾军领袖,为了发动群众,一举推翻东汉政权,进行了长期的思想动员和组织准备工作

  • 刎颈之交的故事主人公,刎颈之交的意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刎颈之交讲述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接下来分享刎颈之交的故事及成语意思,供参考。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从邯郸出发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

  • 座山雕的原型是谁,民国时期的座山雕到底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智取威虎山》这部经典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了。在我国早年期间,《智取威虎山》是以样板戏的艺术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到了现在已经可以从电影中了解到了。这部作品捧红了两个人,不是什么明星,而是两位在作品中的角色,一个就是主角杨子荣,另一个便是大反派BOSS“座山雕”。在电影中我们看

  • 首次登月行动是哪一年,美国登月行动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距今50年前,1969年7月20日,美国成为了世界上首个将人类送上月球的国家。阿波罗11号的成功将人类送上了月球,成为了美国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时刻。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来了解一下50年前人类首次登月的计划吧,看看美国当年为何要登月?50年前的登月行动是真实存在的吗?美国为何要登月?二战结束

  • 罗斯威尔事件的真相,1947年罗斯威尔事件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罗斯维尔事件,相信对军事、历史以及科幻很感兴趣的朋友们都会去津津乐道这个“神秘”的话题。罗斯威尔事件是发生于1947年7月5日,如今已经过去了72年的时间,但是时间似乎并没有让这次事件的神秘感消退,反而是谜团越来越多。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根据

  • 拿破仑远征俄国为何失败,拿破仑远征俄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拿破仑,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欧洲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枭雄。在拿破仑征服欧洲的道路上,很多学者认为他远征俄国成为了他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那么当初拿破仑为何一定要将俄国拿下呢?事实上这其中最大原因是他完全低估了俄国人的战争理念,他认为俄国人跟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很快就可以屈服。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