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湘军打仗有多厉害?曾国藩将一个细节做到了极致

湘军打仗有多厉害?曾国藩将一个细节做到了极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970 更新时间:2023/12/6 15:17:51

自金田起义之后,太平天国声势日隆,而由于清朝承平日久,腐朽落后,八旗军和绿营都不堪重用,屡战屡败。鉴于江忠源等人的经验,清政府决定鼓励地方办团练以保境安民,一天之内任命四十三名在籍官员为钦办团练大臣。然而大浪淘沙下来,只有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取得了成功,其中成功的原因,长期以来都是学者的研究的重点。

湘军能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细节是不可忽视也为后人津津乐道的,那就是曾国藩提出的:“扎硬寨,打呆仗”的思想。

后半句有时候又称为打死仗,不管是打呆仗还是打死仗,这都很好理解,然而“扎硬寨”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文人出身的曾国藩,在带兵之初,因为经验缺乏,曾经被太平军多次偷袭,吃足了苦头。岳州之败就是一个例子。后来,他总结经验,思考不足,又通过高人指点,并结合自己的个性,提出行军打仗安营时必须“扎硬寨”。

所谓“扎营寨”,就是部队每到一处住宿时,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冰雪,都必须挖掘战壕。这个战壕怎么挖?曾国藩曾经是这样要求的:

筑墙须八尺高,三尺厚;壕沟须八尺宽,六尺深;墙内有内濠一道,墙外有外濠二道或三道;壕内须密钉竹签。

曾国藩对于这个做法极为看重,他不仅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不打折扣的执行,即使他后来坐镇指挥,很少亲临前线,但每次湘军将士出战,他都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此事,视为湘军的法宝。

这个方法弊端是很明显的,首先,它耽误了行军的速度,安营时,部队要挖沟挖壕垒墙,拔营时又需要将竹签等一一带走,非常耽误时间。其次,它让部队减少了训练和休息时间,更多的时候,湘军就像一支工兵部队,走到哪里修到哪里。再次,这个方法严格执行下来,必然会导致延误战机,左宗棠就说过曾国藩用兵“每苦钝滞”,贻误战机。

但是曾国藩就不以为然,坚持要用这个方法,而且凭借它一支打到天京城下,剿灭了太平天国运动。因为这个方法的优点实在是太大了。

第一,它防备了偷袭,让湘军永远处于不败之地。自从采用了“扎硬寨”的方法,李秀成多次要偷袭湘军都无功而返。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更是将此法发挥到极致,攻城时也采用,以致于获得了“曾铁桶”的外号。

曾国荃攻打安庆、天京时将这个战法发挥到了极致。他甚至一圈又一圈的修筑高墙和深沟,雨花台一战,曾国荃仅带着两万人的“吉字营”湘军面对李秀成带着的几十万人大战了四十六天都立于不败,全靠这个方法。

第二,这也让湘军减少了伤亡损失。曾国藩深知,朝廷没有授予他无限制的权力,他只能从湖湘招募士兵,而兵源是最可宝贵的资源,他没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将士,不可能用人命去堆积胜利。

因此湘军采用这个阵法,守城中能让太平军无计可施,攻城时,每到一个地方,先不急着和太平军打,还是扎硬寨,而且是一圈又一圈的扎,知道对方援兵打不进,突围冲不出,在城中弹尽粮绝才攻击。所以在湘军历史上,阵亡三千人的战斗很少,仅仅在武昌出现过。

曾国藩立下不世之功,可是后人仿佛数不出他的经典战役,他仿佛就是在不断的围城挖壕之中,又笨又慢的赢得了一仗又一仗。

别人说他不善奇谋,他就不不指望自己能有什么奇谋,更不认为自己善于带兵,他在意的是自己先不输,这样每一次赢一点,积小胜而大胜,直至完胜。他如同最高明的拳师,每一招都是大巧不工,从不投机取巧。

同样,也就是这个方法,培养了湘军独特的气质。那就是老老实实,从不投机取巧,不麻痹大意。他们知道,胜利不是靠一两个雕虫小技能获得的,而是凭借扎实的基本功,靠着吃得苦霸得蛮的倔强作风而取得的。

标签: 湘军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时期宦官干政的现象有多严重?权势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宦官干政几乎成了君主体制下的一个代表性特征,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宦官是伴随着我国的整个封建时期而存在的,其在历朝历代中都起着不同的功效。正常情况下,宦官只是皇帝的工具人,被其所任意操控,但每当皇帝年幼、或智商不够的时候,就容易被宦官反压着,以至于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在这漫

  • 揭秘:清代皇子的读书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现在流行一句话:“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清代,皇帝对于皇子的教育更是不敢马虎,他们不仅慎选师傅、制定规矩,而且亲自督查皇子的功课。康熙帝在回忆对太子胤礽的教育时曾说道:“自古帝王,莫不以预教储贰为国家根本,朕恐皇太子不深通学问,即未能明达治体……自幼时勤加教育,训觑礼节,不使一日遐免。”清代在确

  • 明朝初期著名的空印案最后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初期著名的空印案最后什么结果?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自古以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古代封建王朝400多位帝王中,作为佼佼者的朱元璋,更是对自己得来不易的皇位倍加珍惜。有别于“禅让”、父死子承、兄终弟及等传位方式,朱元璋则是从一个放牛娃起底,最终逆袭成帝的典型代表,甚至说是无出其右。在

  • 雍正后宫酒量最好的妃子,活了96岁高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后宫酒量最好的妃子,活了96岁高寿,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打造出了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而在这三位皇帝中,又当属雍正最为忙碌,将自己玩乐或是亲近女色的时间悉数都用在了批阅奏折和处理政事上。雍正是个十足的工作狂,但让他成天面对那些批不完的折子,身体

  • 为什么古代的大路被称为“官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官路,历史解密

    “官道”在中国古代是指公家修筑的道路、大路,也被称之为“官路”。镇与镇之间有,村与村之间也有,只是“镇”级的较长、较宽,是当年的交通要道。官路这称呼在明清、民国的文献和山歌中屡见不鲜,如“将船使到一个通官路之所泊住,一齐上岸”(《醒世恒言》第36卷);再如“西官路上一只鸡,一头哭咾一头啼”(《沪谚外

  • 被迫侍奉敌国皇帝的公主,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被迫侍奉敌国皇帝的公主,最后下场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中国历史上,公主都是一个朝代最有身份的女性,犹如童话故事般的人物,无忧无虑的生活,享有父皇母后的宠爱,还有一个爱自己的如意郎君。可以说,当一个公主,是最幸福的事情了。但是作为一个风雨飘摇的公主,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在南北朝末

  • 历史上南方政权和北方政权究竟是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西晋中期爆发了八王之乱,从而逐渐跨入十六国,全国也就此陷入到了一段长时间的分裂期。420年至589年,进入到南北朝时期,虽然分裂的态势并没有结束,但这段时间也是少有的民族大融合时期。最后由隋文帝杨坚重新完成统一,建立了隋朝。不过为什么最后是由北方统一南方,而不是南方统一北方呢?当时南方政权和北方政权

  • 为什么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就很少打胜仗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的历史上,诸葛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不仅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而且还多次击败了曹魏政权。但是为什么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就很少打胜仗了?姜维临死前说出原因。其一蜀汉用人不当,在刘备在位时,任用了一大批贤臣良将。但等到了刘禅即位时,却重用了一些宦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荀安,这个人当时负责第一次北

  • 董奉有着怎样的治病故事?关于他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董奉,三国医学家,历史解密

    董奉也出行在南方一带行医。他所到地方除了治病赈济以外,还遍访名山大川,采集野生植物制成丹药给人治病。有一次到交州(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一带),恰遇交州太守士燮病危,垂死已3日。董奉把3粒药丸放入病人口中,用水灌下。稍后,病人手足能动,肤色逐渐转活,半日后即能坐起,4日后能说话,不久病愈。董奉住燮府

  • 印度为何不直接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占领东巴 根本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印度,巴基斯坦,历史解密

    成功地切断了东巴和西巴之间的海路联络,确保印度获得了制海权而且航母舰载机对东巴主要港口的打击,造成了东巴方面人心涣散,客观上加快了战争的进程。印度为何不直接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占领东巴政治上不允许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独立的国家孟加拉国的决议按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