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清代皇子的读书生活是怎样的?

揭秘:清代皇子的读书生活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970 更新时间:2024/1/28 1:18:35

现在流行一句话:“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清代,皇帝对于皇子的教育更是不敢马虎,他们不仅慎选师傅、制定规矩,而且亲自督查皇子的功课。

康熙帝在回忆对太子胤礽的教育时曾说道:“自古帝王,莫不以预教储贰为国家根本,朕恐皇太子不深通学问,即未能明达治体……自幼时勤加教育,训觑礼节,不使一日遐免。”

清代在确立秘密建储制度后,摈弃了嫡长子继承制,就更加注重皇子的品德、才学以及能力。于是,上书房成为这些龙子龙孙们相互角逐的战场之一。

皇子们到了六岁,就要进上书房读书,地点在乾清门东侧。开学之日,皇子们要向师傅行礼,以彰显尊师重道的古风。

据史料记载:“诸皇子入学之日,与师傅预备杌子四张、高桌四张,将书籍笔砚安设桌上。皇子行礼时,尔等力劝其受礼。如不肯受,皇子向座一揖,以师儒之礼相敬。”

上书房负责授课的主要是上书房师傅和上书房行走,上书房总师傅则从总体上管理和监督书房事务。

由于清代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皇室把“国语”(满语)和“骑射”视为 “满洲根本”。因此,在皇子的教育中,满语和骑射是其课程的关键内容。教授满语和骑射的是满族大臣,统称为“谙达”。

皇子们每天早上五点之前,就要到上书房温习功课、等候师傅,寒暑无间。据清代大臣赵翼回忆:“早班之期,率以五鼓入,时部院百官未有至者,惟内府苏拉数人往来。黑暗中残睡未醒,时复倚柱假寐,然已隐隐望见有白纱灯一点入隆宗门,则皇子进书房也。”

师傅到来之后,皇子们习诗书、作诗文,下午一点多才结束。此后,“又有满洲师傅教国书、习国语及骑射等事,薄暮始休”。这样算下来,他们每天学习的时间有12个小时。

皇子们在书房不仅要习得经书,涵养品德,而且还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提高综合素质。因此,上书房有着严格的规矩。

一年之中,只有元旦、端午、中秋、皇帝生日、皇子本人生日可以休假,其余时间,皆是正常读书,即使除夕之日,也只是提前散学。

每天读书期间,仅可以休息一两次,每次不超过十五分钟,而且要得到书房师傅的允许,才能去休息。书房师傅对于未完成功课的皇子有权罚字、罚读,甚至罚站。皇子的贴身太监只准在窗外或明堂站立、听差,不得随意交谈、行走。

清代皇帝对皇子教育的关心,不仅体现在制度和规矩的设立上,更体现在监督方面。康熙帝、乾隆帝就曾多次到上书房听课、检查皇子们的学习。

乾隆元年,乾隆帝任命鄂尔泰张廷玉、朱轼等六人组成阵容豪华的皇子教师团队。开学第一天,皇帝发表讲话,当面告诫此六人认真教学,甚至说道:“倘不率教,卿等不妨过于严厉。从来设教之道,严有益而宽多损。将来皇子长成自知之也。”

从中也可以看出,在教育子女方面,皇帝“望子成龙”的期盼并不比一般人低。

在严格的教育制度的保障下,清代皇子的资质和悟性或许因人而异,但在文化素养和品德操行方面超过了前代。对此,赵翼曾评价道:“皇子孙不惟诗文书画无一不擅其妙,而上下千古成败理乱已了然于胸中。”

反观当下,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丝毫不逊于古人,只是对教育本身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富养”不是单纯的物质丰富,更不是一味的宠溺,而是涵养学问、砥砺品格。

标签: 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初期著名的空印案最后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初期著名的空印案最后什么结果?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自古以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古代封建王朝400多位帝王中,作为佼佼者的朱元璋,更是对自己得来不易的皇位倍加珍惜。有别于“禅让”、父死子承、兄终弟及等传位方式,朱元璋则是从一个放牛娃起底,最终逆袭成帝的典型代表,甚至说是无出其右。在

  • 雍正后宫酒量最好的妃子,活了96岁高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后宫酒量最好的妃子,活了96岁高寿,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打造出了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而在这三位皇帝中,又当属雍正最为忙碌,将自己玩乐或是亲近女色的时间悉数都用在了批阅奏折和处理政事上。雍正是个十足的工作狂,但让他成天面对那些批不完的折子,身体

  • 为什么古代的大路被称为“官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官路,历史解密

    “官道”在中国古代是指公家修筑的道路、大路,也被称之为“官路”。镇与镇之间有,村与村之间也有,只是“镇”级的较长、较宽,是当年的交通要道。官路这称呼在明清、民国的文献和山歌中屡见不鲜,如“将船使到一个通官路之所泊住,一齐上岸”(《醒世恒言》第36卷);再如“西官路上一只鸡,一头哭咾一头啼”(《沪谚外

  • 被迫侍奉敌国皇帝的公主,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被迫侍奉敌国皇帝的公主,最后下场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中国历史上,公主都是一个朝代最有身份的女性,犹如童话故事般的人物,无忧无虑的生活,享有父皇母后的宠爱,还有一个爱自己的如意郎君。可以说,当一个公主,是最幸福的事情了。但是作为一个风雨飘摇的公主,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在南北朝末

  • 历史上南方政权和北方政权究竟是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西晋中期爆发了八王之乱,从而逐渐跨入十六国,全国也就此陷入到了一段长时间的分裂期。420年至589年,进入到南北朝时期,虽然分裂的态势并没有结束,但这段时间也是少有的民族大融合时期。最后由隋文帝杨坚重新完成统一,建立了隋朝。不过为什么最后是由北方统一南方,而不是南方统一北方呢?当时南方政权和北方政权

  • 为什么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就很少打胜仗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的历史上,诸葛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不仅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而且还多次击败了曹魏政权。但是为什么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就很少打胜仗了?姜维临死前说出原因。其一蜀汉用人不当,在刘备在位时,任用了一大批贤臣良将。但等到了刘禅即位时,却重用了一些宦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荀安,这个人当时负责第一次北

  • 董奉有着怎样的治病故事?关于他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董奉,三国医学家,历史解密

    董奉也出行在南方一带行医。他所到地方除了治病赈济以外,还遍访名山大川,采集野生植物制成丹药给人治病。有一次到交州(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一带),恰遇交州太守士燮病危,垂死已3日。董奉把3粒药丸放入病人口中,用水灌下。稍后,病人手足能动,肤色逐渐转活,半日后即能坐起,4日后能说话,不久病愈。董奉住燮府

  • 印度为何不直接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占领东巴 根本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印度,巴基斯坦,历史解密

    成功地切断了东巴和西巴之间的海路联络,确保印度获得了制海权而且航母舰载机对东巴主要港口的打击,造成了东巴方面人心涣散,客观上加快了战争的进程。印度为何不直接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占领东巴政治上不允许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独立的国家孟加拉国的决议按照计划,

  • 晚明时期,社会的高消费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晚明时期,社会的高消费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北诸臣死节者寥寥,在南诸臣讨贼者寥寥,此千古以来所未有之耻也—史可法。在明朝灭亡以后,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明庭在北京的文武大臣多达两三千名,自尽殉国的只有几十人而已,其他官员则是“衣冠介胄,叛降如云”。而在没有受战火波及的南方

  • 崖山海战是如何发生的?当时的背景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崖山海战,历史解密

    崖山之战是南宋的最后一战,此战相当惨烈,堪称千古绝唱。虽然当时处于国家灭亡之际,但南宋将士们死战不退,顽强不息。那么,这场战争爆发的背景是怎样的呢?崖山海战的爆发还要从宋元战争说起,在公元1271年之前又叫宋蒙战争,是大蒙古国与南宋之间的战争。宋元战争在历史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235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