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初期著名的空印案最后什么结果?

明朝初期著名的空印案最后什么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970 更新时间:2023/12/6 9:07:24

明朝初期著名的空印案最后什么结果?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自古以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古代封建王朝400多位帝王中,作为佼佼者的朱元璋,更是对自己得来不易的皇位倍加珍惜。有别于“禅让”、父死子承、兄终弟及等传位方式,

朱元璋则是从一个放牛娃起底,最终逆袭成帝的典型代表,甚至说是无出其右。

在很多人看来,明朝初年的“四大案”是四大冤案,说老朱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手腕,来达到“家天下”的目的。

如,洪武九年(一说是洪武十五年)发生的一件举国震惊的大案:

“空印案”

,被诛杀的人就达到了三位数。其实透过朱元璋的经历及案件本身你会发现,朱元璋“大开杀戒”是有原因的。

“乞丐皇帝”叩开明朝大门

毫无疑问,我们都应该为朱元璋竖大拇哥,因为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更多的是独一无二的标签——

励志

明太祖起于草泽,铲除胡元,戡定群雄,其才不可谓不雄。(吕思勉)

元末天下大乱,朝纲不振,再加上自然灾害殃及百姓,最终各地有识之士纷纷揭竿而起。在这场中原大乱中,最为痛苦的还是百姓,相比较饱受战火而言,他们更期待英明君主的救赎,更希望看到一代新朝换旧朝。

说是“苦行僧”,其实跟乞丐无异。最后,在好友汤和的介绍下,

朱元璋加入到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

在军营,朱元璋表现得非常积极,虽然一开始不怎么会打仗,不过他肯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他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军中上下的赞誉,尤其是首领郭子兴对其赞赏有加。

在郭子兴将义女马秀英(日后的马皇后)许配给朱元璋之后,老朱的事业如日中天。扛过岳父的红巾军大旗之后,红巾军在老朱的带领下势力更为强劲,很快发展成为各路义军中的翘楚。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老朱事业上的成功,离不开一帮生死相随的股肱之臣。如,武有常遇春、徐达、蓝玉,谋士有朱升、.刘伯温、胡惟庸等。在他们的鼎力相助下,朱元璋力克各路势力,最终问鼎中原,坐上了有明一朝第一把交椅。

就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朱元璋是个粗人,大字不识几个,

在他眼里,他必须将军政大权统揽于一身,

只是这种过度化的“集中”,也导致了朝无重臣,所以到最后,很多实权落入阉宦之手,

空印案

“空印案”散见于《明史·刑法志》、《明史·郑士利传》之中,让人疑惑的是,这个大案在《明太祖实录》只存在只言片语,像《明史·太祖本纪》里根本没有记载。那么究竟什么是“空印案”?

前文有述,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采取了各种治国措施。当时规定,全国各地每年都要派人到户部报告地方财政账目,而地方账目和户部的账目审核后必须相符,这项工作才算结项。如若不符,就得“回炉重造”重新填造账目。而地方上每次上报的账目,必须得盖上原衙门的公章才算数,要不就是一摞废纸。就像现在的机关单位,若出具公函就得盖上红戳,说白了就是具有一定的效力。

“实践出真知”,

很多官员最后发现,重填报表本不难,来回折腾主要因为盖章太慢

。若为了这账目就将最重要的官章随身携带也不切实际,何况地方上大小事务都需要用到官章。后来一些经办人员“摸索”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出发前将空白的账目盖上官印,去户部核对账目的时候再完成这账目。

就当时情况来看,这个办法已经成了潜规则,不过朱元璋却一直被蒙在鼓里。而当他知道这件事之后,勃然大怒,往小了说这是违反法纪,往大了讲,这是大逆不道、欺君罔上,是要被砍头的。

后来朱元璋抽调人员,对此事予以细查。可对于“空印”一事满朝皆知,这些调查人员自然也深谙此事,不过谁敢把这件事细说给朱元璋听呢?毕竟他们自己也怕被牵连。此时,有个人貌似毫无忌讳地站了出来,他叫郑士利。

冤案?不是冤案

因“空印案”被朱元璋处决的这些人到底冤不冤?回答问题前,先引入一个人:方孝孺。

方孝孺是明朝大臣、学者、思想家,一度受到朱元璋及建文帝朱允炆的重用,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施以凌迟杀害于南京聚宝门外。

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就是因“空印”事获罪而被处死。

方孝孺之后让老师宋濂为其父写了《故愚庵先生方公墓铭》(基于方孝孺《先府君行状》)。

郑士利在朝中并无任何官职,也没有什么关系户,所以不怕连累谁、得罪谁,他把“空印案”的前因后果以上书的形式,他说:

“自立国至今,未尝有空印之律”。

不过,郑士利怕被迁怒所以言辞委婉,甚至在上表文里对朱元璋不乏有溢美之辞。

朱元璋最后虽然知道了空印案的来龙去脉,但并未息怒,反而让郑士利去劳动改造了。

毕竟官场上的这些“暗箱操作”就是在挑战龙威,这更让他想起自己曾经云游民间时所遭受的疾苦。

再说方孝孺,他之所以请老师为自己的父亲撰写墓志铭,之所以替郑士利写传记,最主要的还是为自己父亲方克勤洗白罪名。无疑,

在方孝孺眼里,“空印案”就是冤假错案。

方克勤是被冤杀的清官吗,“空印案”果真是冤案吗?非也。

一言以蔽之:

当户部审核与地方造册账目不一致时,地方官吏就以路远和失误作为借口带上提前盖过官印的空白文册,到了户部那里有驳回的地方就现场改,很明显,

并且,明初承袭元末风气,

“仕进者多赂遗权要,邀买名爵,下至州县薄书小吏、非财路亦莫得而进。及到临事,辄蠹政鬻狱,大为民害”

太祖尝曰:凡有大狱,当面讯,防构陷锻炼之弊。故其时重案多亲鞫,不委法司。

但凡明初大案,朱元璋都要亲自过审,而在老朱亲自问讯的情况下,方克勤最后的结局是

“不与辩,遂得罪,谪江浦”。也就是自己认罪伏法。

而受此牵连的“空印案”,最后在朱元璋的“面讯”下,“空印”罪名自然是基本成立的,不属于冤案。

“重绳贪吏,置之严典。”

“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

的盛世,其做法不可谓不高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后宫酒量最好的妃子,活了96岁高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后宫酒量最好的妃子,活了96岁高寿,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打造出了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而在这三位皇帝中,又当属雍正最为忙碌,将自己玩乐或是亲近女色的时间悉数都用在了批阅奏折和处理政事上。雍正是个十足的工作狂,但让他成天面对那些批不完的折子,身体

  • 为什么古代的大路被称为“官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官路,历史解密

    “官道”在中国古代是指公家修筑的道路、大路,也被称之为“官路”。镇与镇之间有,村与村之间也有,只是“镇”级的较长、较宽,是当年的交通要道。官路这称呼在明清、民国的文献和山歌中屡见不鲜,如“将船使到一个通官路之所泊住,一齐上岸”(《醒世恒言》第36卷);再如“西官路上一只鸡,一头哭咾一头啼”(《沪谚外

  • 被迫侍奉敌国皇帝的公主,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被迫侍奉敌国皇帝的公主,最后下场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中国历史上,公主都是一个朝代最有身份的女性,犹如童话故事般的人物,无忧无虑的生活,享有父皇母后的宠爱,还有一个爱自己的如意郎君。可以说,当一个公主,是最幸福的事情了。但是作为一个风雨飘摇的公主,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在南北朝末

  • 历史上南方政权和北方政权究竟是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西晋中期爆发了八王之乱,从而逐渐跨入十六国,全国也就此陷入到了一段长时间的分裂期。420年至589年,进入到南北朝时期,虽然分裂的态势并没有结束,但这段时间也是少有的民族大融合时期。最后由隋文帝杨坚重新完成统一,建立了隋朝。不过为什么最后是由北方统一南方,而不是南方统一北方呢?当时南方政权和北方政权

  • 为什么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就很少打胜仗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的历史上,诸葛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不仅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而且还多次击败了曹魏政权。但是为什么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就很少打胜仗了?姜维临死前说出原因。其一蜀汉用人不当,在刘备在位时,任用了一大批贤臣良将。但等到了刘禅即位时,却重用了一些宦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荀安,这个人当时负责第一次北

  • 董奉有着怎样的治病故事?关于他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董奉,三国医学家,历史解密

    董奉也出行在南方一带行医。他所到地方除了治病赈济以外,还遍访名山大川,采集野生植物制成丹药给人治病。有一次到交州(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一带),恰遇交州太守士燮病危,垂死已3日。董奉把3粒药丸放入病人口中,用水灌下。稍后,病人手足能动,肤色逐渐转活,半日后即能坐起,4日后能说话,不久病愈。董奉住燮府

  • 印度为何不直接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占领东巴 根本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印度,巴基斯坦,历史解密

    成功地切断了东巴和西巴之间的海路联络,确保印度获得了制海权而且航母舰载机对东巴主要港口的打击,造成了东巴方面人心涣散,客观上加快了战争的进程。印度为何不直接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占领东巴政治上不允许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独立的国家孟加拉国的决议按照计划,

  • 晚明时期,社会的高消费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晚明时期,社会的高消费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北诸臣死节者寥寥,在南诸臣讨贼者寥寥,此千古以来所未有之耻也—史可法。在明朝灭亡以后,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明庭在北京的文武大臣多达两三千名,自尽殉国的只有几十人而已,其他官员则是“衣冠介胄,叛降如云”。而在没有受战火波及的南方

  • 崖山海战是如何发生的?当时的背景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崖山海战,历史解密

    崖山之战是南宋的最后一战,此战相当惨烈,堪称千古绝唱。虽然当时处于国家灭亡之际,但南宋将士们死战不退,顽强不息。那么,这场战争爆发的背景是怎样的呢?崖山海战的爆发还要从宋元战争说起,在公元1271年之前又叫宋蒙战争,是大蒙古国与南宋之间的战争。宋元战争在历史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235年-1

  • 李煜与小周后之间有什么故事?两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李煜,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有文采,善诗词书画,自号“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975年,心存侥幸的南唐后主李煜两次派遣使者出使宋朝,欲北向称臣,请求宋军缓兵,然而得到的答复却是赵匡胤冷冷的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李煜本无心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