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任用贤能 修订法律

李世民任用贤能 修订法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18 更新时间:2024/3/20 8:16:48

李世民是经过流血才当上皇帝的,东宫的人都见识到了李世民的手段。登上皇位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定人心,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最高领导集团。唐太宗采纳了尉迟敬德提出“杀人太多,不利于天下安定”,安抚和任用东宫的属僚,建成太子一党的人才安下心来。

李世民把温彦博王珪、魏徵、戴胄侯君集等人才都集中到了宰相班子中来,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新局面。李世民亲眼看到隋朝的灭亡,引以为戒,决定以大治天下作为自己的施政方针。

确定了治国方针后,唐太宗认为国家的治理需要人才,于是选拔了大量真正懂得治政方法的人才。唐太宗不计较恩怨,任用了东宫集团的重要谋臣魏徵、王珪、韦挺等人。

唐太宗曾说,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这一举措让很多的人才对他死心塌地,东宫的人悔恨自己当初跟错了建成太子,好在唐太宗慧眼识英才,让有才有德之人大施拳脚。唐朝初年,可谓人才济济,只要有才有德,在唐太宗的英明领导下,就能冒出头来,才能不至于被埋没。

历史上最著名的谏臣魏徵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以此告诫唐太宗虚怀纳谏。魏徵敢于直言,即使皇上生气,面不改色,也不害怕哪

一天唐太宗气急了,把他杀了。有一次,魏徵在上朝的时候,意见不合,

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太恼怒了,但是又不好发作。于是,回到内宫,见到长孙皇后,太宗怒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见到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陛下想杀谁呀?”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徵!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一点儿不给朕面子,朕忍得实在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没有说话,而是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对皇后的举动感到奇怪,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只有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徵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长孙皇.后真是聪明,不仅维护了魏徵,还间接地把太宗给夸奖了一番,太宗的怒气也就下去了。

公元643年,魏徵去世了。太宗李世民悲痛万分,他眼中含着泪说:“用铜制成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穿着是不是得体;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做法究竟是对还是错。失去了魏徵,我就失去了一面好镜子。”

任用人才是一方面,但是还要靠法制才能创造出让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唐太宗对法制进行了改革和建设,采取慎刑宽法和加强法的措施。

赏罚分明很重要,这是治国的原则,按照原则行事,就能形成一个相互信任、政治清明的社会,对个人的发展是大大的好事。唐太宗认为:赏罚是国家大事,假若被赏的是有功的人,无功者自然就后退了。犯罪的人及时受到惩罚,那些作恶的人就能悬崖勒马。

唐太宗任命房玄龄长孙无忌修改《武德律》,制定《贞观律》,明确赏罚的标准。后来长孙无忌组织十九名法学家,专门为《唐律》作注,到永徽年间才完成,即《唐律疏议》。这是封建社会最完备的法典。五代以后各朝法律大都以此为本酌加增改。唐朝的律令包含了国家、社会的各个方面,连民间的婚丧嫁娶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

为了保证法制的贯彻执行,唐太宗亲自选拔了一批正直无私、断狱公平的人担任法官,可见唐太宗对法制的重视。他经常告诫大臣:“死者

不可复生,用法务在宽简。”为了避免草菅人命、冤假错案的发生,唐太宗将死刑的终审权归属中央。而且,还不能随便执行死刑,需要三次上报中央,被批准后才能执行。

下一节: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盛世

推荐阅读:

唐太宗李世民生平简介 唐朝开创了贞观盛世的皇帝

唐朝二十位皇帝事迹大全介绍 唐朝大事件全解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的个人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太宗的妻子长孙皇后是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身为男人背后的女人,他并不是因为丈夫李世民而出名,而是以自己独特的聪明睿智与才干被人们熟知的。就连唐太宗对她也十分尊敬。长孙皇后身世显贵,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聪明贤淑,宽厚孝顺,知书善文。长孙皇后时常提醒唐太宗不要赋予长孙家族太多的权利,但是唐太宗对于

  • 李治夫妻同心治国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648年的夏天,李治刚刚登基,房玄龄就去世了。他的爵位由长子房遗直继承,这让次子房遗爱的妻子也就是李世民十分宠爱的高阳公主十分不高兴,高阳公主一心想要丈夫与哥哥房遗直平分家产,甚至让丈夫谋取哥哥梁国公的爵位,这遭到了房遗直的强烈斥责,于是,高阳公主就状告房遗直对自己非礼。长孙无忌奉旨彻査此事,竟

  • 秦鸣鹤给李治看病险遭杀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治从小身体羸弱,生病已然是家常便饭,因此他从小就十分喜欢医理方面的书籍,也很喜欢研究医学方面的知识。他命人主持编写的《新修本草》,在中药学的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他并不像太宗那样痴迷于道家丹术,对于人的生老病死他有自己的客观看法。李治才30几岁,就经常出现头昏目眩的感觉,只要是稍微劳累

  • 唐高宗李治一生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李治还没有即位之前,生母长孙皇后就去世了。他为了怀念自己的母亲,命人修建了慈恩寺。这座寺院坐落于长安城东南的晋昌坊,这个工程充分显示了唐高宗的仁孝之意。唐高宗李治随即任高僧玄奘为慈恩寺住持,并且授予他纲纪天下僧侣的权力。当年唐僧离开大唐西天取经的时候,并不像《西游记》中演绎的那样,由皇上送别,而是

  • 唐中宗李显被生母“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中宗李显含着金汤匙出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就是这样一位本应该风光无限的皇帝,竟然被生母流放15年之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事情的原委还要从唐中宗的生母武则天说起。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唐不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这一点上讲,她算得上是唐朝的大功臣。可是,就在这伟大功

  • 唐中宗李显再度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699年,武则天的身体越来越差了,于是下旨将李显召回。李显和韦氏在均州、房州的这些年,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生怕武则天会一反常性,将自己杀死。现在,竟然要恢复尊号,重新登基坐殿了,韦氏忍不住喜极而泣:“总算是盼到了这一天!”可是,李显却有些担心,犹豫着不愿回京,甚至吓得

  • 唐中宗李显的唯一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宗李显的一生没有什么政绩可言,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李显率领的唐朝球队与吐蕃举行马球比赛,唐朝的球队取得了胜利。吐蕃赞普派往前来迎娶金城公主的使者,在长安逗留了一段时间,中宗邀请他们前往梨园亭子观看击球比赛,有一位使者说:“我的部落也有马球的爱好者,是不是可以让他们与汉人进行比赛呢?&rd

  • 唐中宗时期是唐诗盛行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诗是中国历史上不朽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的骄傲。唐诗之所以盛行主要是因为它的风格多变,而且大漠孤烟与巴山夜雨相映,慷慨激昂与浅斟低唱共存,北风卷地与吴浓乡曲兼容,曲径通幽与海天一色同在。当然,也不乏有些特殊的,例如“权龙襄体”便是其中之一。中宗李显的诗词文采虽然一般,但是

  • 李旦冤死的两位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睿宗李旦的正牌老婆是刘皇后,其祖父刑部尚书刘德威,父亲是陕州刺史刘延景。公元676年,刘氏以宫女的身份进人当时的相王府,没过多久,李成器和两位公主就诞生了。公元684年,李旦曾即位,刘妃册为皇后。公元690年,睿宗让位于母亲武后,还称作太子,刘氏则仍然是太子妃。窦氏出身世家,受到过良好的家教,性情

  • 武则天生平档案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的女皇帝,天授元年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从此开始了一代女皇的执政时代。帝王档案姓名:武则天民族:汉族出生曰期:624年逝世日期:705年配偶:唐高宗李治子女:4个儿子,2个女儿在位: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