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很少提及元朝?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很少提及元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81 更新时间:2023/12/9 7:15:11

为什么历史上很少提及元朝

1.元朝的统治时间很短,只有短短的97年。1271年建立,1279年崖山之战后才扫清残势力。1350年左右起义就不断了。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元朝宣告灭亡。算一算,总共才和平一统了70多年。和唐明清确实没法比。


2、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与汉族搞民族融合的少数民族朝代。与清朝不同(康熙有一半汉人血统),蒙古统一天下后,将天下人划为四等,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西域诸国的人)、汉人(原金国统治区的汉族人)、南人(南宋统治区的汉人)。很快就激起了民族仇恨,然后就灭亡了,从这点看被很少提到也就不足为奇。


3、元朝从化上是汉化最浅的,元朝虽然统一了汉族的土地,却用蒙古语、蒙古文。国家政策等都按蒙古传统来做,这很难被后来的汉族人接受,自然也就描述不多了。


4、元朝虽然占领了中国的土地,但是不太像一个统治者,更像掠夺者。这就与其他入侵外族没有本质区别了,作为汉族的正史,也就自然从内心里给元朝降格,把它归到统一朝以下的一等地位。这不足为奇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灭蒙元后,是怎么对待蒙古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打败元朝后,不仅没有对蒙古人进行大肆报复。恰恰相反,朱元璋对于关于蒙古人的政策是极为宽厚和优待的。一:蒙古百姓归顺者、加之保护对于那些愿意归顺朱元璋的蒙古族无辜百姓,朱元璋的政策是保护的,在其北伐檄文中就有体现:“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

  • 朱元璋击败元朝之后,怎么对待蒙古战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帝国。随即出师北伐,元军节节败退,8月份明军攻占北京,元顺帝弃城而走,逃回蒙古草原,元朝对中原百姓的欺压宣告结束。在朱元璋清除蒙元的过程中,随着元朝的瓦解,元兵和元朝贵族除了被杀死的外,大部分都逃回了蒙古草原。然而也有一部分因为元朝溃退过快,来不及逃走,被明军俘虏

  • 诗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的原因,国破家亡之下的美好愿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清照,南宋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兼散文作家。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好写文章。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妇二人志同道合,赋诗做词,时相唱和。李清照和赵明诚两人均喜欢收集金石,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家。南宋初年,金兵入侵,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建炎元年,金兵渡过黄河,

  • 大将军狄青是怎么死的,被人诬陷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一直秉承重文轻武之原则,武将难以得到重用,朝堂之上,文臣地位较为突出。尽管如此,宋朝依旧出现过两位青史留名的将领,北宋的狄青和南宋的岳飞。岳飞不必多言,称得上家喻户晓,率领岳家军征战沙场,抛头颅洒热血,打得金兵闻风丧胆。奸臣秦桧屡进谗言,且宋高宗一心求和,在前线作战的岳飞被要求退兵,之后又以莫

  • 为什么说王安石变法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安石变法,目的是改变国家现状,但令王安石没有想到的是改革不但阻力重重,最后还一败涂地,不但大小官员都反对,就连百姓也集体上访闹事。而倔强的王安石还是坚持改革,他认为“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当事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在他看来老百姓暂时利益受损是为日后利益增加。当时的特殊历史背景,也使得

  • 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御驾亲征,最后签订了“澶渊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前三位皇帝,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都曾御驾亲征。宋太宗想一劳永逸的解决燕云十六州问题,而宋真宗是在辽国的侵略威胁下,被寇准等大臣逼着走上战场的。他是一位文人天子,能够走上战场,成为武将林立的御驾亲征皇帝中一位另类“明星”。宋真宗亲征,得从宋太宗说起。宋太宗赵光义,从哥哥手里“斧影烛光”中不明不

  • 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治汉地不用汉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孟森先生曾说“自有史以来,以元代为最无制度,马上得之,马上治之,……于长治久安之法度,了无措意之处。”对于蒙元的制度批判的很厉害,不是说元朝无制度,而是元朝不去虚心学习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在治理庞大的中原地区时显得过于随心所欲。蒙古人靠武力管得住被征服的汉人是一回事,这叫马上得之;管得好被征服地区的

  • 南宋前三位皇帝为什么在晚年全都禅位给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为争夺皇位而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的故事不绝于史,似乎我们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但在宋朝,尤其是南宋则出现了一种极为独特的现象,那就是皇帝禅让。如果是一两个则不足为奇,而出现三四个则足以成为一种重大现象了。我们知道,中国在上古时期是实行禅让制的,即儒家所心向往之的王道理想——三代之治。尧将帝位

  • 元朝皇帝姓氏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是蒙古族的天下,是首次由少数名族建立的王朝,孛儿只斤·铁木真在漠北先建立的蒙古帝国,后来因为汗位之争起了内讧蒙古帝国分裂,但是忽必烈最后夺得汗位并改国号为“大元”,将大元面积一直扩张到整个西亚地区,不仅如此元朝曾经两次征讨日本。可见元朝的武力值,但从铁木真到坤帖木儿元朝统治的时间不足一百年。不知

  • 北宋定都在开封:犯了一个战略性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王朝定都在开封,是一个战略性的错误。我们知道,在此之前周秦汉唐王朝的首都,一般定在长安或者洛阳。除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小政权之外,没有大的王朝把国都定在开封的。宋太祖赵匡义也明白这个道理,公元976年,他到洛阳巡幸时,就打算在洛阳定都。无奈,他的弟弟赵光义和一群大臣就出来反对。在赵匡胤的脑袋里,适合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