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共“一大”为什么选在上海法租界召开

中共“一大”为什么选在上海法租界召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697 更新时间:2024/1/21 19:06:46

为什么中共“一大”不是选在上海其他区域举行,而是选择法租界举行?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了解筹办“一大”的核心人物在上海的活动特点,了解当时上海不同区域的功能区分。


一、筹办者与法租界的关系

中共“一大”的筹办,核心人物有三:陈独秀汉俊与李达。这三人的活动范围主要就在法租界。

再细考一下,自1919年至1921年,那些宣传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参与或推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知识分子,也都居住在法租界。这些人的住处,集中在四个地方:

一是白尔路三益里17号。即《星期评论》社,由戴季陶等三人任编辑,李汉俊1920年初迁居那里,主持编务。陈望道等都曾住那里。

二是望志路106、108号(今兴业路76、78号)。李书城、李汉俊兄弟的住宅。李家自三益里17号迁来此处,将两楼内墙打通,楼梯合一,组成一家。106号楼上是李汉俊卧室,楼下是客厅,中共“一大”即在此客厅举行。

三是老渔阳里(今南昌路100弄)2号。即陈独秀寓所,楼上厢房为陈独秀夫妇卧室,楼下客厅是《新青年》编辑部。陈望道、沈雁冰、李汉俊参加《新青年》工作的人,在此办公或居住。这里是社会主义研究社和中共上海发起组的活动地。

四是新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1919年李汉俊来沪,租赁这里居住,后迁往三益里。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成立,1921年初,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于此设立团中央机关。

这四个地方,分处在吕班路(今重庆南路)两侧,东面是《星期评论》社和望志路李书城、李汉俊兄弟住宅,西面是陈独秀寓所与新渔阳里6号,东西相距不到两公里。

二、进步人士活动的理想场所

陈独秀、李汉俊等人之所以主要聚集在法租界活动,与当时上海不同区域的特点有关。

1921年前后的上海市政格局,存在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三个不同的行政机构。

在治外法权的保护下,中国政府既无法管理租界里的外国人,也无法对租界里的中国人进行直接的管辖。无论是中外战争,还是国内战争,租界都保持中立状态,这就使得租界比华界更为安全。这样,租界就成为众多志士仁人的聚集之区。

同样是租界,法租界与公共租界又有区别。

公共租界工商业比较发达,土地、房产增值快,其管理机构工部局获得的税收多,政府比较有钱,治安管理比较到位。法租界工商业不够发达,其管理机构公董局获得的税收比较少,行政经费短缺,治安管理比较差,对烟、赌、女娼之类眼开眼闭。这样,法租界在治安管理方面漏洞比较多,对于那些持不同政见者来说,可以利用的机会也就比较多。

袁世凯时代,法租界对进步人士活动还不时有所压制,而自袁世凯死后,党禁解除,法租界便是进步人士活动比较理想的场所。事实上,只要不是明目张胆地进行反政府的暴力活动,法租界当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陈独秀在1921年10月、1922年8月两次被法租界当局拘捕,分别被关了22天和5天,理由是宣传“过激主义”,经有关方面斡旋,分别罚洋100元、400元了事。出狱后,还是照样在法租界活动。

三、法租界俄侨多

此外,建党活动在法租界进行,对于吴廷康、马林、尼科尔斯基等共产国际派来的人物来说,也比较方便。1920年代的上海有大约五千名俄侨,主要生活在法租界。他们中有一些人拥护布尔什维克,这为吴廷康等人在上海的活动起了掩护作用。

吴廷康在给俄共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处的信中,告知他在上海的通讯地址,一是俄侨在上海的一个进出口公司“全俄消费合作社”,一是俄《上海生活》报。这两个机构都在法租界。吴廷康在上海住了几个月,活动频繁。如果法租界没有那么多俄侨,他们就会特别显眼。


综上所述,这些因素是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集聚在法租界的根本原因。他们居住在这里,活动在这里,在这里举行中共“一大”也就顺理成章。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致敬两弹一星元勋,55年前中国震惊了全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如果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每个中国人,都不该忘记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都会永远铭记这些名字:邓稼先、钱三强、钱学森、朱光亚……致敬!致敬两弹一星元勋1964年的今天,黄褐色的蘑菇云在我国西北戈壁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

  • 回望新中国70年科技的高光时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70年前,新中国工业几乎一穷二白,工业战线通过数代人艰苦奋斗、砥砺奋进,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跃居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在此过程中诞生了大批中国第一、世界之最。9月28日起,《工信微报》将连续三天以老照片集中展示的方式,回顾新中国工业的那些“第一”。 重温属于中国制造的高光时刻1949年,

  • 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农村包围城市简介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总战略。其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

  • 两弹一星是哪两弹,哪一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两弹一星”指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近代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成果。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事实上,两弹一星最初指的是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后来随着中子弹等核武器的相继诞生,前一弹逐渐演变为核武器的

  • 新中国70周年发展变化有多大,厉害了我的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的经济奇迹是建立在中国耀眼的经济发展成就基础上的。从数量规模上看,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2.2万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

  •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打响了创建中国人民军队的第一枪。时至今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走过了86年的光辉历程,然而“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光荣称谓却并非随着人民军队的诞生而确立,这一称谓伴随着人民军队的日渐发展壮大不断调整演变而来。土地革命时期: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1

  • 知青下乡是哪年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知青下乡是在1955年开始,返程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下乡知青,广义泛指下放到农村、掌握一定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在中国,知识青年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袁隆平谈获勋章感受 袁隆平对国家的贡献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1月29日,袁隆平在人民大会堂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共和国勋章。他告诉记者,在他得到的这么多奖章里,共和国勋章确实很“重”。“很激动,也是个鞭策。”他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还要攀高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袁隆平对国家的贡献是什么?袁隆平(

  • 揭秘“小平您好”横幅的诞生:横幅是偷偷带入场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小平您好事件简介小平您好,该词汇起源于国庆35周年(1984年10月1日)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学生自发打出的口号标语。35周年国庆首都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在游行队伍行进中打出意外的横幅——“小平您好”——此画面瞬间传遍世界,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珍贵的记忆、电视画面记录的瞬间。横幅的书写者,是北大东

  • 抗美援朝英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1、李家发李家发(1934年-1953年7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34年生,安徽省南陵县人。是明朝著名开国将领李文忠的22世孙,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第67军第199师第595团第1连战士。1952年10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一次敌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