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女英雄冯婉贞的故事

女英雄冯婉贞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148 更新时间:2024/2/8 11:09:16

1860年,咸丰皇帝逃往热河,英法联军把西郊圆明园皇家珍藏的典籍字画、古玩珍宝抢劫一空之后,放了一把火把这座世界名园烧毁了。同时侵略军继续在北京城郊四处烧杀抢掠。而一味屈膝投降的清朝皇帝不是命令抵抗,反倒命令恭亲奕诉为全权大臣同侵略者议。可中国的老百姓却自发组织起来反抗英法侵略军。

在离圆明园十里远的地方,有个村子叫谢庄,住着百来户人家。村民在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为了保家卫国,自发组织了一个谢庄团练,推举冯三保做头领。冯三保从小跟父亲练就一身武艺,农忙种地,农闲打猎,为人正直,好抱打不平,为村民所敬重。谢庄民团组织起来后,冯三保指挥村民在村口险要的地方筑起了石墙、石堡、土堡等防御工事。他女儿冯婉贞,这年19岁。她武艺高强,村上不少年轻的小伙子都不是她的对手。英法联军劫掠焚烧圆明园时。

她趁夜偷偷去过一次,看到一座辉煌壮丽的大园子,一刹那间变成七处起火,八处冒烟的一片瓦砾场,只有那残存下来的颓垣断壁在星空下哭泣。冯婉贞回到村里后,同父亲说起,还恨声不迭,后悔没多去几个人,杀他几个红子,也好解解窝在心头的愤懑。几天来,冯婉贞总想找机会杀敌,不想机会来了。一天中午,谢庄派到村外的游动哨回来报告,说红毛子的一个大胡子军官,带领一队骑兵朝谢庄奔来。冯三保忙召集团民们把猎枪、弓箭准备好,守在石堡后。这时冯婉贞背着刀,拿着猎枪从村里跑过来,要求参战。

冯三保感觉打斗搏杀是男人们的事,让她回村里去。冯婉贞连忙声说‘天下兴亡,匹妇(夫)有责’这“匹’指男人,这‘妇不就是女人吗?”说着已挤进团民中去了。这时敌人的马队已看得见了。冯三保命团民不要慌,箭在弦,枪上药,等敌人靠近,听到他号令再放枪。冯婉贞看到敌人正在变换队形,忙告诉父亲应该列成纵队,前队放枪后退下为后队,第二队再补上去放枪,免得敌人趁己方装药上弹时冲上来。冯三保一听有理,忙调整了石堡的防御部署。敌人来后,冯三保挥动旗号下令开火。敌人乱成一团。慌忙撤退,冯三保见敌人退走,自己人又无一伤亡,十分高兴,准备回退走了

摆庆功酒庆贺一番。可女儿冯婉贞却很犯愁,她提醒父亲,红毛子今天吃了亏,一来是马队在山坡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二来是没带大炮,如果敌人用大炮猛轰,这石堡还能不轰塌吗?村子还能不轰平吗?冯三保听女儿这么一说,也忧心忡钟,反间冯婉贞该怎么办?冯婉贞似乎胸有成竹,她建议要把游动哨派远些,摸清红毛子实情,好早做准备。红毛子长处是枪坚炮狠,短处是不会武术。枪炮适合远距离攻击,武术适合近处拼搏,所以不能老守在石堡后,让敌人在远处放枪放炮。

己方没那么多人,也没那么多弹药同他们拼。最有效的打法是趁他们不备,冲进他们的队伍中,与他们短兵相接,他们就不行了。冯三保不赞成女儿的意见,冯婉贞见一下说不服父亲,也就不再吭声,但她心里已打好了主意,暗地里同村里青年们商议以攻为守。大家听了婉贞的话有道理,都听她指挥。

第二天下午,派出的游动哨回来说,敌人五六百人,还带了几门大炮往谢庄方而来。冯婉贞命大家穿上紧身黑衣,拿着刀带着盾,埋伏在离村四里地的一片树林里,并咛嘱大家在与敌队拼杀时,十人一组,首尾相顾。不一会功夫敌人果然大摇大摆地来了。冯婉贞等到敌人走过一半,拔刀跃出,带着大家突然冲向敌人,将敌人截为两股,前后砍杀。

还在想着如血洗谢庄的敌人,被这出乎意外的突然袭击,吓得晕头转向,在惊呼声中,已有不少敌人倒在血泊中了。领头在前面的冯婉贞银刀一闪,一个鬼子头血淋淋地滚到地上。清醒过来的敌人此时第一个反应就是拔脚逃窜。冯婉贞缠住敌人,和他们打交手仗,不让他们开枪。杀得敌人满地都是尸体。被截为两股的敌人,朝谢庄方向跑,被被闻讯赶来支援的冯三保带人堵住;往回跑的一股被冯婉贞带人死命咬住不放。长枪、短刀只杀得天降黑幕,冯婉贞才没再追赶了。这一仗敌人被打死打伤100多人,丢下不少枪支和几门大炮跑回城里。英国侵略军报复、血洗谢庄的阴谋失败了。缴获的枪炮反过来又加强了谢庄的防御。第二天,冯婉贞在谢庄抗击侵略军大获全胜的英雄事迹便传遍了北京城。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叫什么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字曜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

  • 推翻清朝谁的贡献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也让中国近代遭受了太多耻辱。人们对这个朝代的评价有褒有贬,但骂名更多。是他们闭关锁国,让中国被被列强欺负,国门被迫,落后世界多年。清朝统治短短200多年期间,中国背负了太多的耻辱,而我泱泱大国也是在这个时期被骂成东亚病夫。历史上各位帝王艰难打下的江山,在清朝却被轻而易

  • 清朝的藩属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传十二帝,享国276年。中国清朝除了自身疆域非常辽阔外,还拥有众多大小不一的藩属国。第一个:朝鲜即今天的朝鲜半岛,包括今南朝鲜和北朝鲜。历史上著名的中日甲午战争,就是因为清朝藩属国朝鲜而打的。第二个:琉球国琉球国,即琉球王国,所在地为琉球群岛,位于中国东海

  • 清朝内务府相当于什么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内务府是个什么机构?清朝的内务府全称是总管内务府衙门,它是清朝入关之后设立的,管理宫廷内部事务的机构,专门负责皇上,还有宫廷后边这些私事,建于清朝的顺治初年。内务府的性质是什么?一个皇帝从在娘胎里开始,到死后定期领取子孙后代的冥钱,都离不开内务府。内务府机构因此极其庞杂,而且机构越来越大,吃这口饭的

  • 内务府是如何贪污腐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一招低买高卖案例一,有一天道光皇上发现裤子上的膝盖破了个洞,就让内务府拿去补一下。补完回来道光就问:这个多少钱?内务府答:三千两银子。道光帝差点没背过气去,一个补丁三千两银子,你们要疯?!人家内务府有解释:皇上的裤子是有花的湖绸,我剪了好几百匹的绸子,才给您找到对应相配的图案,所以是贵了,一般的补

  • 乾隆皇帝南巡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乾隆时期是清朝最为兴盛的历史朝代,经过雍正皇帝的一系列改革,让清朝的国库富足充盈,而作为守成君王,自然比康熙时期面临的困难要少。因为统治的稳定,乾隆皇帝就多次南巡,路上就发生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其中杭世骏的经历非常传奇。杭世骏做官最高也就是个御史,也就是编写书籍,核查举报的工作。乾隆八年的时候

  • 康熙皇帝南巡几次都干什么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南巡,想必大家都会想到乾隆皇帝,曾经三下江南的事情。但是,乾隆皇帝南巡时,往往每次都声势浩大,其吃穿用度和仪仗,往往都消耗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而这,也是其为后人所诟病的一点。然而,与乾隆皇帝高调南巡所不同的是,康熙皇帝南巡基本上四次有三次都是微服私访。那么,这位低调寻访的康熙皇帝,为什么要选择南

  • 乾隆皇帝南巡的路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南巡的路线是沿着大运河的 南巡可以检查运河各段的情况,避免有人为了一己之利,挪用资金。乾隆皇帝南巡的路线是一直沿着大运河从北京一直往南方走的。大运河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京城附近是不产粮食的。就算有粮食了,也不足够支撑起一个国家中心的日常花销。 所以从其他地方调粮食就成了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 朱棣为什么迁都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建文帝削藩后,早已对中央有诸多不满的朱棣,率先举起了反抗的大旗,他宣称:“新帝之所以会大力打击藩王,是因为受到了小人的蛊惑。而自己此次出兵,正是为了铲除君王身边的奸佞小人,重新使国家政治恢复清明。”但是,他提出的这一套冠冕堂皇的言论,却赢得了很多百姓的支持。而这,也相当于他为自己之后谋朝篡位的行

  • 朱棣迁都北京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诺大一个朝廷要搬到了北平,随之而去的官员及其家属们吃喝的粮食,以及各种生活器具从哪里来呢?最终,这所有的一切还是要依靠繁华富庶的江南。但是,这两个地方相距甚远,一路上的运输又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当然,针对这一难题朝廷也拿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再次开通淤堵的运河。可是,运河是说开就能开的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