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内务府是如何贪污腐败的

内务府是如何贪污腐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189 更新时间:2024/2/8 11:08:48

第一招低买高卖

案例一,有一天道光皇上发现裤子上的膝盖破了个洞,就让内务府拿去补一下。补完回来道光就问:这个多少钱?内务府答:三千两银子。道光帝差点没背过气去,一个补丁三千两银子,你们要疯?!人家内务府有解释:皇上的裤子是有花的湖绸,我剪了好几百匹的绸子,才给您找到对应相配的图案,所以是贵了,一般的补丁大概五两银子也就够了。

案例二,又有一次道光皇帝和一位大学士聊天的时候,问他早上吃了什么,大学是说在家里吃了4个鸡蛋。道光皇帝一听就非的吃惊,因为在皇宫里一个鸡蛋要5两银子,他都舍不得吃,所以他说,简直是太浪费了,4个鸡蛋吃下去20两银子没了。这个大学士一听就知道这里边儿有问题,因为在外面的鸡蛋只要几钱,宫里这么贵,肯定是内务府的人在搞鬼,所以他对皇帝说自己吃的鸡蛋是自己家里的母鸡下的。

案例三,道光帝曾经出去私访过,这天他换上便装,到前门大街逛游。大街上挺热闹,人来人往、有买有卖。走着走着到中午了,皇上有些饿了。往路边一瞧,有一小面馆,就坐下了。要了一碗热汤面,道光皇上用筷子吃了一口面,又端起碗来喝了一口汤:嘿,还真香!好吃!掌柜的再来一碗!道光皇上把两碗热汤面吃下去,吃的是又舒服又饱,问:你这面多少钱一碗呢?掌柜的:一个大枚一碗,您吃了两碗,两大枚。

皇上就愣了,这么好的东西,一大枚一碗,两大枚吃饱了,宫里边一顿饭得百八十两银子,我吃热汤面得省多少钱,是不是?等回宫之后皇上还想这事呢,一直到天黑,御膳房掌案的问皇上打算吃什么?皇上就说来一碗热汤面吧。掌案的回复说皇上赎罪,今晚做不了,您这个要批一万两银子。皇帝很吃惊,怎么要这么多。掌案就胡编乱造,说了一大堆。皇帝听烦了,直接让他到外面买一碗。

掌案一听,当时出了一身汗,心想:坏了,我说今天皇上怎么想改口儿,听皇上的口气,他一定是出皇宫了,不出皇宫不会知道这么详细。于是心生一计,叫人把面馆查封了。回来告诉皇帝面馆没了,让人给封了。道光皇上听完掌案一番话,心里明镜一般,可又无可奈,叹了一口气,说:哎,朕为一朝天子,竟然吃不起一碗热汤面!

第二招工程揽财

曾给溥仪之妻婉容当过抄书先生的周君适爆过猛料:故宫有个宫门坏了一对铜环,换了新的,内务府的账目上这对铜环的价格是二万两银子。有好事者换算过,按当时的物价水准,这价格可盖十栋楼房。因此什么东西一入内务府,价格就不是翻番的事,百倍是低的,千倍是正价,上万倍者也不稀奇。

第三招直接贪污

光绪大婚的时候,有几位绣工托在内务府大臣家教私塾的同乡郭先生揽点内务府刺绣的活做。郭先生通过大臣的管家接了一件绣洞房门帘的小活。绣工们从内务府领来了缎子,用最好的绣线精心刺绣。整套下来,绣工们的原料、工钱加上利润,市价大约是五十两银子。(折合人民币10000多),门帘交上去后,大臣的管家就让绣工们报个价,并且主动示意绣工们“多报一些无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皇帝南巡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乾隆时期是清朝最为兴盛的历史朝代,经过雍正皇帝的一系列改革,让清朝的国库富足充盈,而作为守成君王,自然比康熙时期面临的困难要少。因为统治的稳定,乾隆皇帝就多次南巡,路上就发生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其中杭世骏的经历非常传奇。杭世骏做官最高也就是个御史,也就是编写书籍,核查举报的工作。乾隆八年的时候

  • 康熙皇帝南巡几次都干什么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南巡,想必大家都会想到乾隆皇帝,曾经三下江南的事情。但是,乾隆皇帝南巡时,往往每次都声势浩大,其吃穿用度和仪仗,往往都消耗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而这,也是其为后人所诟病的一点。然而,与乾隆皇帝高调南巡所不同的是,康熙皇帝南巡基本上四次有三次都是微服私访。那么,这位低调寻访的康熙皇帝,为什么要选择南

  • 乾隆皇帝南巡的路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南巡的路线是沿着大运河的 南巡可以检查运河各段的情况,避免有人为了一己之利,挪用资金。乾隆皇帝南巡的路线是一直沿着大运河从北京一直往南方走的。大运河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京城附近是不产粮食的。就算有粮食了,也不足够支撑起一个国家中心的日常花销。 所以从其他地方调粮食就成了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 朱棣为什么迁都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建文帝削藩后,早已对中央有诸多不满的朱棣,率先举起了反抗的大旗,他宣称:“新帝之所以会大力打击藩王,是因为受到了小人的蛊惑。而自己此次出兵,正是为了铲除君王身边的奸佞小人,重新使国家政治恢复清明。”但是,他提出的这一套冠冕堂皇的言论,却赢得了很多百姓的支持。而这,也相当于他为自己之后谋朝篡位的行

  • 朱棣迁都北京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诺大一个朝廷要搬到了北平,随之而去的官员及其家属们吃喝的粮食,以及各种生活器具从哪里来呢?最终,这所有的一切还是要依靠繁华富庶的江南。但是,这两个地方相距甚远,一路上的运输又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当然,针对这一难题朝廷也拿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再次开通淤堵的运河。可是,运河是说开就能开的吗?开

  • 日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日俄战争本身就是一场不道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是老牌列强沙俄和新兴列强日本,为了进一步蚕食中国,而在东北爆发的一场战争。对沦为战场的中国而言,不论是沙俄,还是日本,都是可怕、可恨的恶狗,所以,我们也可以将日俄战争理解为“狗咬狗”的战争。但是,日俄战争,最终以日本惨胜而告终,对中国来说,无疑是

  • 明朝有多少年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一共有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明代自1368年建国,到1644年灭亡,中间经历了16位皇帝、17个朝代,历时276年。这个时候正是世界范围内发生伟大历史变革的时期。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向资本主义过渡,中国也开始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代历史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明朝是一个特务国家,在

  • 明朝有多少人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经济最鼎盛时期的万历年间,到底有多少人口,学界争议很大。有的认为只有6千万,有的认为将近2亿。在明朝人口统计中,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末年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注定是个绕不过去的节点。在这一年,明朝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人口统计数据——6054万人。这只是纸面上的人口数据,当时的总人口应该超过7千万

  • 明朝有作为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

  • 明朝最伟大的三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明朝皇帝中,对人性把握最准,驾驭群臣能力最强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可以将群臣玩弄在股掌之上,不管是当年冲锋陷阵的武将,如徐达,常遇春,汤和,等等,还是雄韬伟略的李善长,刘伯温,等等,在朱元璋面前都不敢耍把戏。也正是因为朱元璋自以为看透了人性,相信法律是万能的,才搞得大明朝朝廷一开始就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