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海经》里的山是哪国的

《山海经》里的山是哪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56 更新时间:2024/1/23 8:39:48

《山海经》是一部非神秘的中国古书,它光怪陆离,气象万千,且包容量巨大,有横跨亚欧之势,然而又无明确史实,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解读。

《山海经》中的《山经》占了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内容庞杂,充满神奇又与现实若即若离,解读起来当然非常困难,以至于有人认为其中的“西山经”写的是美洲大陆西岸包括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在内的科迪勒拉山系,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读。

《山经》部分涉及的山真可谓成千上万,不计其数,其中的绝大多数我们都没听说过,要想完全解读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可以根据大家熟悉的山以及河海湖泊做出大体的判断。

《山经》包括五部分,分别是“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其中包含大家熟悉的信息最多的是“西山经”、“北山经”和“中山经”。

“西山经”中提到了华山、阴山、天山、昆仑山等山脉,多次出现渭河,黄河也谈到了几次,另外还涉及了泾水(渭河的重要支流,“泾渭分明”一词即与之有关)和汉水,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山经”写的是晋陕之间的黄河以西、秦岭以北的山脉。

“西山经”中讲到了一座大时山,说此山山南有涔水,注入汉水,山北有清水,流入渭河。很明显,大时山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水岭的一部分,是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山脉的一段。

在“北山经”出现的名山有北岳(恒)山、太行山、屋山、燕山,为人熟知的河流则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清漳水、浊漳水,另外,其中谈到的河流几乎都是最后汇入渤海,显而易见,“北山经”和山西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说,这部分描写的是晋陕之间的黄河以东、太行山燕山一线以西以北的山脉。

“东山经”中出现的山为人熟知的很少很少,但其中有鼎鼎大名的泰山,而且其中提到在无皋山上往东可远眺扶桑(古代中国以东的岛国,一般认为是指日本),所以,笔者推断“东山经”写的是黄河下游以东,长江以北的山脉。

之所以认为“东山经”讲的是长江以北的山,是因为“南山经”中出现了太湖。“南山经”和“东山经”一样包含着很多大家都不熟悉的信息,其中的山几乎没有一座是人们所熟知的,但这一部分提到的河流大都注入南海,而且有一条河名为佐水(古代“佐”同“左”),和广西西南部的左江极为相似,因此,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南山经”主要写的是长江以南的山脉,但属于华中地区的湖南应该除外。

“中山经”中的山脉分布在河北、河南、湖北、湖南一线以及四川重庆的江北地区,比如河北东部的首阳山(就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活活饿死的地方),河南的少室山(嵩山的一部分)、泰室山(即太室山,嵩山的一部分)、青要山、熊耳山,湖北的荆山,湖南的洞庭山、衡山,川北的岷山等等。另外,“中山经”明确提到中岳(嵩山)在中部第六列山系。可以作为证据的还有这一部分的一些河流,如黄河、长江(古人认为岷江为长江之源)、洛河和伊水(洛河的支流)。

嵩山是座名山,众所周知,但“中山经”中的另一座属于河南的山青要山,笔者是通过河南戏曲豫剧《情系青要山》了解的,此山位于河南省新安县,是座地方名山。因此,笔者大胆推测《山海经》中的山大多是地方名山,而且《山海经》作者记录的山名可能主要来自地方方言,这也是它难以解读的一个原因。

尽管《山海经》中有很多解读的神奇和谜团,但这本书写的是中国的山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其中的《海经》则的的确确有横亚欧、包罗全球之势,当然解读起来也就更难。


下一节:清明说介子推

更多先秦历史故事》》》先秦历史故事大全介绍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明说介子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明时节,很自然地就会想起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个历史人物介子推,想起介子推,就会陷入一种复杂的心情。介子推是春秋中期的晋国人,早年追随因受迫害而流亡国外十九年的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流亡期间,重耳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有时竟处于饥寒交迫、钱尽粮绝的窘境,于是不得不挖野菜,讨饭吃。一次,重耳在以野菜充

  • 史上最牛的谶语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所谓“谶语”,就是事后应验的话,固有一语成谶之说,但狭义的谶语,也就是人们经常提起的谶语,则指的是我国古代的政治预言。史上最早的谶语是西周末年的“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服,几亡周国。”周宣王姬静听到童子拍手而歌,知道必有女人干政,祸起山桑木做的弓和野箕

  • 贾府在历史上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到贾府,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红楼梦》中“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荣宁二府,但笔者在此要写的这个一千七百年前的风流贾府,其权势和财富绝对在前者之上。这个贾府的当家人名叫贾充,是晋武帝司马炎最宠信的大臣,官至太尉,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或国防部长,比贾政的官职高得多,也重要得多

  • “竹林七贤”谁是最吝啬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谁是古往今来世界上的天字第一号吝啬鬼?莎士比亚剧中的夏洛克?不对。莫里哀剧中的阿巴贡?不对。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也不对。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也不对。莫非是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还是不对。到底是谁呢?这个家伙应该是“竹林七贤”中的王戎。和前面五位相比,王戎至少有两个

  • 张翰弃官回乡究竟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晋时期的张翰在历史上不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但他为了故乡的鲈鱼脍和莼菜羹而辞官归乡的故事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不时见于诗词散文之间。张翰放弃仕途回家做老百姓真的是为了鲈鱼脍和莼菜羹?鲈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鱼,以吴淞江所产最为有名,小学语文课本中便有“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历史上唯一的张姓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谈起中华民族的姓氏,人们总会提到这样一句话:张王李赵遍地流(刘)。毫无疑问,张是中国的一个大姓,但不知什么原因,五千多年的中华历史中张姓建立的王朝却寥寥无几,严格说来,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张氏王朝。公元三世纪到四世纪初期,西晋衰亡,东晋偏安东南一隅,在北方及西南的巴蜀地区,先后出现

  • 宋徽宗与明崇祯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徽宗和明崇祯帝生活时期相距500年,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颇有“名气”的亡国之君。与此同时,宋徽宗的“不能为君”和崇祯的“勤勉图治”同样“名垂青史”。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多才多艺之君:独创中

  • 中国皇帝的寿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从三皇五帝时的黄帝算起,直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先后出现了558位帝王,包括396位皇帝,162位国王。如果从秦始皇算起,直到1911年清末代皇帝溥仪,其间2100余年,共有皇帝335人,其平均寿命是41岁。据现存有关资料,如果按照朝代顺

  • 从“诛十族”到“瓜蔓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棣夺取皇位后,马上颁布了一个奸臣榜,建文朝廷的六部九卿大臣全部榜上有名。他举起屠刀,一批批屠杀了那些不愿投降他的人。在这场血腥镇压和大屠杀中,死得最惨烈的当属方孝孺。为了捍卫他的价值观与道德理想,方孝孺付出了“十族”的代价。这是“靖难之役”中最惨绝人

  • 历史不忍细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不忍细看。历史如何能够细看?一细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镜看美人,光洁圆润全然不见,入目全是鳞纹交错、毛孔贲张、瑕疵毕露。于是,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处着墨,更何况,还需为尊者讳、为名人遮、为君上避、为时政忌。因此,读史时,常常会读出几分含混、几分闪烁。那当然是史家的难言之隐。但其实那几分含混和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