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怀王的故事:项羽请来的挂名君王!

楚怀王的故事:项羽请来的挂名君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648 更新时间:2024/1/15 22:27:34

项梁的死,对于项氏集团来说损失惨重。而年轻的项羽自然继承了项梁的衣钵,只是他毕竟还年轻,还没有项梁那种地位和权力。楚怀王乘机把军事的领导权给夺了回来。

前面已说过,楚怀王即位时只是一个12岁的牧童娃。不过,别看他年纪小,自从当了大王后,举手投足之间悠然自得,神色自若,仿佛天生就是做君主的料。

为了防止章邯采取进一步军事行动来攻。楚怀王听从刘邦的建议,把国都从盱台迁到了地理位置优越、城防坚固如铁的老革命根据地——彭城(今江苏徐州)。

先把战事搁一搁,咱们先来提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宋义,项梁手下的一位谋臣。项梁在定陶军情怠慢、不思进取时,他就曾善意地提醒过项梁,章邯那人用兵神出鬼没,要提防他乘着大雨来偷袭。但当时项梁哪里听得进他的话?

楚怀王剧照

宋义眼看自己说的话被放屁了一回,愤愤地离开了项梁来到怀王身边,说项梁必败无疑。楚怀王对此执观望态度,套用一句围棋俗语来说就是:胜固可喜败亦欣然。项梁能赢当然最好,如果输了,他也喜欢,毕竟他对实权在握的项梁很是头疼,项梁不除,他这个大王当得实在太窝囊了。

后来果然不出宋义所料,项梁兵败落得个荒尸野外的地步。楚怀王眼见宋义这般料事如神,自然对他刮目相看,便把他拉拢作心腹之人用。

迁都彭城后,包括刘邦、吕臣、陈婴、英布等人都唯楚怀王马首是瞻。

项梁死后,项羽羽翼未丰,虽然心里一千一万个不情愿,但只得顺应形势听从楚怀王调遣。在这种情况下,楚怀王招来朝中文武大臣,召开了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

会议上楚怀王首先发表对项梁同志吊唁之词,引得各位将领的一致共鸣。各大将领纷纷表示,要为项梁同志报仇,与秦军与章邯势不两立。此时项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就是要这种效应。眼看时机已到,楚怀王这才轻咳了几声,清了清嗓子,宣布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此次他制定的军事行动分两步走。

项梁剧照

第一步:由宋义为主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领军队北上救赵。

第二步:由刘邦率另一支军队在南线(黄河以南)开辟战场,并向关中方向挺进。

说是两步走,其实这两步是同时走的。因为楚怀王还规定,谁能先打败秦军,占领关中,就封谁为关中王。

关中王,这是一个挺有诱惑力的位子。

其实这个战略步骤是怀王的心腹宋义想出的金点子。宋义以他敏锐的眼光分析了当前形势,当时是这样对楚怀王进言的:“章邯几十万大军均在攻赵,一围巨鹿,一堵棘原,陛下可派一将乘机攻魏,同时遣一猛将攻抚兼用,西向攻秦,直逼秦都,使章邯顾此失彼,如此,秦可破也。”

单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应该说宋义的确具有非同寻常的眼光。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之所以能灭秦,他这兵分两路的构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具有非凡的才能,并不代表就能做好一名统率千军的将帅,宋义本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下一章我们可以看到宋义离“纸上谈兵”究竟有多远。

宋义剧照

应该说这次会议开得非常成功,楚怀王原本是项梁所请来的一个挂名君王。在项梁兵败身亡后,楚怀王抓住项梁所犯下的军事错误,联合众将领,拉拢谋士宋义,说服陈胜起义军的接班人吕臣,又暗中争取到潜升股刘邦的支持,收回了兵权。

并且按照宋义的提议,坚决而果断地制定了北上救赵、西向崤关击秦的正确战略方针,意义重大而深远。

这次会议充分展示了楚怀王的才能,可惜他对项羽这样的贵族子弟本质和刘邦这样的流氓本性认识还不足,且他当时乃一文弱少年,又不能亲自带兵打仗,以致夺回的兵权又迅速地失去。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两路人马这么放出去,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再也收不回来了。对于年轻的项羽,对于已老大不小的刘邦来说,他们一展才华的时候终于到来了。历史的舞台注定是他们两个人来唱主角。

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义之死:项羽先斩后奏,手段高明令人景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九月,楚军北线作战部队在宋义的率领下来到了安阳(今河南安阳市)。到了这里后,宋义突然停下来不走了,又是安营又是扎寨,大有在这里安家乐业以享天年之意。这下可急坏了项羽和范增二人,现在秦军正在围攻巨鹿,如果此时迅速渡河去支援,楚军攻其后,赵军应其内,内外接应,便可以一举击败秦

  • 康熙擒鳌拜:康熙怎样智擒鳌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金庸小说《鹿鼎记》中,阴差阳错地进入皇宫、又在机缘巧合之下与康熙成为挚友的韦小宝,协助康熙训练了一批善于摔跤的少年,最终智擒了鳌拜。但这毕竟是小说,那么,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康熙真的为了铲除权臣鳌拜而专门训练摔跤手吗?故事得先从鳌拜说起,历史上确实有鳌拜这个人,此人来头不小,是清朝的三代元勋,他追

  • 巨鹿之战:环境那么恶劣,项羽是怎么赢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巨鹿之战,其实真正的硬战才三天,但也就是这三天彻底改变了革命军和秦军的命运。项羽夺回军队的领导权后,首先派英布和蒲将军率兵两万为先锋,渡黄河去支援巨鹿。当听说英布等人和秦将王离在巨鹿城外打得难解难分之后,项羽不再迟疑。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一月,项羽率领全军横渡黄河开赴前线。出发时只带三日干

  • 曾国藩为什么不愿意反清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毛泽东曾经潜心研读曾国藩的文集,他不禁感叹:“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作为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给后人留下了无法估量的宝贵精神资源。“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话虽然有些许夸张,却也道出了曾国藩在晚清纷乱的政局中顽强的生存发展能力和惊人的实力。咸丰二年,当曾国藩正在家里丁忧

  • 范增上战场:只要有梦想,年纪再大又何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巨鹿之战失败后,章邯的信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他把军队驻在棘原(今河北平乡)堡垒中坚守,不敢再与项羽交战了。项羽可不同意,他一心想要为叔父报仇,自然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去强攻了。这时候,范增站出来了。对于年逾七旬的范增来说,少年时贫困潦倒(祖父世代为农),青年时流浪漂泊(战国七雄战火纷飞),中年时怀才

  • 章邯是谁?为什么历史评价他是杀人狂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就在项氏集团兴起时,秦朝的杀人狂魔章邯也没有闲着。首先得申明一下,章邯看似凶残,但并不只是一个有勇无谋之辈。眼看战国六大旧集团纷纷复辟,为了大秦帝国,为了自己的前程,他那个着急万分。在打击陈胜集团时,他就是选择各个击破的战术,最终取得全面胜利。因此,面对赵、燕、魏、楚、韩、齐六大旧集团的先后复辟,章

  • 嘉庆皇帝为什么一定要杀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乾隆六十一年,自封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终于让出坐了60年的皇帝宝座,以禅让的名义传给了嘉庆。然而,乾隆留给他儿子的可并非什么康乾盛世了,而是一个矛盾丛生的社会,吏治腐败,民生艰难,军队涣散。嘉庆上台后的第一项重大举措,就是迅速设计将和珅及其同党捉拿,并杀之而后快。嘉庆为什么非要杀和珅不可?这个问

  • 司马欣传奇故事:尽一人之力,挽救天下苍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欣便是章邯派去咸阳禀告秦二世巨鹿战况的一员手下悍将。然而司马欣此次咸阳之行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凶险万分。因为他差点儿就掉了脑袋。司马欣快马加鞭赶到京城后,就直接就去找秦二世。然而,他很快就悲哀地发现,虽然他在战场上跟着章邯出生入死好几年,也算是风流人物了,但此时连皇宫的大门也进不了。原因其实很

  • 戊戌变法之谜:康有为计划劫持慈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维新变法运动,又称戊戌变法。在这个时期,清政府曾攻击康有为等维新派企图围攻颐和园、捕杀慈禧太后,并将此作为他们“大逆不道”的罪状。究竟康有为有没有这个图谋,一直是个谜。从政变中脱逃的康有为对此一直矢口否认。然而,有不少资料都显示,康有为等确曾图谋围攻颐和园、捕杀慈禧太后。戊戌政

  •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纪晓岚“铁齿铜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他学识渊博,担任过《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本人著有《阅微草堂笔记》。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当中,他的形象更是被塑造成一位反应灵敏、正义机智的学者,在朝廷之上与和珅针锋相对,无所畏惧。其实,真实的纪晓岚可完全不像电视剧中的那么锋芒毕露,也没有那么十足的正义感,甚至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