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义之死:项羽先斩后奏,手段高明令人景仰!

宋义之死:项羽先斩后奏,手段高明令人景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773 更新时间:2024/2/10 5:32:45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九月,楚军北线作战部队在宋义的率领下来到了安阳(今河南安阳市)。到了这里后,宋义突然停下来不走了,又是安营又是扎寨,大有在这里安家乐业以享天年之意。

这下可急坏了项羽范增二人,现在秦军正在围攻巨鹿,如果此时迅速渡河去支援,楚军攻其后,赵军应其内,内外接应,便可以一举击败秦军。这是打败秦军的最好机会,不能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啊。

项羽是火暴脾气,便气冲冲地闯进宋义的营帐,直问他为何按兵不动。不问倒好,这一问,宋义便抓住机会给项羽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政治课的中心思想: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宋义剧照

理由:秦军和赵军交战,马上就会出结果了。如果秦军胜,他们也是疲惫之师了,到时候我军以逸待劳,正好可以乘机攻之;如果秦军败了,我军更可顺利西行,直捣秦都咸阳。

结论:让秦、赵两家斗一阵子,待两败俱伤时,再去坐收渔翁之利。

应当说宋义的理论在我们今天看来确实很高明,隔山观虎斗,坐享其成。但问题是这只是他当时一相情愿的想法,没有真正和章邯交过手的他,并不知道章邯的真正强大。他所说的理由,其实有一条根本就不存在。如果没有其他力量的支持,秦军不可能会败。这样延误战机,等到赵国真的被秦军灭了,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他们楚国了。这也可以看出宋义的书生气来,而且就形势的分析也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

项羽可不吃这一套,大骂宋义贪生怕死后愤愤而去。宋义身为主将,至高的权威受到了挑衅,自然也不是吃素的,当下下了一道命令:“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疆不可使者,皆斩之。”(《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自然知道他就是针对自己说的。就这样,两人的矛盾迅速升级。

十月,也就是宋义停军不前一个半月后,机会终于来了。

项羽画像

别看宋义整天逗留在这无比荒凉的山野地区,却也办了一件值得炫耀的私事,那就是成功地把他的儿子宋襄推销到齐国做宰相了。

据说齐国宰相一职是施行公开招聘制的,但很多才华横溢的人都被拒之门外,齐王最终选中了并未去参加应聘的弱冠少年宋襄。

然而,就是这件喜事直接把宋义推入了万劫不复的万丈深渊。

他大摆酒宴,为儿子去齐国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送别宴。举行送别宴原本也没什么,只是宋义可能忘了当时义军的情况。宋义饮酒高会,与众官员们吃香喝辣的时候,众士兵们的待遇却完全相反,他们已多日来食不果腹,连吃冷喝凉的都没有。

这时,项羽抓住机会在军中大散舆论,无非是说宋义只关心他儿子的前途,哪里关心士兵们的饥寒?这舆论一造,本来就对宋义不满的士兵们自然对他更加不满了。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准备活动做好后,项羽不再沉默了。第二天一大早,项羽借机冲进了宋义帐房里,二话没说就把宋义给干掉了。然后对众士兵们说宋义在搞阴谋诡计,企图与齐国合谋反楚,他是奉了楚怀王的密令才诛杀了他。

众士兵们本来就对宋义颇为不满,闻宋义已死,无不欢欣鼓舞。在这个时候,项羽还派出一队人马追上了就快到齐国的宋襄,来了个斩草除根。最后他才派出心腹之将楚桓向楚怀王报告,说宋义迟迟按兵不动,想谋反。

项羽这一招“先斩后奏”真是高明至极,反正死无对证,自己又领兵在外,就算你楚怀王怪罪,也拿他没辙。

楚怀王接到报告后,虽然心存疑惑,但碍于当时的形势,只得任命项羽为上将军,继续北上抗秦。就这样,项羽重新夺回整个楚军的兵权后,大手一挥,全军火速向巨鹿进发。

章邯,我来了,我来替叔父报仇来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擒鳌拜:康熙怎样智擒鳌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金庸小说《鹿鼎记》中,阴差阳错地进入皇宫、又在机缘巧合之下与康熙成为挚友的韦小宝,协助康熙训练了一批善于摔跤的少年,最终智擒了鳌拜。但这毕竟是小说,那么,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康熙真的为了铲除权臣鳌拜而专门训练摔跤手吗?故事得先从鳌拜说起,历史上确实有鳌拜这个人,此人来头不小,是清朝的三代元勋,他追

  • 巨鹿之战:环境那么恶劣,项羽是怎么赢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巨鹿之战,其实真正的硬战才三天,但也就是这三天彻底改变了革命军和秦军的命运。项羽夺回军队的领导权后,首先派英布和蒲将军率兵两万为先锋,渡黄河去支援巨鹿。当听说英布等人和秦将王离在巨鹿城外打得难解难分之后,项羽不再迟疑。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一月,项羽率领全军横渡黄河开赴前线。出发时只带三日干

  • 曾国藩为什么不愿意反清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毛泽东曾经潜心研读曾国藩的文集,他不禁感叹:“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作为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给后人留下了无法估量的宝贵精神资源。“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话虽然有些许夸张,却也道出了曾国藩在晚清纷乱的政局中顽强的生存发展能力和惊人的实力。咸丰二年,当曾国藩正在家里丁忧

  • 范增上战场:只要有梦想,年纪再大又何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巨鹿之战失败后,章邯的信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他把军队驻在棘原(今河北平乡)堡垒中坚守,不敢再与项羽交战了。项羽可不同意,他一心想要为叔父报仇,自然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去强攻了。这时候,范增站出来了。对于年逾七旬的范增来说,少年时贫困潦倒(祖父世代为农),青年时流浪漂泊(战国七雄战火纷飞),中年时怀才

  • 章邯是谁?为什么历史评价他是杀人狂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就在项氏集团兴起时,秦朝的杀人狂魔章邯也没有闲着。首先得申明一下,章邯看似凶残,但并不只是一个有勇无谋之辈。眼看战国六大旧集团纷纷复辟,为了大秦帝国,为了自己的前程,他那个着急万分。在打击陈胜集团时,他就是选择各个击破的战术,最终取得全面胜利。因此,面对赵、燕、魏、楚、韩、齐六大旧集团的先后复辟,章

  • 嘉庆皇帝为什么一定要杀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乾隆六十一年,自封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终于让出坐了60年的皇帝宝座,以禅让的名义传给了嘉庆。然而,乾隆留给他儿子的可并非什么康乾盛世了,而是一个矛盾丛生的社会,吏治腐败,民生艰难,军队涣散。嘉庆上台后的第一项重大举措,就是迅速设计将和珅及其同党捉拿,并杀之而后快。嘉庆为什么非要杀和珅不可?这个问

  • 司马欣传奇故事:尽一人之力,挽救天下苍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欣便是章邯派去咸阳禀告秦二世巨鹿战况的一员手下悍将。然而司马欣此次咸阳之行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凶险万分。因为他差点儿就掉了脑袋。司马欣快马加鞭赶到京城后,就直接就去找秦二世。然而,他很快就悲哀地发现,虽然他在战场上跟着章邯出生入死好几年,也算是风流人物了,但此时连皇宫的大门也进不了。原因其实很

  • 戊戌变法之谜:康有为计划劫持慈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维新变法运动,又称戊戌变法。在这个时期,清政府曾攻击康有为等维新派企图围攻颐和园、捕杀慈禧太后,并将此作为他们“大逆不道”的罪状。究竟康有为有没有这个图谋,一直是个谜。从政变中脱逃的康有为对此一直矢口否认。然而,有不少资料都显示,康有为等确曾图谋围攻颐和园、捕杀慈禧太后。戊戌政

  •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纪晓岚“铁齿铜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他学识渊博,担任过《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本人著有《阅微草堂笔记》。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当中,他的形象更是被塑造成一位反应灵敏、正义机智的学者,在朝廷之上与和珅针锋相对,无所畏惧。其实,真实的纪晓岚可完全不像电视剧中的那么锋芒毕露,也没有那么十足的正义感,甚至曾经

  • 赤壁之战:诸葛亮是怎么借的东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讲述的故事里,赤壁之战前夕,孙刘两家联合抗曹,设计火烧曹兵,需要借助东南风的风势。可是当时正是隆冬季节,成天北风呼啸,寒风怒吼,不可能有东南风。诸葛亮便自告奋勇登上南屏山设坛祭风,终于从老天爷那里借来了三天三夜的东南风,帮助周瑜大破曹操80万水军,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在这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