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的秘密:乾隆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乾隆的秘密:乾隆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042 更新时间:2023/12/8 8:17:15

乾隆帝,姓爱新觉罗,名弘历,雍正第四子,大清第六位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实际执政时间六十三年,享年八十八岁。

乾隆帝小的时候聪明伶俐,因此他自幼得到祖父康熙帝的宠爱,康熙说他:“此子命相贵重,将来福量要超过我!”这样一个福气厚重的人,他的出身却疑点颇多,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说他不是,满人,而是汉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这个认知主要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到了金庸先生这儿,又写了个《书剑恩仇录》,将这个传说加以渲染加工,使得人们越发觉得这是真实的事情。这个故事说的是,乾隆是浙江海宁陈阁老的儿子。相传雍正帝还是个皇子的时候,和海宁陈家交好,两家关系密切,来往平凡。

雍正画像

巧的是,有一年皇子妃和陈家夫人同年怀孕,又在同日产子。雍正对此巧合颇为高兴,于是传令让陈家将他们家新出生的孩子抱过来给他看看。孩子被抱入王府后,许久才送还。等孩子回到陈夫人怀里的时候,陈氏吓了一大跳。

自己抱去的明明是个大胖小子,怎么现在还回来的却是个白净小姑娘,这哪是自己的孩子呀。遇见这样的事情,陈家却不敢声张,只怕泄露了此事,会遭来祸害,于是严令家人封口。这个陈家被换的儿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这种说法,传的有前有后,还说雍正帝继位后,因为陈家的识趣,因此对陈家格外施恩。相传乾隆继位后,在宫中常着汉服,一天他刚换好汉装,召近侍问道:“朕像不像汉人,”一位老臣跪对说:“对汉人来说,皇上确实像汉人,不过对满人来说,则不像汉人。”

乾隆帝有这样的一问,就是他自己也在怀疑自己的身世了。再后来乾隆六次下江南,有四次临幸海宁陈氏家,并将其私人园林隅园改名为安澜园。乾隆下江南的目的,就是为了看望自己的亲生父母。

乾隆画像

传说既是传说,那就不可信。先不说乾隆生时,正是夺嫡紧张的时期。这个时候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各个皇子的府邸,活生生的孩子是那么好换的吗?再说雍正又不是生不出儿子,他为什么非要去将陈家的孩子,抱来做自己的孩子养啊?莫非他通晓古今,知道陈家这个孩子就是未来的皇帝?

我们再说,乾隆下江南是为了探望自己生父这个说法。《海宁陈家》这篇文章说的清清楚楚,乾隆第一次和第二次下江南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到过海宁。第三次下江南的时候,乾隆帝终于去了海宁,还住在那儿了。可是那个时候,传说是他父亲的陈世倌已经故去了。

活着的时候不去看,死了的时候去看什么?看墓碑吗!至于乾隆帝为什么会将自己居住的,陈家的园子改名叫“安澜园”,因为乾隆到那儿去,主要是为了浙江海塘工程,所以他改名叫“安澜园”。乾隆下江南实际上不是去看什么亲生父亲的,而是为了浙江海塘工程。

乾隆剧照

再说乾隆帝为什么会问自己像不像汉人,大概就是这位皇帝是对汉家学说,研究最透彻的皇帝。而臣子的对话,其实带有满汉融合的意味。所以,什么乾隆是汉人,完全是众人自己意淫的想法,实为不可信。

乾隆帝是清朝第一个以密诏的形式,被定为继承人的皇帝。在他之前,要不是根本就没有定下继承人,要不就坐上皇帝位置的人遭到各种质疑。而到了雍正帝这一时期,认为若是不定继承人,很容易引发许多争端,造成国家动荡。

若是定下继承人,继位者早早的定下后,又容易变得骄奢。因此他汲取前面的教训,开创了以密诏的形式,指定继承人的规定。雍正死后,顾命大臣庄亲王胤禄、果亲王胤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四人率群臣齐至乾清官。

在群臣众目睽睽之下,总管太监小心翼翼地从堂前悬挂着的顺治帝手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取出一个锦匣。开读雍正生前留下的密诏:“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今即遭大事,着继朕登位,即皇帝位。”

如此在众目睽睽之下,康熙的正统身份不容置疑。雍正帝这种做法,避免了康熙朝时,太子骄傲自满,最后被复废复立,皇子间争斗惨烈的情况。同时自己的继承人也不会像自己一样,继位之后收到种种质疑。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固伦和孝公主的故事:脱颖而出获得乾隆恩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高宗乾隆皇帝,全名爱新觉罗。弘历,继承了自己父亲雍正帝的皇位之后,将大清朝带入盛世之中,与其祖父康熙皇帝一起开创了“康乾盛世”。在乾隆的治理之下,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维护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乾隆皇帝一生活了八十多岁,一共有十个女儿。虽然他本人极为擅长养生,并且因此成为了

  • 陈廷敬一生升迁28次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山西的人文遗产,便不得不提起有着“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美誉的皇城相府;而说起这座官邸,便不得不提起这个被皇权恩宠五代的世家核心人物、清康熙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阅官,曾辅佐康熙朝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陈廷敬从政53年,历经28次升迁,是古

  • 陈廷敬为什么能在朝堂屹立不倒五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说的就是康熙的老师、文渊阁大学士、一生28次外迁、历任过四部尚书的陈廷敬。作为对康熙皇帝影响极为深刻的人物,陈廷敬在康熙年间并不像明珠、索额图、高士奇那般不得善终,从政53年间,仕途可以说是四平八稳,甚至康熙帝称赞他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 乾隆之女:固伦和敬公主,同样伴君如伴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固伦和敬公主,是清高宗乾隆帝的第三个女儿,母亲是乾隆帝的原配妻子,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固伦和敬公主,生于公元1731年,即雍正九年。乾隆元年,继位之初,乾隆就将自己的这个女儿封为固伦和敬公主。可以明确的说,固伦和敬公主绝对是乾隆的诸位公主中,最受乾隆皇帝宠爱的公主。宠爱自己的女儿,自然不用像宠爱妃嫔那

  • 乾隆与和坤的关系:乾隆对和坤的宠爱有多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和珅,钮祜禄氏,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生于乾隆十五年。钮祜禄氏是满洲大姓,意思为“狼”。狼是满洲早先崇拜的守护神,以“狼”之意为姓,可见和珅祖上曾经还是有过荣光的。可是时间流逝,斗转星移,到了和珅父亲这一代,家中已是极为贫困。家里拮据的生活状态,给小小的和珅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也是造成他后来

  • 大清相国陈廷敬:陈廷敬的评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廷敬为政清廉,为官时深受康熙重任,不仅博览群书甚有远见,于朝政之事颇有见解,久居官场,甚知隐忍之重。在文学上具有多部书籍和写过很多诗,对文学有一定的影响,且在政治事业上颇有成就,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关于陈廷敬这样一个传奇人物,成为众多文人学士笔下的灵魂人物,当代作家王跃文所著的《大清相国》中便塑造了

  • 张良的传奇故事:张良为什么那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良,字子房,与刘邦手下形形色色的涉及各行各业的将领谋士相比,他是个例外。张良祖父张开地作为宰相为三代韩王效力。张良的父亲张平最先是侍奉韩末之王惠王的名臣,韩惠王去世后,公子韩安继位做了国君。张平依然尽力辅助国君。但韩安却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张平最终为抗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劳累过度而死)。张平死

  • 项羽简介:一代枭雄项羽开始踏上历史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项羽同志终于登场了。先介绍一下他的家族。项姓在中国是一个特别的姓。项家人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贵族,为楚国的复兴和繁荣立下汗马功劳,因功勋卓越被楚王赐姓项。项家也不负君王厚爱,几乎每代都有名将出来。到项梁的父亲项燕时,因为当时秦强楚弱,项燕成了保卫楚国的守护神。但项燕一己之力不可能阻挡得了强大的秦军前进

  • 陈廷敬是怎样斗垮权臣明珠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廷敬生于1639年,20岁时,陈廷敬连中举人、进士,进入翰林院。1661年,8岁的康熙即位。陈廷敬担任了康熙的经筵讲官,有机会为康熙讲书。康熙深爱陈廷敬的见识才学,赏识他低调奉公的作风。后来,陈廷敬一路高升,一生为官53年,升迁28次,被康熙称为“全人”。陈廷敬任礼部尚书之后,有人想跑官买官。有一

  • 刘邦项羽的故事:结拜成兄弟,共同去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就在项氏集团日新月异时,刘邦以其敏锐的眼光,认定这是一支潜力股,决定前去考察一番。刘邦考察的方法很简单,首先看看项梁是不是个慷慨大气的好老板。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老板很小气,舍不得给投股的人一点好处,这样的公司再好,发展潜力再大,也不能入股。于是,刘邦一个人昂首阔步地来到了项军营帐。对招待的人理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