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灭亡后汉人为什么不愿意剪头发

清朝灭亡后汉人为什么不愿意剪头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276 更新时间:2024/3/7 1:08:59

清兵入关后,为了加强统治,强迫普通百姓剃发留辫子,甚至流传出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说法。

汉族人因为老祖宗传下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因为头发的问题与清廷做了许多斗争,但这一标志性的屈辱发型,还是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清朝最具有辨识度的特征。

我们看古装剧,唐朝汉朝尚不容易区分,但清朝戏却是一眼就能认出来,就是因为男子们的明显的阴阳头。二百多年过去,1911年清帝退位,掌握政权的民国政府也及时发布了剪发令。

很奇怪的是,同当年一样,许多汉人仍然不愿意剪掉头上的辫子。

梅兰芳先生在1912年6月才剪掉自己的辫子,距离剪发令的颁布已经过去三个月了。但他仍然是最积极的一批人之一。梅兰芳先生的两位跟班,死活都不愿意剪掉自己的辫子,梅先生只好夜里趁他们都睡着了,偷偷用剪子把辫子剪掉。结果这两位还要含着眼泪捧着辫子去找老太太诉苦。

民国初期人们对辫子的衷情,可见一斑。

对比二百年前人们因为不愿意留辫子而发生的无数冲突,实在让人感到讽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饱受清廷二百多年欺压的汉族人,面对民国政府的上台,不该庆幸终于可以剪掉这恼人的辫子吗?

实际上并非如此。

一方面因为人都是健忘的。谁还会记得二百年前的事情,当初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与后来的扬州繁华早已不再一个时空,康熙年间的韦小宝就拿这个跟天地会撒过谎。

人人都只看见眼前的一切,却不会去管当年的血腥。当年清廷的剃发留辫命令,早就成为故纸堆里的东西。人们只知道现在新的政府要让大家剪去辫子,实在不习惯。

另一方面,是清廷过去对辫子的美化。

时间可以让人遗忘,也可以让人触摸不到真相。清初几代人还会记得反清复明,还知道自己是汉人而皇帝是从关外来的“非我族类”。钱穆先生就曾说过,他一度不知道皇帝是满人:“伯圭师随又告,汝知今天我们的皇帝不是中国人吗?余骤闻,大惊讶,云不知。归,询之先父。先父云,师言是也。今天我们的皇帝是满洲人,我们则是汉人。”

这就与满清政府的刻意隐瞒有关了。

最初的剃发令,本来只允许男子脑后留下一条小辫,美其名曰“金钱鼠尾”。而后来在清廷的默许下,许多人的辫子越来越粗,甚至成为男子气概的象征。冯骥才先生笔下的《神鞭》,就是一条辫子鞭。

所以,更多平民百姓会觉得,自己的辫子是祖上传下的,什么民族气节都与自己无关。因为爷爷就有辫子,爷爷的爷爷也有辫子,你凭什么把我的辫子剪掉?

更重要一点,人们都是随大流的,没人愿意做出头鸟,因为出头鸟总被人打,活命要紧。

清帝虽然退位了,但是不是还有遗老复辟,城头变幻大旗,谁知道这辫子明天还用不用得着。而且大家眼见耳听的,都是反叛的革命党才剪辫子,自己心中的权威如乡绅、老爷们也都没有剪辫子,所以,为了活命,辫子还是留着的好。

Q正传》中,钱太爷的儿子留学回来还要带着一条假辫子,钱老太太还要到处解释:辫子是被坏人灌醉了剪去的。但这位进步的钱公子,还是免不了被阿Q骂作“假洋鬼子”——里通外国之人。

以上,不是民国人不愿意剪辫子,实在是剪辫子的法令太突兀,清朝留了二百六十年的辫子——换成一件瓷器就够得上传家宝了——说剪就剪,实在难以接受。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入关后为什么没有推广满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建立清朝。之后,清军入关,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统治。清朝一共延续了276年,在此期间,百姓的一些生活习俗被强行扭转过来,比如著名的“剃发易服”,将长发束冠改为“金钱鼠尾”等等。那为何皇帝不全国推广满语呢?如今,满语已经仅限于研究领域使用,可见清朝皇帝并没有让满语产生足够大的

  • 雍正:清朝最富有争议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雍正是清朝入关之后第三位皇帝,不过他也是清朝最有争议的皇帝,首先他的皇位来得有点"不正当",毕竟当初他的竞争者很多,雍正就"九子夺嫡"中杀出来,登基之后又跟生母关系恶劣,再加上他还有"害死亲生儿子"的传说,一切的一切都让人觉得雍正浑身上下都是污点。雍正最大的污点,莫过于他皇位的正统性,有人说康熙并没

  • 真想揭示雍正没有杀自己的儿子弘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弘时是雍正的第三个儿子,也是乾隆帝(弘历)的哥哥,母亲是齐妃李氏。当时他上面的两个哥哥早就死了,因此弘时也算雍正实际意义上的长子。按照传统来说应该立长子,也就是弘时为太子。可是雍正帝对弘历十分喜爱,甚至刚坐上皇位不久就宣布立弘历为太子,引起朝臣议论。弘历极其聪慧,五岁就能背诗歌,其他方面也很出色。十

  • 玄烨得了天花为什么顺治皇帝还要传位给康熙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51岁的皇太极突然驾崩,身后之事还未做任何安排,皇室陷入混乱与恐慌中,各方势力剑拔弩张,他们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谁登基为帝?”孝庄太后及时拉拢了权臣多尔衮,最终硝烟在六岁的福临(顺治帝)登基中结束,不过顺治帝虽为皇帝,但对许多事情却无可奈何,即使多尔衮在顺治帝12岁时死

  • 清朝官员官服身上的一串珠子是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官员为何挂一串珠链,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就来探讨下这个问题。可能很多看电视剧的朋友都发现了,在清朝的时候,很多官员他们的脖子上都有一串“项链”。甚至连皇帝和后宫嫔妃他们都也会带着一个“项链”。其实他们这个不是“项链”,而叫朝珠。朝珠,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

  • 清朝官员如何区分品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于我国的朝代更迭中,想必大家对于明清两朝是最为了解的。但是两者相比较之下,我们对于清朝的了解要显得更多一些。因为毕竟清朝是我国历史当中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他的结束也正预示着新政体的来临。经常看清剧的小伙伴都会知道,清朝的官吏都是分几品官员什么什么的,上到朝廷中央,下到地方官吏。都得看品级。所谓官大一

  • 皇太极为何把后金改为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女真族是中国古老的一个民族,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到了明朝时候,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努尔哈赤属于建州女真。建州女真原来居住于牡丹江与松花江汇流地方,到了明朝时期,主要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

  • 道光皇帝的龙袍为什么要打补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嘉庆二十五年,新疆发生了张格尔叛乱,皇帝陆续派人围剿,但直到道光七年,这次事件才终于落下帷幕,首要功臣便是大学士长龄。道光为了表示对这些勇士的赞赏,召集群臣,在宫中安排了宴席。可是众人落座后却面面相觑,十分尴尬,都不敢落筷,因为二十多个人,分布在两张桌子上,可每个桌子上只有寥寥五六个菜,每个人一筷子

  • 清朝为什么不承认西方文化的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对于日本国的明治维新,我国历史上清庭显然就是拒绝革新了,而其中最主要的关键点就是拒绝承认西方文明的现金性。这道理相信大家只要想一想就能明白了,清庭掌权的大多数都是怀旧的老顽固派,不想做出什么改变。若是承认了人家的先进性,那势必就要进行改变。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为了拒绝改变,那自然不能承认西方文明的先

  • 揭秘清朝太子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仅需要从《康熙起居注册》中,看一下在1867年6月初10这个普通的日子里,他的皇太子究竟过着是怎样的生活,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那个时候人们是以时辰来计时。就是从晚上十一时到凌晨一时为子时开始计算,按照诸如此类的顺序往下排。当时的胤礽,睡到凌晨3点,就差不多要起床了,因为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