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皇帝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清朝皇帝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50 更新时间:2024/3/7 1:09:02

1840年,林则徐完成“虎门销烟”的壮举,而后义律率英军攻占浙江定海,直抵天津大沽口。本来主战的道光皇帝这才感到害怕,并且略带惊讶地问了周围人一句话:“英国在哪?有多大?和俄罗斯是否接壤?中国新疆是否有旱路可通?”

堂堂一国之主,地理知识的匮乏竟然到达了如此程度,可想而知普通老百姓对世界地理的认知水平。话不多说,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讨分析下,清朝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让我们以一个清朝人的眼光,分别从清朝疆域的东、南、西、北方开始探索,也许就能勾勒出那个年代人们眼中的世界。

首先是北方。满族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对外兴安岭以南,包含黑龙江和乌苏里江领域的广大区域是熟门熟路。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康熙大帝更是命人深入北方绘制了详细地图,所以整个东北地区,清朝人还是比较熟悉的。沿着外兴安岭西,色格楞河以南的蒙古草原,也是清朝的内院。

再往西走,便是广袤的新疆地区,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对准噶尔部的战役后,清朝人对新疆地区的熟悉度直线上升。直至遇到天然屏障天山山脉,清朝人的地理认知才戛然而止。对清朝人来说,除去上述地区外,再往北的地方就是不值一提的寒冷荒漠,而这些地方,全在沙俄手中,既没必要也没理由再去一探究竟。

再来是西方。自顺治九年达赖五世入朝觐见后,清朝人对西藏地区的了解便日益增多,茶马古道和土司制度的施行更是让两个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到清末的时候,清朝人对西边的了解便是喜马拉雅山以东的西藏,除此之外,再无世界。

往南,是遍布蛮夷的云南。清朝用流官与土司制度经营了百年,才日益丰富了对云贵高原的了解。清朝人的认知随着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一路向南,直至遭遇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小国,而这些国家或是清朝的友邦、或是清朝的属国,年年上贡、岁岁来朝,清朝也安于保持天朝上国的形象,不再关心这些小国的南边还有什么。

云南往东便进入广西,摆在清朝人面前的是无垠的大海。虽然清朝人或多或少知道大海那边还有大陆,但他们更愿意把那些看作蛮荒之地,毕竟海上地方,怎可能有值得在意的疆域?

最后是东方。东边朝鲜是清朝的属国,朝鲜再往东的日本一直在找麻烦,所以对清朝来说,东边无非就是一个老实的邻居,以及一个讨厌的邻居,除此之外,依旧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以上,几乎就是清朝人所认识的全部世界。康熙年间勘制的《皇舆全览图》代表着清朝人看见的极限——即本国的大致疆域;乾隆年间的绘制的《乾隆内府舆图》则代表的是清朝人听说的极限——包含着北至北冰洋,南至印度洋,西达红海、地中海和波罗的海的地区,其范围大致是亚洲大陆。

而这一切,便是清朝人地理认知的极限了。再往西的欧洲诸强已显得陌生,更不用说闻所未闻的非洲大陆与美洲大陆,至于北极、南极,则是清朝人如想象也无法理解的地方。

清朝人不是没有机会认识世界,以康熙老师南怀仁为首的传教士带来了许多关于世界的知识,却遭到了清朝知识分子的极力反对。钦天监杨光反对地心说,认为如果地球是圆的,那人一定掉下去;权臣徐桐不相信世界上还有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么奇怪的国家;史大家平步青认为“亚细亚”这个字就是侮辱清朝所在的亚洲。

认知的局限极大限制了清朝人的想象力与好奇心,他们不相信除了清帝国以外还有同样强大的国家,天朝上国的迷梦更是让他们不屑去了解那些被他们视作蛮夷的陌生人。

哪怕,葡萄牙人早早便来到了台湾,法国人经略越南后已经把触角伸向了云南,而吞下整个印度的大英帝国已虎视眈眈的看向了自己,清朝人仍然目不斜视,死死低着头,看着脚下的地面。

清朝人眼中的世界,仅仅只是自己目之所及的地方,目力之外的地方,皆是一片黑暗。纵观历史,视界的拓展会带来掌权者思维的进步,只有知道朋友、对手、敌人他们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面临着什么样的处境,才能在对外交往中占据有利位置。

清朝最终的失败恰巧就败在他们对世界的无知,以此为鉴,我们今人当对整个世界,多一份好奇与期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灭亡后汉人为什么不愿意剪头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兵入关后,为了加强统治,强迫普通百姓剃发留辫子,甚至流传出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说法。汉族人因为老祖宗传下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因为头发的问题与清廷做了许多斗争,但这一标志性的屈辱发型,还是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清朝最具有辨识度的特征。我们看古装剧,唐朝汉朝尚不容易区分,但清朝戏却是

  • 清朝入关后为什么没有推广满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建立清朝。之后,清军入关,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统治。清朝一共延续了276年,在此期间,百姓的一些生活习俗被强行扭转过来,比如著名的“剃发易服”,将长发束冠改为“金钱鼠尾”等等。那为何皇帝不全国推广满语呢?如今,满语已经仅限于研究领域使用,可见清朝皇帝并没有让满语产生足够大的

  • 雍正:清朝最富有争议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雍正是清朝入关之后第三位皇帝,不过他也是清朝最有争议的皇帝,首先他的皇位来得有点"不正当",毕竟当初他的竞争者很多,雍正就"九子夺嫡"中杀出来,登基之后又跟生母关系恶劣,再加上他还有"害死亲生儿子"的传说,一切的一切都让人觉得雍正浑身上下都是污点。雍正最大的污点,莫过于他皇位的正统性,有人说康熙并没

  • 真想揭示雍正没有杀自己的儿子弘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弘时是雍正的第三个儿子,也是乾隆帝(弘历)的哥哥,母亲是齐妃李氏。当时他上面的两个哥哥早就死了,因此弘时也算雍正实际意义上的长子。按照传统来说应该立长子,也就是弘时为太子。可是雍正帝对弘历十分喜爱,甚至刚坐上皇位不久就宣布立弘历为太子,引起朝臣议论。弘历极其聪慧,五岁就能背诗歌,其他方面也很出色。十

  • 玄烨得了天花为什么顺治皇帝还要传位给康熙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51岁的皇太极突然驾崩,身后之事还未做任何安排,皇室陷入混乱与恐慌中,各方势力剑拔弩张,他们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谁登基为帝?”孝庄太后及时拉拢了权臣多尔衮,最终硝烟在六岁的福临(顺治帝)登基中结束,不过顺治帝虽为皇帝,但对许多事情却无可奈何,即使多尔衮在顺治帝12岁时死

  • 清朝官员官服身上的一串珠子是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官员为何挂一串珠链,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就来探讨下这个问题。可能很多看电视剧的朋友都发现了,在清朝的时候,很多官员他们的脖子上都有一串“项链”。甚至连皇帝和后宫嫔妃他们都也会带着一个“项链”。其实他们这个不是“项链”,而叫朝珠。朝珠,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

  • 清朝官员如何区分品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于我国的朝代更迭中,想必大家对于明清两朝是最为了解的。但是两者相比较之下,我们对于清朝的了解要显得更多一些。因为毕竟清朝是我国历史当中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他的结束也正预示着新政体的来临。经常看清剧的小伙伴都会知道,清朝的官吏都是分几品官员什么什么的,上到朝廷中央,下到地方官吏。都得看品级。所谓官大一

  • 皇太极为何把后金改为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女真族是中国古老的一个民族,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到了明朝时候,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努尔哈赤属于建州女真。建州女真原来居住于牡丹江与松花江汇流地方,到了明朝时期,主要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

  • 道光皇帝的龙袍为什么要打补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嘉庆二十五年,新疆发生了张格尔叛乱,皇帝陆续派人围剿,但直到道光七年,这次事件才终于落下帷幕,首要功臣便是大学士长龄。道光为了表示对这些勇士的赞赏,召集群臣,在宫中安排了宴席。可是众人落座后却面面相觑,十分尴尬,都不敢落筷,因为二十多个人,分布在两张桌子上,可每个桌子上只有寥寥五六个菜,每个人一筷子

  • 清朝为什么不承认西方文化的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对于日本国的明治维新,我国历史上清庭显然就是拒绝革新了,而其中最主要的关键点就是拒绝承认西方文明的现金性。这道理相信大家只要想一想就能明白了,清庭掌权的大多数都是怀旧的老顽固派,不想做出什么改变。若是承认了人家的先进性,那势必就要进行改变。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为了拒绝改变,那自然不能承认西方文明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