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人物介绍:民国时期一共有多少位总统?

民国人物介绍:民国时期一共有多少位总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2 更新时间:2024/1/18 19:05:14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之间的38年,中华民国历史中一共有8位中华民国总统。

他们分别是: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坤,蒋介石李宗仁

1.孙中山:开国总统,国父

孙中山生于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旅居日本曾划名“中山樵”。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孙中山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2.袁世凯:北京政府第一任总统

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

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1914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3.黎元洪:北京政府第二任总统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字宋卿,是湖北黄陂人,黎元洪曾两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三任中华民国副总统。毕业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

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改设参政院,黎元洪被任为院长。袁世凯死后,由副总统继任总统。黎元洪与国务院总理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段利用张勋将他驱走。1922年,黎元洪在直系军阀支持下复任总统。旋又被直系军阀驱逐。后死于天津。

4.冯国璋:北京政府第三任总统

冯国璋(1859—1919),字华甫,河北河间人,北洋军阀直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代总统。 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

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其为人亦首亦尾,但聪明好学、勤奋刻苦。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后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

袁世凯死后,冯国璋当选副总统,后黎元洪与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

民国七年(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通电辞去副总统,于民国八年(1919年)返回河间故里。民国八年(1919年)10月,冯国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终年60岁。

5.徐世昌:北京政府第四任总统

徐世昌(1855—1939年),字卜五,号菊人,直隶(今河北)天津人。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府(今卫辉市)府城曹营街寓所。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徐世昌曾任军机大臣。徐世昌颇得袁世凯的器重,在袁世凯称帝时以沉默远离之。民国五年(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起用徐世昌为国务卿。民国七年(1918年)10月,徐世昌被国会选为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对南方停战,次年召开议和会议。民国十一年(1922年)6月通电辞职,退隐天津租界以书画自娱。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5日,徐世昌病故,年85岁 ,先寄葬于天津桃园村原英国公墓,后同夫人一起归葬于河南省辉县市百泉镇苏门山下。

徐世昌一生编书、刻书30余种,如《清儒学案》、《退耕堂集》、《水竹村人集》等。被后人称为“文治总统”。

6.曹锟:北京政府第五任总统

曹锟(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出生于天津大沽口,是中华民国初年直系军阀的首领。

1915年曹锟因积极支持袁世凯辟帝,被授予虎威将军称号。1916年袁世凯死后,曹锟又以其重要的军事力量,仍为北洋政府所倚重,9月任直隶督军。

1919年冯国璋病死,曹锟被推为北洋直系军阀首领。1923年直系军阀把黎元洪逼下台。

1923年10月,曹锟通过收买议员,选为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5月因病辞职,由总理摄政。1938年病死于天津,6月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7.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大总统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

蒋介石曾领导中国国民党军队对日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宪后又连续担任第一至五任中华民国总统长达27年,但其政治手腕与独裁统治亦遭受批评。

蒋介石从政生涯横跨北伐、训政、国共内战、对日抗战、行宪、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及东西方冷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1975年4月5日,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

8.李宗仁:南京国民政府末代总统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广西桂林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桂系”首领,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

李宗仁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促成北伐。

抗日战争期间李宗仁任曾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

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偕夫人郭德洁于1965年7月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欢迎,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国初期解读:民国初期各个军阀势力分布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满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国政府前后经历了三十八年的历史,在这38年的历史中,军阀割据,混战称为民国政局的主流,下面就给大家分析一下,民国各个时期的军阀势力分布。民国初立,袁世凯作为北洋军统帅,控制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驻守的北洋军也为袁

  • 民国成立之后汪精卫为什么还要对溥仪行大礼?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仅仅三个月的时间,而且此时的中华民国并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国民国,在北方还有强大的清政府存在,虽说清政府腐败卖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要比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要强大一些,因此才有了孙中山与袁世凯的协议,只要袁世凯拥护

  • 是谁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 溥仪为什么夸他是盖世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熊秉坤,1885年生,湖北江夏人,早年经商。后投鄂军第八镇第八营当兵,加入“共进会”,任该营总代表,秘密发展会员200余人。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率工程兵首先发难,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卓著功勋,有“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熊秉坤”之誉。武昌起义后,任第五协统领,参加武汉保卫战。熊秉坤像1913年

  • 民国时期的铜币现在市场价多少?值得收藏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十文双旗铜币是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成立中华民国,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提出改变币制,从新铸造而成的,具有非常大的历史意义,代表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的结束,清帝的退位标志着一个新中国的诞生,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并在全国发行并流通民国十文双旗铜币,进而取代了清朝铜元。在1914

  • 民国名人趣事:胡适为爱妻做的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幽默对联话新婚胡适,字适之,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鼓吹四方文化,宣传破除传统,主张婚姻自由,在近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很少人知道,胡适的夫人江冬秀是个几乎不识字的家庭妇女,他们的婚姻也不是自由恋爱的,而是父母包办的。1917年12月30日,27岁的胡适奉母亲胡太夫人之命,回家乡与比他大一岁的小脚姑

  • 汪精卫为什么要刺杀摄政王载沣?溥仪为什么没杀汪精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0年,宣统皇帝溥仪登基的第二年,汪精卫等三人刺杀摄政王载沣,还没行动就被清廷抓捕。如何处置汪精卫三人,清廷内部存在分歧,一种意见是斩立决,法部尚书廷杰就主张立即处死,杀一儆百;一种意见是怀柔安抚,民部尚书肃亲王善耆反对杀人,主张采取怀柔政策,安抚革命党人。结果,善耆的态度占了上风,清廷没杀汪精

  • 民国时期有哪些地方军阀?民国时期军阀势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奉系军阀在民国的军阀中,东北军无疑是实力最强的,包括后来的蒋介石国民政府亦难以与其匹敌。当时的东北在"张大帅"张作霖的掌权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规模也在增长扩大,其中铁路总里程超过全国半数以上,工业化水平也超过了长江流域,经济实力堪称雄厚。在这么厚实的家底下,张作霖先是成立了全国一

  • 辛亥革命简述: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民族危机:列强以华治华,加紧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

  • 袁世凯真的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的灭亡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历次王朝更替中代价最小的一次。其主要原因就是清朝皇帝选择了主动退位。当然,这个主意不是小皇帝自己做的,那时候小皇帝溥仪才几岁。小皇帝退位是隆裕太后做的决定。可是,要说皇帝还小的话,隆裕太后自己也大可以派兵镇压啊。想当年,太平天国兴起,慈禧太后就派了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

  • 民国历史简介,民国发生了哪些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有感于中国的落后现状,准备进行资本主义改革。他接受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的变法,宣布改制,以求福民强国。但这次 变法只持续103天,最后以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捕杀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康、梁二人逃亡国外而告终。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北方爆发了以“扶清灭洋”为口 号的义和团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