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顺宗李诵的短暂改革

顺宗李诵的短暂改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897 更新时间:2024/1/16 15:45:05

在李诵当皇帝的这段短暂时间里,出现了一个特别有名气的内阁集团,里面的人就是“三王八司马”。

读了那么多历史,我们只听说过永贞革新里面有二王八司马,什么时候冒出来了这么个“三王八司马”呢?他们说的都是谁?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实际上二王八司马的说法是欠妥的,因为这就忽略了皇帝李诵。“三王”说的是唐顺宗李诵以及他在改革的时候重用的两个人王叔

文、王任;“八司马”说的是八个没有什么地位的知识分子,也是因为八人都在改革失败后被贬为州司马。他们分別是:程异柳宗元、凌准、陈凍、韩泰、韦执宜、韩晔、刘禹锡,三王八司马凑到一起,开展了一场改革运动,在当时闹得声势浩大,这就是有名的永贞革新。

实际上李诵还没有当上皇帝时就已经有了改革的想法了,他做皇太子时经常会和m己的老师王叔文和王任谈论天下大事。他们三人志趣相投,一边喝酒一边谈天,没有什么不说的,当然也对时下的一些弊端做了一些研究。由于李诵是皇太子,所以他觉得现在有必要找一些人手,这样等自己当上皇帝时就可以大干一番了,因此他让两位老师帮忙找有用之才。

“二王”找了很久,凑了八个人出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刘禹锡和柳宗元。李诵看准备得差不多了,就把这些人组成了一个小内阁。

李诵登基以后,因为中风说不出话来,他在朝堂上只是在那里正襟危坐,从来不发表任何言论,只是靠摇头和点头来表示否定或认同。不过尽管如此,李诵的脑子可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他仍旧思维敏捷、能力过人。李诵马上就实施了他思虑已久的计划,让韦执谊当了宰相,让王叔文当了翰林学士,任命王任做门下省左散骑常侍,让刘禹锡当了屯田员外郎,命柳宗元做了礼部员外郎。

李诵重用的这群人,都是年龄在30岁上下的青年,他们有理想有抱负也有能力,分别在财经、吏治、军事等领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是永贞革新里的中流砥柱。经过这番提拔,李诵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团体,这个团体主宰着国家的命运。

李诵进行“永贞革新”,出发点非常好,他想要通过一系列的变革,让本来走下坡路的唐王朝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使国家重新强盛起来。这场变革所提出来的各种改革政策,有很多都是王叔文把自己的意见提出来,然后把意见说给左散骑常侍王任,接着王任就到皇宫里和太监李忠言以及妃子牛昭容见面,李、牛两个人就把意见告诉顺宗李诵。

李诵听到意见以后,就会考虑一番,作出最终决定,然后让牛昭容传达下去。牛昭容把李诵的话告诉李忠言,然后李忠言再转告给王任,王还将话传给王叔文,王叔文明白皇帝的意思以后,马上和宰相韦执谊商量,最终韦执谊将内容调整一番,发给相关部门去实施。

在“永贞革新”过程中,李诵领着手底下的小内阁对当时的一些弊政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发布了很多深受老百姓们喜欢的政令。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央五条”,这个条令发出以后,得到了各级官员以及百姓们的积极支持。

中央五条的内容如下

1.将以前经常为非作歹的宫市以及五坊小儿撤掉。

这一条命令下达之后,老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大赞天子圣明。宫市指宫里面的太监借着给皇家采买物品的名义,到处抢劫。那些丧心病狂的太监不仅抢夺老百姓的东西,甚至还强抢民女,无恶不作,所以老百姓都对他们恨之人骨。五坊分别指狗坊、鹰坊、雕坊、鹘坊和鹞坊,是皇宫里负责将各种动物捕捉过来,让皇室子弟玩耍的地方。

由于唐朝对在宫里面当差的人都叫小儿,所以五坊里面的人就是五坊小儿。五坊小儿的行径也和土匪无异,他们经常以捕捉动物为由,故意将网设在老百姓的家门外或者是井口,然后勒索钱财等物。如果百姓不给他们东西,他们就会拳脚相加,并声称是百姓惊扰了他们捕捉的动物。

2.将大贪官李实免职。这个消息传来,百姓们也是欢欣鼓舞。

3.将300名宫女以及600名教坊女乐放回家去。当人们到皇宫的门外把自己的亲人接回来的时候,全都抱头痛哭。

4.对国家的官员进行任命调整,把以前被贬在外地的官员重新调回到长安来,不再让他们担任闲职。

5.把以前民间欠着官府的钱全都免除了,还将除了官税以外别的钱财征收全都免去。这样一来,一共免掉老百姓们欠朝廷的税款约五十三万贯(钱),极大地减轻了老百姓们的负担。

这些政策公布以后,老百姓们一个个高兴得合不拢嘴,正直的官员们也纷纷拍手叫好。这些举措可以说是深人人心,给这次声势浩大的改革制造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为了真正让老百姓们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刘禹锡忙得连饭都顾不得吃,整天都要批阅非常多的公文,还要回复那些来信,接待一些来访的人。所有改革者的办事节奏都是非常快的,他们知道必须要快速处理事务,才能把工作做好。

而且他们还有一种隐忧,担心顺宗李诵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说不定哪天就会驾鹤西去,那他们未完的改革就会陷人巨大的危机。所以,这群改革派不敢有丝毫懈怠,接连不断地推出新政策,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p#分页标题#e#

改革者们的焦急心情可以理解,他们的出发点也都是好的,但是他tr却忘记了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急则出错。有些事情一旦出错,根本没有挽回的余地。李诵一心想要创造出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完美世界,让朝廷变得清正廉洁,所有的官员都是正直又愿意为民办事的好官。此外,李诵还要让自己在老百姓心中的印象非常好,使百姓们都拥护、爱戴自己,重新把皇族的威严树立起来。

不过李诵和手下的改革者们都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他们只知道自己心中有一个梦想,要努力让国家变成他们想象中的模样,却完全没有把国家已经积重难返的情况算计在内。由于各种弊端存在的时间比较久了,所以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处理干净的。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国家的病已经很重了,想要短时间内让它恢复正常,简直是痴人说梦。

由于改革者对改革遇到的困难程度估计不足,没过多久,他们的改革就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全都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几乎进行不下去了。藩镇以及宦官的势力非常庞大,而且他们是绝对不肯放弃自己的权力和利益的,所以他们注定要和改革派展开一场较量。

顺宗李诵要把太监们手里的权力夺回来,这让太监们寝食难安,他们害怕失去权力。如果没有了权力,太监们宁愿去死。太监俱文珍明白,一旦手里的军权被剥夺,他们就没有任何对抗皇帝的筹码了,只能任人宰割。所以,他决定铤而走险,在权力还在的时候斗上一斗,大不了就是个鱼死网破3他让人告诉各个将领,不许接受王叔文的人指挥,将王叔文的官职削掉,不让王叔文和皇上见面。

在太监耐不住寂寞的时候,不少藩镇也开始有所行动了,他们借着自己的军事力量,纷纷在地方上称王。不仅如此,这些人还上折子要求顺宗李诵退位让贤,因为他不能说话,有失一国之君的威严,所以不如让太子做皇帝。

就这样,不仅改革无法再继续进行下去,连皇帝的权力都受到了威胁。朝廷上下到处是反对的声音,这让改革派压力空前巨大。恰在此时,王叔文的母亲离世了,所以他为了尽孝,不得不暂时离职,如此一来,改革派没有了指挥,情况更是雪上加霜。王还因为整天担惊受怕,又着急上火,居然在这时中风了,躺在床上起不来,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在种种打击之下,顺宗李诵扛不住了。到了第二年,新皇帝即位,也就是宪宗。宪宗刚坐上皇帝宝座,就下令让王叔文自尽,这时候王叔文已经54岁了。

人都死的死、病的病,永贞革新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所以后面的事情已经注定,连顺宗李诵这棵大树都倒下了,其他人自然也难逃厄运,都被罢免官职。尽管革新派的人都是有才能又有品德的人才,但是他们此时却再也没有用武之地了。他们曾经无限风光,受到皇帝重用,可以大刀阔斧推行自己的政策,但是如今却一个个远离故乡,被迫到边远的地方过苦日子。

改革派的人都遭受了很大的打击,像被秋风扫下的落叶一样,一下子便凋零了。然而他们当中有一个的结果是比较好的,那就是程异。由于程异在理财方面特别在行,所以后来又获得重用。

由顺宗李诵发起的这场革新运动,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却像黑夜中的火光一样闪亮,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由于改革派里面有两个大文豪刘禹锡和柳宗元,所以这次改革更引起世人的关注。可能文人天生就没有太多政治头脑,不适合进行这种改革运动,更不要说刘禹锡他们这种文人气质浓厚的文豪。然而他们确实加人到革新派中,并勤勤恳恳地工作过。

但是搞政治毕竟是一件危险的事,不像写诗作文那样轻松,一个不好就可能会身败名裂。他们每天都想着是非、道理、法律、原则等问题,还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然而这些是政治斗争中完全不需要考虑的,那些搞政治的人只需要想到利益就足够了。他们的改革威胁到了太监和藩镇势力的利益,所以肯定会有一场斗争,而这些改革派因为没有兵权,根本不是恶势力的对手。

这次革新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天,来得突然,去得了无痕迹。它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惋惜,还有深刻的教训。这次革新运动当中,结局最惨的是最高领导者李诵,他连叹息都没来得及发出,就被逼死了。

下一节:李诵是个很有特点的皇帝

推荐阅读大全页:

唐顺宗李诵生平事迹大全 唐顺宗事件介绍

唐朝二十位皇帝事迹大全介绍 唐朝大事件全解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顺宗李诵是个很有特点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封建社会有过那么多的皇帝,哑巴皇帝却只有一个。就是唐顺宗李诵。别看他当皇帝的时间非常短,是所有唐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短的,不过他却有比别人更多的特点:他在当皇帝之前等待的时间是最长的:李诵很早时就已经当上太子了,那是公元779年,当时的他才只有18岁。别看他的运气这么好,早早就当上皇位继承人了,但当上

  • 唐顺宗李诵生平事迹大全 唐顺宗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顺宗李诵是唐朝开国后的第十一位皇帝,李诵苦熬了26年才坐上了皇帝的位置。805年,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在唐朝皇帝中,唐顺宗李诵是特征颇为鲜明的一位。1、唐顺宗李诵生平简介和简评2、顺宗李诵用行动来说话3、顺宗李诵当皇帝后发起改革4、顺宗李诵是个特点鲜明的皇帝下一部为您讲述唐朝开创

  • 唐宪宗李纯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宪宗李纯(778年―820年)是唐朝中期的皇帝,原名李淳。,立为太子后,改名李纯。同年八月即位。李纯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史称“元和中兴”。帝王档案姓名:李纯民族:汉族出生曰期:778年逝世日期:820年配偶:郭皇后子女:20个儿子,18

  • 李纯幼年有着大志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辉煌的唐史,杰出的帝王,除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与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之外,第三位政绩卓著的皇帝就是宪宗李纯了。唐宪宗李纯本来并不叫这个名字,他的原名是李淳。他当了皇太子以后,才把名字改成了李纯。李纯是唐顺宗第一个儿子,在公元778年出生于长安宫。李纯小时候,他的祖父德宗经常会让他坐到自己的腿上,逗着他玩

  • 古代女子失身后会有什么样的恐怖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男尊女卑女性地位极其卑下。下面,小编就通过几则案例和大家讲讲古代女子失身后会有什么样的恐怖结局。案例:不过如此祝英台梁祝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为它不是墓穴阴森森地合上,故事就带着凛冽之气地结束,它化了蝶,象征着高尚的爱情挣脱封建主义牢笼,以另外的方法获得自由

  • 李纯严厉打压割据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宪宗登基之后,开始对割据的藩镇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剑南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因为朝廷不能满足他统领剑南之地的欲望,公然发动了叛乱。宪宗力排众议,重用主张对刘辟用兵的翰林学士李吉甫与宰相杜黄裳。宪宗下令讨伐刘辟,并且委任了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为统帅,兵分三路人川武装扫平叛乱。德宗贞元以来对于藩镇姑息多年,刘

  • 李纯痴迷与佛教不可自拔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削藩战争的胜利,唐政权迎来了期待已久的中兴景象。宪宗沉浸在胜利之后的喜悦中,然而,他并没有将功绩归功于浴血奋战的前线将士身上,也没有归功于将帅们的未雨绸缪,却异想天开的认为是自己的礼佛诚心使佛祖感化,才得以保佑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于是,他对于佛祖的崇拜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同时,人生苦短,命运莫测,宪

  • 唐宪宗李纯生平事迹大全 唐宪宗时期历史事件大揭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纯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他即位后把“太宗之创业”、“玄宗之致理”,都当作效法的榜样。他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的盛况。1、唐宪宗李纯生平简介和简评2、

  • 唐穆宗李恒生平事迹简介和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穆宗李恒是唐朝的第十三位皇帝,贞元十一年七月六日(795年7月26日)生于大明宫。在位五年(820年―824年在位)。本文来介绍一下李恒的基本档案和人物评价。帝王档案姓名:李恒(李宥)民族:汉族出生曰期:795年逝世曰期:824年配偶:王皇后子女:5个儿子,8个女儿在位:4年(820年~824年)

  • 李恒除了玩之外什么都不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的皇帝爱好各有不同,有的爱诗文,有的爱书法,有的爱音乐,不一而足。但是李恒的爱好却和一般人有很大不同,他除了玩什么都不喜欢。唐宪宗李纯刚去世没多久,人们还都沉浸在悲伤中的时候,李恒便已经表现出他天生爱玩的一面了。实际上,从唐宪宗一人土,李恒就已经开始玩了,他不愿意让任何事耽误他玩的时间。他经常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