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埔军校有哪些分校

黄埔军校有哪些分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11 更新时间:2024/1/19 9:07:28

黄埔军校创立后,曾在黄埔岛内设立平岗分校、蝴蝶岗分校,在广州市区内设立省分校。这些分校纯属移驻学生分区上课,并无专门的分校组织机构,实际上不是分校。

正式建立的分校,应该从民国14年3月(1925)黄埔军校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攻克潮汕筹设潮州分校开始。1926年~1927年间,在广西南宁、湖南长沙、湖北武汉增设分校,因地取名。截止民国24年4月(1935)成都分校开学,黄埔军校所设立的分校有潮州分校、武汉分校、长沙分校、南昌分校、南宁分校、洛阳分校/汉中分校、广州分校、成都分校八个分校。

抗战前的八所分校,并非开办后就一直办理,它们的历史任务结束后,则予以停办。

主要分校

潮州分校、长沙分校、汉中分校(中央军校第一分校)、武汉分校(中央军校第二分校,迁至湖南武冈)、江西分校(中央军校第三分校)、广州分校(中央军校第四分校)、昆明分校(中央军校第五分校)南宁分校(中央军校第六分校)、西安分校(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湖北分校(中央军校第八分校)、迪化(乌鲁木齐)分校(中央军校第九分校)、凤山分校(中央军校第十分校)

(注:第三分校原位于成都。1938年该校迁入成都,成都分校并入成都该校,改设第三分校于江西。第七分校原址天水,后终迁于西安。)

建校前期

1、黄埔军校潮州分校

1925年11月12日开始正式招收学生。12月10日任命何应钦为分校校长兼教育长。1926年4月1日教育长改由邓演达担任。6月1日,第一期学员毕业。6月6日第二期学生入校。12月底期满毕业后该分校停办。

2、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该校成立于1926年10月27日,以武昌两湖书院为校址,接受该校第五期政治科学员入校12月抵达武昌,并在本地招收新学员。1927年7月分校结束。

1929年4月,钱大钧再次于武汉建立分校,共教育第七、第八两期学员。其中第七期顺利毕业,第八期于1932年3月并入该校学习。该校于此时结束。

1936年1月复组该校。

3、黄埔军校洛阳分校

1933年12月成立于河南洛阳,1938年夏末,奉命迁到北障秦岭、南屏巴山的汉中盆地,抗战胜利后撤销。学员大多系东北军没受正规教育的军官,分校主任为祝绍周。

黄埔军校长沙分校

1927年2月成立,校址长沙小吴门外教厂坪。校长石醉六,教育长余范传,共产党员夏曦担任政治部主任,政治教官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或国民党左派。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讨伐唐生智,程潜进驻该分校,将部分分校学生迁往南京该校,其余学生于1928年5月毕业。毕业后该分校停办。

4、黄埔军校广州分校

该分校于1927年成立(原燕塘干部学校)。1931年改称广东军政学校。1936年7月23日改称广东分校。

黄埔军校广州南宁分校

该分校建立于1926年春。校长俞作柏,教育长萧越。第一期学生受训18个月,分步兵、工兵、炮兵3个科目。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军校迁往成都,成都分校即原第三分校并入成都本校,而改设第三分校于江西瑞金。除成都本校外,共有九所分校。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军校一共设立了九所分校,原来的洛阳分校改名为第一分校,并迁往陕西汉中。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早已停办,民国26年冬天在武昌南湖成立第二分校,后迁往湖南武冈。第三分校成立于江西瑞金。第四分校,原为广州分校改名。第五分校成立于昆明。第六分校成立于南宁,原为南宁分校。第七分校成立于西安。第八分校成立于湖北均县。第九分校成立于新疆迪化。

抗战期间的各地分校设备规模,均较扩大,西安的第七分校,尤为突出,各地青年学生在第七分校受训的,有25000多人,学员也有10000多人。其次是第四分校,青年学生受训为军官者有15000余人。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广大中国青年的爱国精神和为抗日救国牺牲奋斗的伟大表现。

分页符

抗战期间,长江以北的分校有第一、第七、第八、第九四个分校,第一分校训练毕业学生7385名,毕业学生(短期各班队学员)7413名。第七分校训练毕业学生25015名,毕业学员10927名。第八分校训练毕业学生2289名,毕业学员3442名。第九分校地处边疆,情况复杂,训练毕业学生1044名。

抗战期间,长江以南分校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五个分校,第二分校训练毕业学生15004名,毕业学员(短期各班队学员)9513名。第三分校训练毕业学生7430名,毕业学员5961名。第四分校训练毕业学生15373名,毕业学员5079名。第五分校训练毕业学生6540名,毕业学员2480名。第六分校训练毕业学生10813名,毕业学员7081名。

其他分校

第一分校

1938年洛阳分校迁往陕西汉中,改称中央军校第一分校,1941年分校主任由刘仲荻接任,后易钟彬,该分校自1938年起至1944年共毕业学员20471人。

第二分校

1937年七七事变后,原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迁往湖南省武冈,改为中央军校第二分校,分校主任为李明灏。该分校从1938年至1944年共毕业学员23487人。

第三分校

第三分校原为成都分校,由于黄埔该校迁入成都,而成都分校并入成都本校,故改设第三分校于江西瑞金。毕业学生数万。

第四分校

广州分校于1936年7月23日改称广东分校,1938年1月改称中央军校第四分校。抗战爆发后该校多次迁移,最终以贵州独山为校址。分校主任韩汉英。该分校从1936年到1945年共毕业学员25212人。

第五分校

黄埔军校五分校旧址原是著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位于昆明市五华山麓的翠湖西畔。1935年9月16日开学,学员为没受正规教育的军官,分校主任刘永祚。1938年改称中央军校第五分校,分校主任改由唐继麟担任,该分校从1935年到1946年共毕业学员8837人。

第六分校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军事政治统一于中央,南宁分校遂改名为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校址由南宁迁往桂林市郊外的李家村。1944年9月桂柳会战爆发,军校被迫撤到宜山县怀远镇,后又迁往凌云县城。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撤销。

第七分校

校址设在天水,后易西安王曲,分校主任由胡宗南兼任。1938年到1945年共毕业学员37317人。

第八分校

校址湖北均县,后易房县,分校主任先后由徐祖诒、康泽担任。1939年到1943年共毕业学员6872人。

第九分校

校址新疆迪化,分校主任宋希濂兼任。1942年到1947年共毕业学员950人。

其他分校

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曾经成立过一所分校,俗称汪伪军校。另在深圳曾经成立过一所非正式分校。

第十分校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了国民党党政治利益在台湾设立了第十分校。校址台湾省高雄县凤山市,1947年,孙立人将军在台湾奉命训练新军,其后决定在凤山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建立凤山分校,直属成都本校。

1949年底国共内战失败后,国民党当局将台湾籍学生和国民党高官政要的子弟200余人空运到台湾。之后凤山分校至2004年已办至七十三期。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黄埔军校文化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校徽 盾牌:表示自信、勇敢及保卫国家安全。该校校训:亲爱精诚。青天白日国徽:代表中华民国。指挥刀:代表指挥官权责。瑞穗:代表陆军对北伐、抗战、“戡乱”(国民党对解放战争的蔑称)所建立之丰功伟绩,并示寓兵于农之意。又每禾七短合为双七~“七七”则含有抗战建国纪念暨发挥抗战建国之意。校旗 校旗于1924年

  • 黄埔军校各期学生入学批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3年3月27日军校举行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4月28日放榜,录取学生编成4个队。11月30日第一期学生考试完毕。1925年6月25日补行毕业典礼,共645人毕业。1924年8月14日军校举行第二期新生入学考试。11月19日,湘军讲武堂学生158人并入该校,编为第六队。1925年9月6日毕业,计4

  • 黄埔军校发展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1年(辛酉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

  • 蒋介石为什么能当黄埔军校第一任校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埔军校是在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东省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是原来的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9年正式更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那么黄埔军校的首任校长是谁呢?黄埔军校的首任校长是蒋介石,当时蒋介石就任校长之前还

  • 黄埔军校现在还有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广义上讲,即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

  • 黄埔军校共二十三期,为什么只有前六期名将辈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纵观近代史,黄埔军校所培养出的高级将领在各大战争中都表现得十分耀眼,黄埔这所军校当之无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要知道,时至1949年,黄埔军校一共举办了23期,但人们耳熟能详都基本上都是前六期出现的名字,后面的黄埔学生大多默默无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必须要承认的是,黄埔前六期的学

  • 蒋介石当年是如何当上黄埔军校校长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 一代名妓小凤仙为何晚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民国时期,中国有很多传奇的女人,她们的故事总是那么充满魅力,但是这些传奇的女孩在故事的结尾大多都是悲惨的。在这个盛产传奇的时代,除了城头变幻的大王旗,还有许多情浓意切的红男绿女。晚清名妓小凤仙与护国将军蔡锷的传奇爱情,就是当时最精彩的华章之一。关于小凤仙,世人多知其作为一代侠女与蔡锷将军互为知己,

  • 三民主义有什么渊源和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Principles of Nationalism)、民权主义(Principles of Democracy)和民生主义(Principles of People's Livelihood)组成。民族主义,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

  • 民国直系军阀曹锟:靠贿赂当上民国大总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锟,1862年,出生于天津大沽口(今天津市塘沽);1890年,于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毅军哨官;1919年,被拥为直系军阀首领;1923年6月,曹锟将黎元洪逐走天津;1923年10月5日,重金收买议员,贿选而被选举为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27年,移居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拒绝日本出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