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707 更新时间:2024/1/19 18:40:58

到第三代皇帝拓跋焘当政时,北魏已经灭掉了夏、北燕、北凉,北方像前秦那样走向了久违的统一。于是,“文明”尾随而至。

事实上,文明从来不会在同一地点停留太久,通常它会在地图上蜿蜒曲折地移动。在晋朝长满蒿草的高墙内驻足一段时间后,文明似乎在嘟囔:“唉,我和这些已经变得懒惰和猜疑的人待在一起太久了。”于是收拾起书籍、乐器、科学,开始了新一轮的漫游。它辗转来到了新生的北魏,因为这里是一片创新、开放、追求文明的沃土。

茁壮成长的北魏第六代皇帝孝文帝拓跋宏不满足于做一个半野蛮民族的国王,他决意要做一个文明国家的主宰。但是将北魏从一个草原游牧部落转变为一个农业帝国绝非易事,需要强有力的手腕和精明的头脑。更重要的是,要有足以压倒保守势力的坚强后盾。而这一切,小皇帝正好全部具备。

这是一个中国历史难以忘却的时代。从北魏孝文帝延兴元年(471)开始,在祖母冯太后支持下,孝文帝顶住豪强大族的压力,实施了将封建中国移植到原始草原民族的伟大手术。国家规定,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严禁贪污,贪赃绢一匹即处以死刑;第一次在刑法中明令禁止对女性犯人的“裸形处决”,坚决维护了中国女性最起码的人权;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下令鲜卑贵族改汉姓公元496年,拓跋宏下令将鲜卑复姓改为单音汉姓,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定为最高门第;丘穆陵氏改姓穆,步六孤氏改姓陆,独孤氏改姓刘,贺赖氏改姓贺,贺楼氏改姓楼,勿忸于氏改姓于,纥奚氏改姓嵇,尉迟氏改姓尉,以上八姓为功勋之家。此后,118个鲜卑复姓全部消失。穿汉服,说汉话,提倡与汉族通婚。孝文帝带头娶汉族女子为妃,并把公主嫁给了汉人。孝文帝还力排众议,把都城从地处高原的平城迁到四季分明的洛阳。

文明太后(冯太后的死后谥号)去世三年之后的太和十七年(493)秋天,孝文帝率领20万大军亲征南朝。在多数王公大臣极力反对迁都的情况下,孝文帝费尽了苦心,名义上是南征,事实上孝文帝是要借南征使自己的部族彻底摆脱落后的生产和生活习惯,把颠沛流离的拓跋鲜卑融入汉民族的文明历史之中。秋天的气候突然变得很冷,一路上秋雨潇潇,鲜卑大军踏着泥泞一直向南行进。越向南走,北魏贵族和将士越不适应气候,近百年来在平城养尊处优的生活已经耗尽了一个马背民族的剽悍和豪气,他们已经无法忍受艰苦的日子,直到他们无可奈何地在中原洛阳停下来,车轮和马蹄声止歇于新的都城里。

就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一千五百年前隐没在从平城到洛阳的历史古道上,消失在深秋的凄风苦雨中。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也使北魏步入了一个空前的盛世。翻开从秦到清的历史长卷,作为一名从草原上走来的少数民族领袖,能够洞察本民族的封闭落后,勇敢抛弃不合潮流的陈规旧制,采外来文明之优长为我所用,集兄弟民族之智慧共建家园者,孝文帝乃先行者。在这里,我们不免为把国人分为四等的忽必烈而汗颜,更为强令汉人剃发的多尔衮而脸红。

更令人惊喜的是,鲜卑将草原般开阔的心胸带到了中原,将豪迈而奔放的胡人血液融入了温顺而文雅的汉人血管,从而造就了伟大而开放的隋唐盛世。

可以说,孝文帝开通了一条通往隋唐的路--一条无限宽阔的强盛之路。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锡伯族为什么要万里长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鲜卑的后人如今仍然叫鲜卑的只有锡伯。因为锡伯的汉语译音有犀毗、鲜卑、矢比,锡伯人也自认是中国古代北方鲜卑人的后裔。另一种说法认为,锡伯乃是地名,清代舆图将海拉尔以南的室韦山一带泛称“锡伯”,居住在此地的人因而得名。早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大量的游牧部落就迁居黄河流域,但仍有一个固

  • “五胡乱华”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朝建立后,中原的鲜卑人逐渐与兄弟民族血脉相通,融为一体。据考证,隋唐皇室均有浓厚的鲜卑血统: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的母亲皆出自拓跋鲜卑独孤氏;唐太宗李世民的生母出自鲜卑纥豆氏;长孙皇后的父母皆为鲜卑人;唐高宗李治的汉族血统因此只有四分之一。有研究据此认为,隋唐时期的汉族是以汉族为父系、鲜卑为母系的

  • 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天津大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始创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光绪21年8月14日(1895年10月2日),光绪皇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并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校址在天津北运河畔大营门博文书院旧址。从此,诞生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和“严谨

  • 柔然国是什么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乌桓和鲜卑相继南下后,一个名叫柔然的帝国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开出了繁花,美丽而灿然。然而笔者参观内蒙古历史博物馆时,竟找不到有关他的任何文字。一个民族在某一时段并没有什么预兆就突然从沉默中崛起,然后又在某一时段同样神秘地突然变得平庸,或从此消失,或若有若无,留下的只是一个名字和一段记忆。柔然就是这样。

  • 柔然人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展开世界地图:印欧各族所处的西部大草原和蒙古人所处的东部大草原,被绵延千里的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截然分开。分界线以西雨量充沛,牧草丰美,牛羊成群,而分界线以东则地势较高,气候干燥,只适合放牧马羊驼。我恍然大悟,正是这一地理环境上的不平衡,引起了持久的、影响深远的、由东向西的民族大迁徙。趁突厥南下进攻

  • 最大的石刻佛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最大的石刻佛像是四川的乐山大佛。乐山大佛通体高达71米,其中头部高14.7米,耳朵长7米,眼睛长3.3米,脚背宽8.5米,堪称中国最大的石刻佛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乐山大佛,又

  • 世界最大的玉佛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60年7月22日,在我国“玉石之乡”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哈达碑镇花玉岗山上,一块重达260.76吨的巨型玉石问世,人称“玉石王”。岫岩发现玉石王这一喜讯,经过各级政府,很快报到国务院。周恩来总理十分高兴地批示:玉石王是国宝,不可多得,一定要保护好玉

  • 世界最大的铜铸佛像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上汤赵村佛泉寺内的铜制卢舍那大佛,是全世界最大的佛像。佛像总高168米(大佛身高108米,莲花宝座高20米,金刚座高25米,须弥座高15米),称为“佛山金佛”,于2004年4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建成。其中金刚座内分为3层,每层有9个殿,3个拜佛台,每

  • 灵山大佛和灵山梵宫-最大的露天释迦牟尼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灵山景区内,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释迦牟尼像和被誉为“佛教艺术”的罗浮宫”灵山梵宫。下面历史君给大家介绍这两个旅游景点。灵山大佛:最大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唐宋千年名刹祥符寺的旧址,为保存古迹

  • 白匈奴是什么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白匈奴是匈奴和大月氏混血儿,那么似乎说他是匈奴也勉强过得去。一部分匈奴男子和鲜卑女子婚配,不也出现了胡父鲜卑母的铁弗匈奴吗?一些鲜卑男子与匈奴女子结合,不是诞生了鲜卑父胡母的拓跋鲜卑吗?但实际上,他的名字可不止一个,中国学者一直称他为“哒”(意为强者、勇士),希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