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济南战役:八天攻克济南,有两个人想不到

济南战役:八天攻克济南,有两个人想不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926 更新时间:2024/1/16 6:40:41

济南战役简介

济南战役是1948年9月16日至24日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重兵守备的济南进行的大规模攻坚战。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华东人民解放军执行1948年7月16日确定的“攻克济南”的指示,在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副司令员王建安指挥下进行济南战役。

他们统一指挥14万兵力的攻城集团,经8昼夜的激烈攻坚作战,在徐州、青岛之敌尚未来得及集结完毕以北援的情况下,全歼守敌10.4万余人(包括起义一个军2万人),山东境内最大的内陆城市,也是南京与天津间最大城市的山东省省会济南宣告解放。

1952年10月26日,毛泽东在建国后第一次来济南视察时,亲口对在场的许世友等山东党政军领导人说:“济南战役打得那么迅速、彻底,天下恐怕只有两个人想不到,一个是本人毛泽东,一个是蒋介石。”

济南战役中,中国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山东省政府主席、山东党政军统一指挥部主任、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山东绥靖统一总指挥部主任王耀武、庞镜塘等23名高级将领被人民解放军俘获。

攻克济南表明,人民解放军山东兵团从胶东保卫战中掖县战役开始的攻坚战,开始转向对坚固设防的中心城市进行决战性攻坚战,从此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济南战役过程

一、准备工作

华野前委决定,济南战役于9月16日发起,预计以15天至20天时间攻克济南。1948年9月2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上述部署。9月8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在9月15日以前完成攻济及打援的一切准备工作的指示,华东军区和山东省党政领导机关,在华北解放区大力支援下,全面地展开了各项准备工作。

华东军区以及山东兵团的军队后勤系统和地方支前系统召开了联席会议,全面地部署了后勤保障工作,至战役发起前,已动员了50万支前民工,同时为参与阻援的豫皖苏军区部队补充了弹药、粮食、军装、医药等。

为了做好接管工作,华东军区组成济南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并指定了城市警备部队,进行接管和警备城市的各项准备工作。

解放军攻城西集团9月9日自济宁、汶上,东集团13日自泰安、莱芜、章丘等地,分别向济南隐蔽开进。15日,两广纵队等扫除长清西南地区敌保安部队,并包围了长清城的保安团。

此时,王耀武判断人民解放军主攻方向在西面,遂将其预备队第19旅调至飞机场以西古城方向待机,将第57旅由张夏、崮山等地撤入市区,准备转用于西郊。

二、西路猛攻

16日午夜,人民解放军发起全线猛攻,经一天激战,西集团歼灭长清、齐河守敌后迅速迫近济南西郊。

东集团的九纵,按照许世友事先早已确定的“东西对进”原则,一举攻克城东南角的茂岭山、砚池山及回龙岭等制高点。使王耀武判断我主攻方向在东面,急将第19、第57旅东调,并以第15旅及刚空运抵济的整编第74师7个连,自七里河方向向人民解放军反击,另以一部增援燕翅山,妄图制止人民解放军的攻势。

随后,又将飞机场以西的整编第2师之第211旅调入市区,以增强机动兵力。17日,蒋介石命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第2兵团准备经鲁西南北援,第7、第13兵团分由新安镇及固镇地区向徐州集结,准备沿津浦铁路北攻。阻援指挥的粟裕获此情报后,即告知刘邓中原局领导,要求做好配合阻援的准备。

9月17日,人民解放军攻城东集团在炮火支援下,依托有利地形,不断击退敌之反冲击,并乘胜攻克窑头、甸柳庄等地。攻城西集团也继续分路猛攻,至18日,攻克古城、玉皇山、簸箕山、党家庄等地,并以炮火封锁了济南机场,迫使国民党军中止空运。

三、占领外围

接着,许世友为扩大战果,将预备队的13纵加入西集团作战。19日晚,国民党军整编第96军军长吴化文在人民解放军争取下,率整编第84师等部3个旅约2万人起义,撤离战场。人民解放军趁势前进,至20日拂晓,占领商埠以西阵地。

人民解放军的连续猛攻和吴化文部起义,打乱了敌人的防御部署,动摇了敌人坚守济南的信心,王耀武向统帅部请求突围,但遭蒋介石严词斥责,并令其坚决固守待援。王耀武随即调整部署,除留1个营守千佛山,1个团守马鞍山,以3 个旅又1 个团守商埠外,将主力撤入城内。南线之敌3 个兵团,在蒋介石督令下,正分别向商丘、徐州集结中。

1948年9月20日,中央军委指示:王耀武部可能突围,应从各方面布置,不使漏网。同时指出:刘峙已令邱清泉兵团集结临城待命援济,应迅速集结打援兵团全力于邹、滕地区,准备歼击北援之国民党军。

除了华东军区迅速动员准备阻击与拦截溃逃之敌外,粟裕也修订了作战方案,以便随时迎击徐州方向上的可能援敌。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原来苏联曾经跟伪满洲国关系挺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九一八”事变后一个月,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就向日本驻苏联大使广田弘毅声明对中日冲突采取不干涉主义。1931年12月,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特诺夫还向日本提出签订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几年前,苏联还曾为了保护中东铁路和中国军队张学良部打了一仗。这时为了向日本表示诚意、避免冲突,不但允许日军进攻

  • 打赢济南战役后,许世友为何被“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济南战争后许世友将军的被“撤”了,他没有参与淮海战争、渡江战争、京沪杭战争等等一系列的两军大决战。这是许世友将军没有战略眼光的效果,也是许世友将军和粟裕大将的恩怨的地址。1946年的一天,许世友将军率华野九纵于行军途中,接华野司令部电话:指令部队回来原地。将军夺电话曰:“你们只知道在地图上一卡一卡的

  • 黄桥战役:打开华中抗战新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桥战役简介黄桥战役又称黄桥事件,是1940年10月,苏中地区的新四军为保卫苏中抗日根据地,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反击的战役。1940年,陈毅领导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以七千人的兵力,战胜了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所率政府军89军1.5万,歼灭其一万一千余人,取得了黄桥决战的胜利。一般认为,黄桥事件是皖南事变的起

  • 蒋介石的四大猛将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蒋介石是近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结束了北洋军阀混乱时代,八年抗战中,蒋介石也有非常大的贡献。有人说,国共决战,蒋介石战败是因为他的手下都是无能之将。其实也不全是,在蒋介石集团中有四位是公认的猛将,他们在八年抗战中打出军人的血性,并且名扬海外。今天就来看看,这四位猛将,他们最后结局都如何!第一猛将:胡琏

  • 1946苏联撤离东北,留下了千疮百孔的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驻守伪满洲国的日本关东军土崩瓦解,至1946年5月3日,苏联红军全部撤离东北。诚然,苏联的出兵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但是在占领东北的这9个月时间里,苏联大肆掠夺工业资产,苏军士兵军纪败坏,给东北带来了极大的创伤,东北人民旧耻虽雪,但新耻重重。当1946年苏联撤离

  • 蒋介石和李宗仁:从另类“兄弟情”到战场上你死我活的生死冤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蒋介石和李宗仁,曾几何时,信誓旦旦,义结兄弟,可是,好景不长,便反目成仇,成为生死冤家。蒋介石经历了众多的派系纷争,而李宗仁所领导的桂系,则是与之角逐时间最长、对之打击最大的地方实力派。蒋介石是李宗仁的政治克星,而李宗仁则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二人的恩怨,演绎了一段另类“兄弟”情。结拜把兄弟1926年

  • 日本侵华的“十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日本侵略中国的“十大历史事件: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扶立伪“满洲国”,731细菌部队。1,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

  •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是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淞沪会战,抗日战挣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打响的第一场大型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又称八一三事变。双方一共有约100万军队参战(日军20万,中国军队80万),这场战役持续了长达三个月之久,日军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死伤30万余人。日本获胜,上海

  • 抗日战争三大著名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平型关战役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 1923年曹锟如何通过贿选当上民国总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在政治上曾连续闹出过三次动摇国本的大乱子:第一次是民国四年袁世凯决心要做皇帝,但洪宪皇朝仅维持了八十三天便告崩溃;第二次是民国六年张勋复辟,企图恢复逊清的朝廷,前后只有六天就告垮台;第三次便是本文所记的民国十二年曹锟在北京贿选大总统,公开用钞票买选票,闹得乌烟瘴气,臭不可闻!第一、